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施工中经常遇到弯道问题,常规做法是经纬仪辅助放线,需要专业人员施工放线,而根据圆弧、抛物线等方程式,采用简单的工具(皮尺、拐尺)就能放线,这一方法既能节省施工成本,又可提高施工进度。

  • 标签: 水利工程 弯道施工 放线
  • 简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魅力即在于作品语言的无限度的张力。白先勇作品的艺术魅力也得益于小说语言雅俗化与简练化的张力之美。

  • 标签: 白先勇小说 语言 张力
  • 简介: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期活动的时间界定.方法随机抽取腹股沟斜疝病例60例,其中进行巴西尼氏法修补者30例,应用巴德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者30例,对上述患者观察术后24小时内、1天、2天、3天、5天时间段内,患者术后活动后出现切口疼痛的情况.结果巴西尼氏法疝修补患者术后上述时间段内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00%、96.7%、96.7%、33%、3.3%,无张力疝修补患者术后上述时间段内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6.7%、10%、6.7%、3.3%、0%.两种方法比较,24小时内无统计学差异,24小时到3天内有统计学差异,3天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活动可从术后24小时开始,不发生切口疼痛,早日进行生活自理.

  • 标签: 无张力疝修初 活动时间 疼痛
  • 简介:在卷筒材料的放卷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材料的放卷张力进行严格控制。在此提出一个交流传动系统的张力控制方案。

  • 标签: 控制方案 传动系统 张力 流传 材料
  • 简介: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Frost,1874—1963)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雪夜停林边》是他非常著名的一首诗。本文使用张力理论从诗歌的语音、词汇、意象这几个层次来分析诗中的冲突和平衡,并得出结论: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它没有给我们确定的答案而是让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的情感和思想处于永远的悬念之中。

  • 标签: 罗伯特·弗罗斯特 张力 冲突 平衡
  • 简介:介绍了一种复合材料预浸纱铺丝设备在铺丝时的张力测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同时对八个通道进行张力测量,利用张力传感器测量纤维的张力,通过控制联动阻尼放纱磁粉离合器的阻力矩控制丝的张力。同时介绍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硬件、软件设计等。

  • 标签: 复合材料 自动铺丝 张力控制 测控系统
  • 简介:作为一个致力于小说革新的实验者,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都在在竭力进行着扩充小说边界的努力。从《达洛卫夫人》中的视觉化呈现来看,小说借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达到一种印象式的视像切换效果;同时在这转换之间,又显示出一种叙述者与读者之间"戏剧化"的潜在对话。电影、绘画及戏剧中的视觉叙述力量等小说的"非文体化"因素带来的张力,不仅扩充了小说的文体空间维度,亦可为解读伍尔夫意识流小说技巧提供另一种审美思考方式。

  • 标签: 伍尔夫 《达洛卫夫人》 “非文体化” 视觉叙述 审美张力
  • 简介:湘西苗族性巫术因其目的的不同被分成两部分:一块是围绕生殖与繁衍,事关整个部族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可以进入到“公共空间”;一块是围绕性之欢娱,主要体现为个体的私密的感受,因而被规定在“私人空间”里,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提供了一套奇妙的有关苗族这个古老民族原始性观念、性欲与民间伦理关系的叙述话语.

  • 标签: 公共空间 私人空间 湘西苗族 性巫术
  • 简介:剧集《七剑下天山》,在依循原著的基础上,对原著作了较大的改动与发挥,最为明显的就是"绿珠"角色的增添与楚昭南人物性格的颠覆。这一变动,不仅完善了原著的故事情节,而且饱含了对人生、人性的哲理思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是一抹成功的神来之笔。

  • 标签: 《七剑下天山》 改编 文化意蕴 人性思考
  • 简介:简·奥斯汀的作品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反讽,反讽艺术手法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使用尤为突出,在这部世界闻名的小说中,简·奥斯汀运用多样化的反讽手法来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组织情节,从而使她的小说包含一种普遍张力,可以说弥漫全书的反讽的基调成就了这部不朽的杰作。

  • 标签: 反讽艺术 多样化 普遍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