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针对普通乳白存在的不足,通过对保护胶体、单体、缩醛原料、生产工艺及影响合成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获得了最佳的改性合成原料和最优的工艺条件,成功地解决了目前纸管胶固化时间长、不易干燥、胶合强度低、贮存不稳定、环保性差等问题。

  • 标签: 保护胶体 单体 缩醛原料
  • 简介: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吸附采集白兰花在一年内不同月份释放的挥发性物质,通过GC/MS技术分析,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其中31种萜类化合物,6种烷烃类化合物,5种酯类化合物,4种醇类化合物,1种氮类化合物和其他共6大类物质.从一年中测定的4个月份来看,白兰花在8月和10月份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种类较多.

  • 标签: 白兰花 挥发性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简介:通过对单糖甲基化产物裂解原理的分析,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裂解产生的片段分为母片段、二级片段、高级片段及特征片段四类;分析了四类片段在定性分析中不同的作用及应采用的比对方式.归纳总结了先比对特征片段,再比对母片段离子和次级片段离子的比对定性方法,为提高单糖甲基化GC/MS片段定性准确性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多糖 离子片段 定性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 简介:文章对目前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OFFICE考试的考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操作要点,并进行了教学策略的探讨。目的在于帮助考生全面掌握考题范围、难度、规律和动向,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为相关考试培训的教师就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提供指导。

  • 标签: 等级考试 OFFICE 考点
  • 简介:本文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分析了酸性、碱性矿粉对沥青浆性能的影响,利用DSR试验获得沥青浆的相位角和沥青的相位角,对两种材料的相位角比较,以判断是否存在物理化学反应。试验结果表明,DSR试验得到相位角关系:SK-70#+CaC03浆〈SK-70#沥青〈SK-70#+Si02浆,CaC03与沥青中化学组分发生反应,而Si02的加入没有改变沥青组分的化学构造,只是物理的增加了浆稠度。

  • 标签: 路面工程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沥青胶浆 相位角
  • 简介:用GC-MS分析比较了两种精油在微胶囊化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发现微胶囊化之后,精油中低沸点的成分因损失而相对含量减小,高沸点成分含量相应增大,而这种变化对精油的香型没有明显影响,却使其香气品质变得更加柔和持久,可以认为这也是微胶囊化的优点之一.

  • 标签: GC-MS 微胶囊化 成分
  • 简介:以甲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纺织品中残留的辛基酚、壬基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并对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的检测限(S/N=5)为0.010—0.025μg/mL,回收率为93、19%-103.97%,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3%-4.96%。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 纺织品 烷基酚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 简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酱香、浓香、凤香和清香4种香型名酒的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酱香型名酒的醛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浓香型和凤香型名酒的脂类化合物含量最高,清香型名酒的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酱香型名酒的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依次为乙醇(相对含量为50.61%)、乙酸乙酯(相对含量为8.33%)、1,1-二甲氧基乙烷(相对含量为7.79%)和已酸乙酯(相对含量为4.19%);浓香型名酒和凤香型名酒的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相似,依次为已酸乙酯(相对含量分别为36.57%和38.41%)、乙醇(相对含量分别为36.04%和32.34%)、丁酸乙酯(相对含量分别为5.44%和4.30%)及乙酸乙酯(相对含量分别为3.29%和4.04%);清香型名酒的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依次为乙醇(相对含量为71.36%)、乙酸乙酯(相对含量为11.01%)和1,1-二甲氧基乙烷(相对含量为3.82%).

  • 标签: 白酒 香型 香味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根据动力电池组在电动汽车上的使用特点和要求,采用带CAN总线、且具有强大功能模块的嵌入式微处理器MS9S12XET256MAL,通过BCU、BHU和BMU3个主要硬件模块完成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实现对电压、温度等的测量,及电池均衡和CAN通讯等功能.通过主板控制、从板控制、高压板控制及通讯错误检测与处理4个模块的软件设计,对充放电流程、继电器开关、参数检测、通讯错误应急处理等进行控制.

  • 标签: 电动汽车 电池管理系统 MS9S12XET256MAL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