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要真正搞好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促进发展,构建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机制尤为必要。只有党员干部的问题解决了,才能带动农民强化物质基础,丰富精神生活,进而抓好农村各项工作。

  • 标签: 新农村 基层组织建设 和谐发展 创新机制
  • 简介:加快发展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借鉴国内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以山东新农村社区教育和农家书屋为切入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地提出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措施:多方合作共赢,调动各方积极性;建立便捷服务网络,制定科学考核制度;构建实践型师资,传授实用性技术;把握农村社区需求,提供因地制宜服务。通过更新社区教育观念、充分依靠群众和利用好现有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等来发展好农村社区教育,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 标签: 社区教育 新农村 因地制宜 服务
  • 简介:本文基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原则作了归纳和总结,同时讨论了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要点。

  • 标签: 新农村 生态旅游 旅游规划
  • 简介:"百名农民上大学"、"千名农民出国门"、"万民农民进工厂"、"十万农民学技术"、"百万农民受教育"是成人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五项行动",是扬州市教育局对成人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我区大力推进的"五项行动",在"万民农民进工厂"实践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农民学 工厂 成人教育服务 培训 理论创新
  • 简介: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小康社会。

  • 标签: 小康社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 新农村建设
  • 简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奉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新型农民的塑造,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 农村教育
  • 简介:学校发展是建设和谐学校的根本之道,在构建和谐学校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扭住发展这个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而和谐学校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生态系统。和谐校园的建成最终会让师生体验一份生命的精彩。

  • 标签: 农村和谐 和谐学校 学校建设
  • 简介:湖北:转移培训让农民成为紧俏人才,黑龙江:每年选派两千教师农村支教,河南:中职生要招7成农村娃,甘、苏、鲁、晋:启动“为农村学校培养教育硕士师资工程”,新疆:4万农村教师接受远程新课程培训,上海嘉定:基层成校得到加强,成为农民就业培训基地,浙江临海:农村外出孩子纷纷回乡读书,四川绵阳:政府出实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农民就业培训 出台 农村教师 新课程培训
  • 简介:围绕新农村社区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研究,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形成农村社区教育的经费保障,开展多元化的农村社区教育活动项目,适应时代特点,建立农村社区居民网上学习模式,构建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区教育监督管理与评估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以强化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与成果。

  • 标签: 农村 社区教育 问题 对策
  • 简介: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白天寂静的大彭广场聚然变得喧闹起来。一群群精神抖擞、衣着鲜亮的老年人跳起了红绸舞、打起了太极拳、敲起了腰鼓,还有的踏着优美的旋律跳起了交谊舞,这里是老年人健身休闲的福地。这里还是孩子们嬉戏的天堂:他们在气垫玩具上快乐地蹦跳,在草坪上欢快的追闹。大刘村刘军书记告诉我们:成人与社区教育工作意义大,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成教工作 创新 服务 社区教育工作 老年人
  • 简介: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进一步优化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村级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在调查中分别针对乡镇财政管理人员、村级财务人员和村民进行调查,以消除不同身份对调查结果的影响。最后针对调查的实际情况,对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优化措施。

  • 标签: 村级财务管理 调查问卷 成效 问题 优化措施
  • 简介: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是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必须把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奠基工程来抓。时代呼唤农村成人教育必须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将促进成教事业的壮大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结合实际,我们认为今后必须致力于做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地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 标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农”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业生产经营 农民收入
  • 简介:新农村建设时期,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势在必行。而一直以来,我们对乡镇企业的概念存在种种误解。这些误解在新时期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我们分析乡镇企业在新时期的新特点,会发现它的本质在于其地域特点,即扎根于农村的地域范围之内,而不在于其所有制、产业、规模或者人员的特点,由此重新界定新农村建设时期乡镇企业的概念。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乡镇企业 概念
  • 简介:社会资本意指普通公民的民间参与网络,以及体现在这种约定中的公共精神、社会舆论和互惠规范,它通常被理解成结构型和认知型源泉之间的某种组合。结构型社会资本和认知型社会资本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乡村社会资本因其公共物品性面临供给和投资不足的困境,乡镇政府应当承担起投资乡村社会资本的责任。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结构型社会资本 认知型社会资本 政府责任
  • 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文章在概要盘点了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对培训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作用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培养“五支队伍”、炼就“五大功夫”的对策思考。

  • 标签: 农村劳动力 培训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用
  • 简介: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陆域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4980万人,分别占全国的1.1%和3.8%。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5650亿元,占到了全国总量的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农民培训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服务 持续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
  • 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永联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共闯共进、共富共享,通过发展钢铁工业使永联村成为富村强村。创建了一种以集体为主导,通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模式:“永联模式”,并总结出11条成功经验。

  • 标签: 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 生活 文明 民主 和谐
  • 简介:海东地区现有中等职业学校6所,其中具有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级合格职业学校2所;学校占地面积共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教职工总数为286人,其中专任教师为247人,“双师型”教师5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在校学生总数达到6700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学生5120人。近两年共有毕业生2085人,稳定安排就业岗位的1782人,就业率达到85.5%。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一批专业性和实用型技术人才,逐步改变了职业教育结构单一的局面,从整体上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职业教育结构 新农村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青海省 海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