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序列(DWI)成像在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价值,以指导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材料与方法采用1.5T及3.0TMR机,相控阵列体线圈,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技术(SE-EPI),b值的选择为500、800、1000s/mm^2,判断直肠癌的分期及浸润情况,并将影像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在DWI序列上,肿瘤及淋巴结均表现为高信号,随着b值升高对肿瘤组织的显示越明显,而肿瘤与周围正常肠周脂肪、肌肉及水的对比更清晰。结论DWI序列可以较准确地对直肠癌进行术前诊断,协助TN分期的判断,并能有效评估直肠壁周围的侵犯程度、环周切缘是否受侵和邻近器官的侵犯情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直肠癌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为探讨分析CE-MRA静脉成像技术诊断颈内静脉扩张症的价值,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9例颈内静脉扩张症的临床及MRI资料,结果显示CE-MRA技术能精确显示颈内静脉扩张细节,对颈内静脉扩张症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颈内静脉扩张症 静脉成像技术 诊断技术
  • 简介:电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传播符号的系统化运用,各种符号如能合理有序、交融互补、相辅相成,记者编辑对新闻信息进行历时性的纵向追溯和共时性的横向联动,形成系统的电视语言,以立体的多维的信息辐射观众,唤起观众的集体记忆,就能产生类似物理学上的心理共振效应.

  • 标签: 电视新闻 多维共振 传播效果 传播符号 电视语言
  • 简介:主动式毫米波焦平面成像系统,是近几年来在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毫米波焦平面成像理论和成像关键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的一套自动成像实验系统,由PC机自动完成接收天线阵列的焦平面扫描、各像点单频94GHz毫米波数据采集、自动成像以及图像优化处理的功能。

  • 标签: 毫米波 焦平面 成像技术 衍射透镜 测试系统
  • 简介:本文主要分析了胶片暗室处理工作五个环节中,显影过程对射线照相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还原 显影时间 显影温度
  • 简介:介绍了FastMarching快速行进图像分割和MarchingCubes步进立方体2种算法的原理,利用ITK的图像读取与处理功能及VTK在可视化方面的突出能力,将二者有机地集成起来,通过ITK和VTK实现这2种算法,最终生成三维立体医学图像。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得到病理部位的详细特征,在医学图像三维成像方面有良好的性能。

  • 标签: 可视化 快速行进 步进立方体
  • 简介:思维共振教学模式是我校和谐教学课题组创建,它是指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培养良好的思维个性、思维品质及创造思维能力,培养智能型创造人才为终极目标而设计的比较稳定的易发生师生思维共振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其核心是构成两次共振回合的六步教学程序。第一次共振回合:设疑启思、释疑激思、精讲促思、归纳提思;第二次共振回合:质疑反思、实践创思。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政治素质的主渠道,政治教材是培养学生一定政治素质的主要依据和目标指向,而一定的教学模式会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政治课教学改革中,我们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教学目标的改革融为一体,即运用思维共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 思维共振 培养学生 政治素质 辩证思维能力
  • 简介:近年来,在国内外许多有机化学教科书中,对共振论都作了一些介绍,但由于受教材的体系所限,其介绍往往是分散的,为了让有机化学爱好者在比较系统地了解共振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应用共振论,本文将在扼要介绍共振论之后,着重谈谈共振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 标签: 共振论 分子轨道理论 旋光异构 共振结构 化合物分子 美国化学家
  • 简介:利用物理学的“共振效应”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出现,既有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大学生个人的原因;解决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必须实行“融入式”适应性教育,实现新生“软着陆”;更新管理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坚持分类指导,实行“因材施教”;加强社会、学校、家庭的“共振”,形成合力。

  • 标签: 新生 适应 问题 对策
  • 简介:为探讨酒后运动对心血管机能的影响,采用TP-CBSⅠ型无创伤心血管血流参数检测仪,对酒后运动对心血管血流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1)安静状态下,与饮水对照相比,饮酒可引起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升高,心搏量降低、血管顺应性降低.(2)运动状态下,与饮水对照相比,引酒可引起心率增加、心搏量减少、心搏指数降低、外周阻力升高、血管顺应性下降.

  • 标签: 啤酒 运动 心血管机能 影响
  • 简介:在二次成像法测薄透镜焦距的实验中,其误差主要是由所谓“景深”造成的。“景深”指的是:人眼对成像的清晰度的分辨能力不是很强,因而透镜在一小的范围△S内移动时,人眼所见的象是同样清晰的,此范围为景深。造或“景深”的误差来源有三个:一是由物本身的纵向尺度造成的,二是由色差造成的,三是由为使光线成为近轴光线而加的光阑造成。

  • 标签: 薄透镜焦距 二次成像法 误差处理方法 滑块支架 误差来源 普通物理实验
  • 简介:为了研究大学生皮脂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将212名大学生分别进行身体各个相关部位的测量及哈佛台阶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人体内的脂肪含量增加,学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下降,并且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明显下降时存在性别上差异。

  • 标签: 皮脂 体脂 心血管功能 影响
  • 简介:文章设计研制的“汽车仪表刻度盘热铆机”是一套集数字成像、图像分析处理、控制决策于一体的机电一体设备,用于汽车组合仪表刻度盘铆钉的寻找,控制超声波焊头定位热铆。该设备根据数字成像后图像分析处理得到的仪表盘铆钉位置信息,采用数控技术将超声波焊头准确定位,并通过调节控制焊头参数完成对铆钉的热铆过程。

  • 标签: 仪表刻度盘 刻度盘热 定位汽车
  • 简介:肿瘤血管生成是个多步骤的过程,众多肿瘤血管生成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参与了对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血管生成抑制物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热点.其中内源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物是人体内源性蛋白的一部分,在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着较好的抗癌前景.文章就内源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物的类型、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生成 作用机制 抑制物 内源性 研究综述 抑制因子
  • 简介:目的介绍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辩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皮肤缺损情况,在近节指背切取皮瓣,皮瓣包含指背神经及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逆行修复创面。结果15例皮瓣有14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小部分坏死。成活皮瓣无臃肿,质地软,供区无并发症,关节活动不受影响。结论该皮辩不损伤指固有动脉、神经,操作简便,手术一次完成,是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指背神经 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指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靶浓度的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分级I或Ⅱ级。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C、R1、R2、R3组,共4组,每组15例。4组麻醉诱导与维持均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手术结束将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调至0ng/ml、1.0ng/ml、1.5ng/ml、2.0ng/ml后停用异丙酚;记录4组患者诱导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5min(T3)、拔管前2min(T4)、拔管即时(T5)、拔管后5min(T6)时的MAP、HR,观察拔管期间改良OAA/S评分、拔管时间,拔除气管导管后10min内SPO2情况。结果与T1相比,T5时4组患者MAP显著增高、HR显著增快(p〈0.05),但R2、R3组MAP、HR明显低于C组(p〈0.05);4组患者改良OAA/S评分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后10min内,R3组SPO2降至90%的例数较C组增加(p〈0.05)。结论术后拔管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1.5ng/ml、2.0ng/ml不影响老年患者拔管时间以及意识状态;能改善拔管即刻的MAP剧烈升高、HR增快,有利于维持循环稳定;但靶浓度2.0ng/ml的瑞芬太尼增加缺氧发生率。

  • 标签: 瑞芬太尼 气管拔管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