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沟通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入职场大学生处于从学校转向职场的特殊时期,在进入组织后会面临一系列沟通问题。本文阐述了入职场大学生组织内部沟通障碍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基于供需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沟通管理对策。

  • 标签: 初入职场大学生 组织沟通 沟通障碍 沟通技巧
  • 简介:相比上世纪80年代的“创业潮”,90年代的“下海潮”,以及世纪之交的“互联网崛起”,正在兴起的新一轮“互联网+”浪潮无论是支持力度还是预期规模都将有过之而无不及。2012年,我国的互联网行业的投资规模不足1亿美元,到2014年,这个数字已达62.06亿美元,份额提升至占全部创投规模的49%。

  • 标签: 互联网行业 想象 留学 投资规模 80年代 90年代
  • 简介:改革措施都必须按照宪法办事,经济改革的措施尤其要落实宪法第六条和第七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宪法的规定,削弱和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违背宪法的,必须予以批判。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保持我们社会社会主义性质的关键。经济改革应该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展国有经济,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标签: 经济改革 宪法 基本经济制度
  • 简介:19世纪,一些在德国游学的美国青年陆续回国,并供职于精英大学,继而掀起一股教育改革浪潮。其中,留学生乔治·蒂克纳先后两次在哈佛发起教育改革倡议,呼吁教职员工仿照德国教育实施改革。迄今为止,不少学者认为这场由蒂克纳发起的教育改革是美国大学向德国现代大学转型的典型事件,并将蒂克纳的改革解读为仿照德国式现代大学展开的改革行动。实际上,蒂克纳并非以德国式现代大学为蓝本改造哈佛教学制度。而是以德国中、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学制为鉴,在哈佛完善高等教育预备教学制度,甚至,这场改革引领了随后教育界建构中、高等教育衔接制度的系列举措。可以说,蒂克纳发起的改革事件应该解读为一场以德国式高级中学为模板的教育改革。这场改革承受了美国学院制度内的惯性阻力。

  • 标签: 预备教育 教育改革 美国 哈佛 乔治·蒂克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