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基于体锗的能带结构,从理论上计算分析了张应变和N型掺杂对锗能带结构的调节。张应变使价带和导带的能级分裂、偏移,N型掺杂使费米能级偏移,从而将锗调节为准直接带隙材料。当单独引入0.018的张应变时,锗变为准直接带隙,直接带隙为0.53eV。当单独掺杂N型杂质9.5×1019cm-3时,锗的费米能级到达Γ带底。引入适量的张应变和N型掺杂浓度,既有利于锗能带结构的调节,又有利于材料的实际制备。研究结果为锗发光器件的设计和制作提供借鉴。

  • 标签: 张应变 N型掺杂 能带 发光器件
  • 简介:摘要历届高考有关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问题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考问题。从高考中有关离子共存问题的难度上分析,这类问题都属于中等难度偏易题,但这类题的区分度都比较高。也就是说,题不难,但学生在这类题上能否得分差异较大。

  • 标签: 高考 离子 共存
  • 简介:研究了Cu掺杂对FeZrB非晶软磁合金薄膜的巨磁阻抗(GMI)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未掺Cu元素的Fe88Zr7B5非晶软磁合金薄膜和掺了4at%过量Cu的(Fe88Zr7B5)0.96Cu0.04非晶合金薄膜均无明显的GMI效应.掺了3at%适量Cu的(Fe88Zr7B5)0.97Cu0.03非晶合金薄膜则具有显著的GMI效应,在13MHz的频率下,最大纵向巨磁阻抗比为17%,最大横向巨磁阻抗比11%.

  • 标签: 最大 效应 影响 过量 元素 发现
  • 简介:以钛酸丁酯、四丁基氢氧化铵、硝酸铈为原料,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C—Ce—TiO2光催化剂,经XRD、UV—Vis—DRS表征,在9W日光灯照射下光催化降解农药。结果表明:随着碳掺杂量的增加,微晶粒径减小、禁带能隙降低、对农药的光催化活性增大。

  • 标签: 碳铈共掺杂二氧化钛 光催化活性 农药
  • 简介:实验研究了掺杂对钼基焦绿石结构的Sm2-xSrxMo2O7(0.2≤x≤0.6)的磁性质和热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m2-xSrxMo2O7(0.2≤x≤0.6)依然具有铁磁性,但随掺杂浓度x的增加,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减少,而热扩散率逐渐增加.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Sr离子掺杂引起了Sm2Mo2O7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

  • 标签: 焦绿石 巨磁阻 掺杂效应 相变
  • 简介:掺杂法提高聚合物电导的机理是考虑导电填充物和高聚物所构成的不均匀体系中,导电颗粒间会形成链式组织或聚集体组织而提高导电性能,在此过程中导电颗粒有相互作用.本文是采用蒙特卡洛法对掺杂高分子材料的电导特性作了研究,研究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并得出存在剧变特征的所谓绝缘体--金属相变特性的计算结果.

  • 标签: 掺杂法 聚合物 电导率 蒙特卡洛法 导电机理 导电性能
  • 简介:该研究制备甲基橙(MO)、苋菜红(AM)修饰掺杂铁的二氧化钛复合材料MO-Fe-TiO2和AM-Fe-TiO2.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光敏剂甲基橙和苋菜红修饰没有改变TiO2的晶相,紫外可见漫反射证明甲基橙、苋菜红修饰掺杂铁的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波长吸收范围变宽.用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复合材料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光催化后残留量,表明甲基橙、苋菜红修饰掺杂铁的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对氯虫苯甲酰胺光催化效率明显高于掺杂铁的二氧化钛材料.

  • 标签: 二氧化钛 光催化 光敏剂 氯虫苯甲酰胺 降解率
  • 简介:在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铜和氮共掺杂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的基础上,利用XRD和UV-Vis光谱等技术对其结构、掺杂效果、光催化活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入了铜和氮的纳米TiO2结构为锐钛矿晶型,其吸收阈值达到590nm,可见光吸收率比未掺杂的纳米TiO2有了很大提高,最终导致其光催化降解二甲酚橙的活性得到显著增强.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掺杂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降解
  • 简介:我们对阴离子乳化沥青的破乳剂进行了研究.通过重复试验,筛选出常见的、成本低廉的无机盐作为阴离子乳化沥青的破乳剂,能显著的加快破乳速度,试验结果表明,调节破乳剂的配比,可在不同的条件下,控制施工进程和改善施工质量。

  • 标签: 阴离子乳化沥青 破乳剂 道路工程 PH值 路面工程
  • 简介:电子轰击存贮型脉冲离子源是为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飞行时间质谱仪设计的新型离子源.它具有存贮以及时间压缩等特点,使仪器的整体性能有很大提高,质量分辨率达3500.本文推导了二阶时间压缩聚焦条件,论证了存贮性能,给出了计算机模拟及实验结果.

  • 标签: 电子轰击型离子源 飞行时间 质谱仪
  • 简介:利用对角和法则,导出了类氧离子非相对论基态能量解析表达式。在考虑了电子间交换相互作用以及内外壳层电子的不同屏蔽效应的基础上,利用变分原理确定了类氧离子基态各电子的波函数.并进一步计算了类氧离子基态的不同光谱项的能量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误差均小于0.5%。

  • 标签: 氧原子 基态能量 变分法
  • 简介:离子液体为反应溶剂的条件下,以吗啉、浓盐酸、双氰胺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合成盐酸吗啉双胍。考察离子液体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对收率的影响。研究盐酸吗啉双胍与离子液体分离和纯化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为反应溶剂的条件下以吗啉、浓盐酸、双氰胺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合成盐酸吗啉双胍的方法简单,产品易于分离。通过对影响因素的考察,找到了最佳合成条件:物料配比为1:1.1;最佳反应时间为3h;缩合反应温度为135℃。

  • 标签: 离子液体 盐酸吗啉双胍 萃取分离
  • 简介:本文采用水热法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可见光催化剂Bi2WO6,同时也掺杂了Fe制备了Bi2WO6,并改变了原材料的配比,制备了Bi2O3-Bi2WO6。实验结果表明:Bi2WO6的禁带宽度在2.83eV,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性能。Bi2O3-Bi2WO6拓宽了禁带宽度,使得禁带宽度为3.05eV。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和催化剂的晶型、颗粒的半径大小、比表面积的大小都密切相关。然而催化剂的形貌、粒径、比表面积又与制备条件密切相关,只有在特定形貌下,粒径小并且均匀的情况下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才好。在酸性条件下由于抑制了硝酸铋的水解,从而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优于在碱性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催化剂在降解罗丹明B的实验中,催化时的去乙基作用使得罗丹明B溶液的主峰发生蓝移,主峰由553nm移动到了495nm。催化剂的去乙基作用于只有在可见光的照射下才会发生,并且去乙基作用使得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初速度加快。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影响去乙基反应,吸附性能差的催化剂发生去乙基反应的速度也低。催化剂在降解染料时对染料有选择性,本实验所制备的催化剂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高于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

  • 标签: 光催化性 禁带宽度 晶型结构 表面形貌 粒径尺寸 降解效果
  • 简介:以福建省清流县的天然软锰矿经草酸法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的改性锰矿对水中Zn^2+离子的吸附能力。实验表明,改性条件为:草酸用量2.0mmol·g^-1(锰矿粉)、高锰酸钾用量1.5mmol·g^-1(锰矿粉)、硫酸浓度1mol.L^-1,室温反应45min后,改性的软锰矿在25℃,溶液pH=5.0,吸附时间40min,对Zn^2+的饱和吸附量达63mg·g^-1(锰矿粉)。而天然软锰矿在相同条件下对Zn^2+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只有12mg·g^-1(锰矿粉)。表明经本实验条件得到的改性锰矿对Zn^2+离子的吸附能力比天然锰矿有显著提高。

  • 标签: 草酸法 锰矿 Zn2+ 吸附
  • 简介:用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蜂蜜与SB试剂反应后剩余的二价铜离子,计算出蜂密中还原糖的含量。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是一种可行的蜂蜜鉴别方法

  • 标签: 离子选择电极 铜离子 还原糖 蜂蜜 鉴别
  • 简介:以木薯原淀粉为原料,以季胺盐阳离子为醚化剂,通过湿法反应制得阳离子淀粉,并对影响粘度和取代度的因素即醚化剂的加入顺序和加入时间、木薯原淀粉的含氮量、玉米淀粉的加入量、焦亚硫酸钠的加入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间接分次加入醚化剂、原淀粉含氮量低、增加玉米淀粉量以及加入适量的焦亚硫酸钠,对降低粘度和增加取代度的效果比较好。尤其是用焦亚硫酸钠降粘度工艺简单,不腐蚀设备,同时环保,有利于提高效益。

  • 标签: 木薯原淀粉 醚化剂 阳离子淀粉 粘度 取代度
  • 简介: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含单氟磷酸钠型牙膏中总氟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探讨了TISAB溶液作为金属离子掩蔽剂和OH-离子的pH调节剂对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牙膏氟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少量HCl酸化试液,控制TISAB的用量在2~3mL,调节溶液的pH值为7时,测定氟的回收率为98.95%~102.42%,RSD〈2.0%.该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重现性、线形关系、稳定性均能达到科研和生产的要求,操作简便,此方法能作为单氟磷酸钠型牙膏中氟离子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牙膏 单氟磷酸钠 氟化钠
  • 简介:为了改善海藻酸钠固定化酶微球的扩散性与酶活稳定性,以纳米二氧化钛修饰海藻酸为固定化酶载体,Ca2+,Ce3+,Ni2+,Cu2+和Fe3+为杂化凝胶的阳离子交联剂,木瓜蛋白酶为模型酶,制备固定化酶微球.通过UV-Vis光谱检测酶活,考察了5种交联剂对固定化酶的动力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为交联剂时,固定化酶具有最高的亲和性、最低的米氏常数(Km=11.0mg/mL)和最高的稳定性.研究了TiO2与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对固定化酶稳定性以及酶蛋白泄漏的影响,结果显示纳米二氧化钛与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1时,制备的固定化酶微球性能最好,因为二氧化钛能有效阻止固定化酶的泄漏.通过离子胶凝制备Cu/海藻酸/TiO2杂化凝胶可获得较好的扩散能力和酶活稳定性.

  • 标签: 阳离子交联剂 扩散 杂化凝胶 离子胶凝 米氏常数 二氧化钛修饰海藻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