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道德教育是个体获得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领域。尤其在当代社会,“立德树人”的提出,使道德教育的引领作用更加得以彰显。在道德教育中存在三对矛盾关系,即社会与个体之间的根本矛盾、生活与心灵之间的主要矛盾、责任与自由之间的基本矛盾。这三对矛盾关系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一脉相承的。正确认识这三对矛盾,有助于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

  • 标签: 社会与个体 生活与心灵 责任与自由
  • 简介:肯尼亚移民经济造成的土地问题,引发了肯尼亚政治不稳定和军事价值下降。茅茅起义改变了白人土地占有面积扩大、非洲人就业岗位丧失和参政道路阻塞的局面,使非洲人获得重分土地的机会,并且扩大了参政权,虽离化解矛盾所需相距甚远,但经此肯尼亚奠定了独立后新政治经济联盟的基础。

  • 标签: 肯尼亚 土地问题 茅茅起义 宪制改革 英帝国
  • 简介:第三代导演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的电影观念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局限性,但其影片并未因为过度强调而失去叙事魅力。第三代导演的民族化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学习苏联模式,并未形成民族化意识;二是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民族化意识开始觉醒;三是20世纪60年代民族化意识开始觉醒;四是到了新时期,民族化成为了导演们的重要议题。在民族化意识觉醒的过程中,第三代导演从叙事空间的表达和借鉴传统美学观念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 标签: 第三代导演 民族化 美学 电影
  • 简介:文章在深入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党委领导为根本,乡镇政府、乡村社会组织、村委会及村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共同体路径,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乡村的发展与振兴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 标签: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乡村治理 治理共同体
  • 简介:文章以民族地区所辖9个省区作为研究单元,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运用年际变动指数、年际集中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数学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分析近10年来其入境过夜游客流的年际变化、时间分布、空间格局等并得到相关结论:1)以2013年为分界,民族地区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在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两个阶段均呈现“下降-回升-增长”态势.2)民族地区入境过夜游客流量呈现“南重-北轻”两极化分布的空间格局.3)从年际变化程度看,近10年民族地区多数省区的入境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较大,客流较不稳定,年际分布较集中;从空间集聚程度看,民族地区入境过夜游客的空间集聚程度较高.最后,从合作共赢视角提出了整体促进民族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建议.

  • 标签: 入境过夜游客 时空演变 民族地区
  • 简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思想新理论。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论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以"历史使命"与"时代主题"为中心的一个文化符号,生动形象地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体现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和意识形态价值,铸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辉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