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建立针叶樱桃提取中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针叶樱桃提取样品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处理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00×4.6mm,5(m),以乙腈-0.1%冰醋酸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总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0nm,进样量20μL。研究结果表明,芦丁在1.180μg·mL^-1-11.8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5%,RSD均小于2.0%,回收率符合要求,所建立方法快速、简便,能够用于测定针叶樱桃提取中芦丁的含量。

  • 标签: 针叶樱桃 提取物 芦丁 HPLC 含量测定
  • 简介:采用CCK-8法对绒苔乙醇提取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研究结果显示,绒苔乙醇提取对人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卵巢腺癌细胞Skov3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不仅使其在形态上发生巨大变化,还对其细胞增殖产生明显抑制.其中,对人卵巢腺癌细胞Skov3的抑制作用尤其显著(IC5037.08μg/mL).绒苔乙醇提取对人肺癌细胞A549抑制作用不强.对绒苔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研究结果可为绒苔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寻找天然抗肿瘤药物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绒苔 体外抗肿瘤 CCK-8法
  • 简介:利用丹皮的抗茵作用,将丹皮边角料提取处理果肉多汁、没有果皮包裹的极易被微生物感染而腐烂的草莓,通过测定果实的腐烂率、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含量的变化,判断其保鲜效果;最终实现丹皮产业的增值以及延长草莓的货架期。

  • 标签: 丹皮 提取物 保鲜
  • 简介:植物保护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主干课程,文章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方法的不足,重组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植物保护实验教学的质量,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植物化学保护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物化实验教学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学校评估机会,在对传统植物物化实验教学开设情况及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学校进行了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优势,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仪器设备,在高素质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实验室的开放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妥善解决开放中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推动开放实验室的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转。

  • 标签: 生物化学 开放实验室 探索 实践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针叶樱桃提取中VB1和VB2的含量,优化样品制备方法及HPLC色谱条件,并将该方法用于针叶樱桃提取中VB1和VB2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为40℃,进样体积20μL,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流动相组成为乙腈和5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模式。方法学考察表明,VB1和VB2分别在0.089μg/mL-0.89μg/mL和0.086μg/mL-0.8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精密度和重复性均符合要求,平均回收率为99.5%~101.1%。该方法操作简单,能够用于针叶樱桃提取中VB1和VB2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针叶樱桃提取物 VB1 VB2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对生物化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意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适时修订教学大纲,优化结构;利用多媒体、口诀式、演示式及表演式理论教学;开放式实验教学;优化教学考核方法.

  • 标签: 生物化学 理论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改革
  • 简介:建立水蒸气蒸馏分离植物挥发油传质过程数学模型.对常规蒸馏器进行改进,加入搅拌装置强化了传质.通过3种植物蒸馏的实验数据,求取了总传质系数值并验证了数学模型,并讨论了搅拌转速对传质系数的影响.

  • 标签: 水蒸气蒸馏 传质系数 挥发油 搅拌
  • 简介:文章指出:“生物化”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论文的写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综合文献的能力,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建立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 标签: 生物化学 教学 课程论文 成绩
  • 简介:在生物化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结构评分的实施、教学文件的公开、习题的解答和良好课堂秩序的维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生物化学 教学 体会
  • 简介:物化课的学习实践表明:目录法、列表法、图示法和纠错法是学习生物化的有效方法。目录法能使学生高屋建瓴地把握生物化的课程内容;列表法便于学生掌握易混淆的概念和相似的结构并区别复杂的生物化过程;绘图法有利于学生把握生物化的各个代谢途径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纠错法培养了学生的怀疑意识和探索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化的兴趣。本文对这4种学习方法进行了阐述,以就教于同仁。

  • 标签: 生物化学 学习方法 教学
  • 简介:为适应21世纪对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深入分析了当前生物化实验存在的几点问题,从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生物化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 标签: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改革
  • 简介:物化是工科院校本科生的必修课。由于这门课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科方面的知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培养出高素质生化人才,我们针对工科生物化课程内容抽象、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并且学时紧的情况,从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 标签: 生物化学 工科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物化实验课是整体生生物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专业课实验的基础,它不仅是培养、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生物化实验课的特点,探索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 标签: 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综合性实验 实验能力
  • 简介:本文根据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化教学实验室的改建情况,分析原有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代实验室建设的要求,针对生物化教学类实验室的改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实验室改建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 简介:针对生物化这门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复杂的特点和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从七个方面对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生物化教学效果的方法进行了论述与探讨:选择或自编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因材施教,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机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总结;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树立教师人格魅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断丰富知识内容;改革生物化实验课,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 标签: 生物化学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科研素质
  • 简介: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舍生物化实验和环境学科的特点,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对部分教学内容采用基于问题的实验教学(Question—BasedTesting,QBT)方法,同时采用多元考核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该系列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基于问题的实验教学 生物化学实验 环境学科
  • 简介:针对传统模式下的生物化实验教学现状,从定性与定量实验、验证性与探究性实验、“静态”与“动态”实验、实验的“正结果”与“负结果”四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入手,提出了优化生物化实验教学内容的策略,以改善生物化实验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 标签: 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内容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