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职业技术教育是伴随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育体系,它对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作用毋庸置疑。这种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德国,它曾当作复兴经济的”秘密武器”。在日本,它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柱石”。现在,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日益发挥其重要的职能。

  • 标签: 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体系 经济进步 工业革命
  • 简介:笔者有幸于2004年10月-12月期间,在曼海姆国际教育学院(InternationalesInstitutfürBerufsbildungMannheim.简称IFB)参加了为期2个月的德国职业培训学习。IFB是一所专门从事汽车职业培训的学校,16名专职教师均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再加上德国人特有的严谨有序的作风,整个培训期间都给笔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 标签: 联邦德国 双元制 职业教育 教育模式 师资培训
  • 简介:本文针对失业培训的经费难题,分析了德国的失业培训经费模式,揭示了其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多元化的筹资模式以及经费支出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失业培训经费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 标签: 失业培训 经费结构 政策导向 筹资模式
  • 简介:前不久,代表德国各州的16个教育部长组织了一个讨论会,此次会议宣布德国将从2004年的9月份陆续对国家新的课程大纲进行介绍。这些课程大纲将对数学、德语、英语、法语等核心课程设定新的课程标准,这些新的课程标准是为处于中间水平的16岁左右的10年级学生而设定。通过对已经取得中间证书的所有16岁学生实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这表明德国在构建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标签: 德国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课程设置 教育质量
  • 简介:德国的FH(FachhochSchule),我们称其为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为德国FH),是一种应用科学学校的高等教育类型。这种学校提供技术、经济和工商业、社会和设计等方面培训的学程或大学学业,并以自己独特的教育任务——通过应用实践教学为学生未来职业和生活作准备——而区别于一般学术性大学。

  • 标签: 高等专科学校 大学 教育任务 实践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 特色
  • 简介:德国继续教育与发展公司(Inwent)邀请,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育研究所组团于2003年10月6日至10月19日赴德国考察了职业技术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情况。考察团成员有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育研究所、上海工业技术学校、上海闸北旅游职业学校、上海第二轻工业学校、上海东港职业学校、江南造船(集团)公司技校和上海卢湾区教育局等单位。在德期间,

  • 标签: 职业学校 教育研究 成教 职业教育 就业导向 教育局
  • 简介:德国的教育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有共性部分,也有其独特之处。高等教育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职业教育却发达到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套主体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被国民称之为“经济发展的柱石”。国际上职业教育的实施形式大致有三种:①主要由企业承担并完成(如日本);②由学校承担全过程(如中国);③一部分由学校承担,另一部分由企业承担。前两种被称之为单轨制,后一种称之为双轨制(或双元制)。一、双轨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其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德国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 职业培训 双轨制教育 实践教学 实践课
  • 简介: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高职学院)院长林靖东先生曾提出卓越学府四要素,即:理念、人员(师资)、设施和网络。笔者就从这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德国职教经验谈谈打造中国高职品牌的几点体会和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探索。

  • 标签: 职教 高职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师资 先生 理念
  • 简介:对于德国FH这类高职教育,抓住了其实践教学就找到了钥匙。本文对德国FH这种典型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进行了剖析,认为其特色可以概括为“企业主导注重实践过程管理型”,并论述了其依据,进行了评析,以期对我国的高职实践教学有所启示。

  • 标签: 特色 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 注重 主导 评析
  • 简介:近几年来。德国的《经济周刊》每年都要做一个企业心目中的德国大学排名。做法是让1000个德国大企业的人事部门负责人填表。让他们根据各大学毕业生在其企业中的实际工作能力来对大学生进行排名。刚刚揭晓的2006年的调查显示.企业对德国大学的排名与其它按科研成果等的排名结果完全不同.与最近德国推出的十所“精英大学”也相距甚远。

  • 标签: 德国企业 精英大学 《经济周刊》 实际工作能力 部门负责人 大学毕业生
  • 简介:1987年联邦德国修订并通过的新《职业教育法》重新审订了本国职业教育目标,更确切地界定了“职业技能”概念,对职业类别作了新的划分,更新了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这一革新是在新技术、新工艺迅速运用于生产,社会对产品和劳动成果质量要求大大提高,工业和手工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刺激现行职业教育系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

  • 标签: 德国职业教育 理论和实践 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理论 劳动操作 教学方法
  • 简介:实训实习难是困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普遍性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参加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学习班,耳闻目睹了德国职业教育运作流程,尤其是实训实习环节的教学与组织,深受启发.尽管德国职业教育实训实习教学未必就很完善,但许多地方仍值得我们借鉴.

  • 标签: 德国 职业教育 技能培养 培养模式 经验借鉴
  • 简介:在欧洲各国中,联邦德国对在职职工教育的历史最为悠久,居于领先的地位。早在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前的1869年,它就制定了关于职业培训的最低法律要求:1919年魏玛共和国开始对职业教育实行立法;1951年西柏林实施《职业教育和青年劳动比例调节法》;1969年正式颁布《职业教育法》;1976年颁布《高等教育法》和各州制定的《国民高等学校

  • 标签: 德国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法》 实科中学 培训中心 调节法 魏玛共和国
  • 简介:根据德国2005年科技能力年度报告。在欧洲,德国企业最有技术创新性。德国企业科技产品的世界市场份额占有率从1999年的14.5%上升到2002年的15.6%。专、业人士认为,德国的科技能力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

  • 标签: 德国企业 技术创新 欧洲 科技能力 年度报告 市场份额
  • 简介:“关键能力”的概念于20个世纪70年代在德国职业教育界提出并得到很大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国对受教育者从事职业工作,保障职业发展能力的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职业培训应该使以下两个目标协调起来:为从事现有的工作作准备和培养一种对尚未想象出来的512作的适应能力,为此职业教育要树立一种新的能力观。美国劳工局也在《关于2000年的报告》中提出,未来的劳动者要具备包括处理资源、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信息、系统地看待事物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在内的关键能力。国外教育界关于关键能力的概念及其培养。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者。具有其借鉴价值。

  • 标签: 关键能力 培养理念 德国 社会主义劳动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起源
  • 简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东西德合并、经济的全球化、从以生产为基础转为大力提高生产率、欧盟移民以及德国内部教师和学生人数的变更等,都对德国的职业培训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德国职业教育界做出了一系列结构上的调整,尽管这些举措使一大批年轻人受益,但并未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职业体系所面临的挑战,尤其是更准确地针对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在此,作者对整个体系中职业概念的持续相关性提出质疑,以期引出对深层结构改革的大讨论.

  • 标签: 德国 职业教育体系 培训岗位 双元制 经济全球化 职业
  • 简介:工程技术行业是德国传统的支柱性优势产业,但据德国最新调查显示,缺少年轻工程师已经给德国技术行业带来危机,工程科学领域的技术工作能力也越来越令人担忧。2003年工程学科第一学位毕业生数量约为3.3万人,仅占高校毕业生总数的18.1%,而1993年这一比例为25.7%。从1993到2003年,机器制造和电工专业的毕业生几乎减少一半,然而这些专业的就业形势较好,毕业一年以后有90%以上的人都找到了工作。

  • 标签: 技术行业 工程师 德国 高校毕业生 优势产业 工作能力
  • 简介:去年年底,笔者随团对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实地考察。在德期间重点考察了高职院校、企业、行会等单位,并同教育、劳动等政府部门进行了座谈。所见所闻给我们很大启示,特别是其

  • 标签: 德国高等职业 教育特点 特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