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以“体育公共服务评价模型选择”为研究对象,在归纳总结体育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选择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外通用的、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评价模型在体育公共服务评价中的运用进行SWOT分析,进而提出各模型的发展整合策略.旨在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评价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体育公共服务 评价模型 SWOT 整合策略
  • 简介:高校体育教师评价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对高校体育教师评价思想、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高校体育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奖惩性评价研究占主导地位,发展性评价较少;多元化评价主体之间缺乏对等性;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筛选方法混淆,且盲目追求量化;评价内容和指标存在明显的片面性;高校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实证研究较少,未引起足够重视;高校体育教师评价标准过分统一,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 标签: 体育教师 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7所独立院校体育课评价方式以及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独立学院的体育课评价内容和形式单一,体育课考试的目标不合理;体育评价标准太单一。因此,提出独立学院体育课应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评价,同时还应将学生的努力程度,取得的进步幅度也放在评价范围之内,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的健康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 标签: 独立学院 体育课 评价 改革
  • 简介: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不仅取决于科学的训练、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取决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和合理的营养。高原训练的营养补充的要求有其独特之处,在高原缺氧环境下训练.运动员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和热能更有其特殊性。所以在运动员的能量消耗较大时,必须供给充足的热量以满足机体的需要,保证身体健康和充沛的运动能力。相反,营养不平衡会削弱由于科学训练带来的效益.不但降低运动竞技能力,还会影响运动后的恢复和健康水平。因此,针对高原运动员在制订科学训练计划时,应当优先考虑运动员合理营养的问题。

  • 标签: 高原运动员 膳食营养 评价分析
  • 简介:网球运动的项目特征决定了运动配合科学合理呼吸的重要性,合理的呼吸方法不仅能加速机体兴奋、增加动作力量、减轻机体疲劳、促进恢复,对运动员合理分配体能,提高运动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网球运动的项目特征、网球运动中呼吸的形式、网球运动中合理呼吸的效能进行分析,旨在为进行科学的网球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网球运动 呼吸 节奏
  • 简介:进入21世纪,人们对陶行知教育及评价思想的相关研究日益升温,同样体育界学者也对陶行知体育思想给予了探究。但学者们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对陶行知教育及体育思想的认识、其给予当今各类教育的启示、对其教育思想的评价等方面,而对陶行知自身教育及体育评价思想的研究却极少涉足,忽视了陶行知教育及体育评价思想在近代教育评价史上里程碑式的意义。

  • 标签: 教育思想 体育评价 “中国的八年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增压辅助训练对运动员体能及疲劳恢复的效果。方法:中长跑男子运动员为16名,分为实验组(8名)和对照组(8名);采用4周加压舱增氧的方法,实验组每日训练结束后晚19:00进入加压氧舱休息1小时,持续加压增氧休息4周,对照组不进仓;监测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酶(SOD)、谷胱甘肽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脂质过氧化物(LPO)等指标。监测仪器为奥林巴-640全自动生化仪(日本)。结果:过氧化氢酶(CAT)在整个是阶段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实验组大于对照组。过氧化物歧化酶实验组在进仓后第2周、对照组在第1周下降到最低值。实验组下降了37.88%;对照组下降了32.97%。LPO实验组上升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分别为57.7%和41.43%,GSH-PX在整个实验阶段实验组和对照组表现了不同的变化,实验组上升了6.59%,而对照组下降并低于基础值。NOS均表现了上升的趋势,但实验组提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分别为42.53%和19-3%;5-HT对照组下降并低于基础值,实验组上升到最高值上升7.04%。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NOS在各个阶段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CAT、5-HT、NOS、GSH-PX、LPO生成及活性增多和升高。表明增压加氧辅助训练可提高运动员抗氧化能力,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从而也有利于机体疲劳恢复.并对提高运动员情绪、精力、记忆力的等方面带来了积极地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SOD呈下降趋势,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其原因可能与本次试验在加压氧舱内休息仅为1小时时间过短,刺激深度不够有关。

  • 标签: 高原低氧 增压辅助训练 自由基代谢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氧的恢复手段对运动员肺通气机能的影响,为高压氧的恢复手段应用于及运动训练效果评定提供理科学依据。方法:16名世居高原(海拔2366m)的青年男性中长跑运动员,按运动等级,年龄等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天常规训练后实施高压氧恢复,共进行4周,于实验前、4周实验结束后及4周高压氧恢复后3周观察期后的周一上午进行运动肺功能测试,共测试三次。在4周的高压氧恢复后进行3周观察,即运动员按照正常安排训练,不再进行高压氧的恢复。对照组与实验组执行相同训练内容、测试内容及作息时间,但训练后不进行高压氧恢复。结果:1.实验组VO2max/kg、RER、VO2\HR在实验中整体呈上升趋势,与基础值相比实验后V02max/kg提高了7%(P〈0.05);VO2\HR有大幅提高趋势(P〉0.05)。说明,高压氧恢复能够提高高原运动员心力储备能力,心脏更能适应大强度的训练。2.实验组VE、EqO2、EqCO2、H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VE、EqO2值呈大幅度下降趋势(P〉0.05)。说明,在相同运动训练条件下通过高压氧恢复后运动员心率恢复较快,并且VE下降对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肺通气效率有积极影响。结论:4周实验及3周跟踪观察后,高原中长跑运动员运动心率降低,表明大强度运动训练后对运动员使用高压氧恢复手段进行恢复可以使心脏疲劳程度的恢复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从V02\HR较大幅度的提高以及VE、EqO2值呈大幅度下降趋势表明在相同运动训练条件下高佧氧恢复对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肺通气效率及摄氧量均有重要意义。但是高压氧恢复手段对运动员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建议应根据运动员个体差异制定恢复方案。

  • 标签: 高压氧 体能恢复 世居高原 中长跑运动员 气体代谢 心力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