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吴琴在《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第10期上撰文指出,专业教育是应用本科教育的核心,专业教育的内容以及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应用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构建多元参与的专业规划机制,加强顶层设计能力,完善专业设置和调控机制,构建社会化专业评估机制,以促进应用本科院校专业设置更加合理。

  • 标签: 应用型本科院校 专业设置 《中国成人教育》 应用型本科教育 整机 专业教育
  • 简介:新学期开始了,但学生还没有从假期的放松中回过神来,依然玩得热火朝天,班风日趋浮躁。这是开学后班级学生出现的问题。但要紧的是教师也不冷静了,非常恼火,几乎每堂课都要对学生严加训斥。

  • 标签: 回应 心态 新学期 学生 班风 班级
  • 简介:利用“薄”色髹技法可以制造色彩光泽度较高的脱胎漆器工艺品.改变了传统脱胎漆器采用大漆原料导致色彩暗沉,仅有红、黑两种主色的情况。本文采用金箔、银箔、铜箔和广油研磨得到色泥,将色泥和透明漆、大漆等进行调和制备“薄”。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薄”成膜化学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对“薄”彩髹样品的界面厚度和银泥、银色“薄”表面形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细小的金属箔片对“薄”的干燥成膜的化学结构没有影响;“薄”平均厚度在7—30μm左右,研磨的银泥中银箔片粒径为10μm,且在银色“薄”中,银箔主要起镜面反射作用,可以使得脱胎漆器的光泽度提高。

  • 标签: 薄料 脱胎漆器 制备
  • 简介:越是高考迫近,越是状况频出.想记住的东西总如泥鳅般滑走;原本会做的题突然变了脸;城池坚固难以攻破,夜里周公总来打扰,或辗转反侧,手脚冰凉,两眼发黑……当你陷入这般境地,说明焦虑已经袭来.焦虑就像笼罩城市的雾霾,使你的高考备考蒙上一层阴影.然而,不要过度担心,合理的调整会有效驱散心中的霾尘,让成功的阳光照进现实.下文中,笔者为大家献上“六大调整”,让考生朋友有效调整状态,潇洒迎接高考.

  • 标签: 调整状态 高考 焦虑
  • 简介:采用水泥、外加剂和复合外掺对温州软土进行固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泥中掺适当的工业废料及外加剂做加固土的固化剂,不仅较显著地增加加固土的强度,而且可以节约工程造价.本文从试验及机理两方面对此作了探讨.

  • 标签: 外加剂 外掺料 软土 试验 强度
  • 简介:从提高中面层沥青混合抗车辙性能以减少沥青路面车辙出发,探讨了在各自最佳油石比条件下,不同级配结构对中面层抗车辙性能的影响.通过中面层空气浴改进车辙试验及汉堡浸水车辙试验,对中面层沥青混合的抗车辙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德国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Sup20和AC-20I改进抗车辙性能优于AC-20I;硬质石料、优质沥青有助于提高浸水条件下沥青混合抗车辙性能.因此,选用合适的改性沥青、硬质石料和合理级配有助于提高中面层沥青混合抗车辙性能.

  • 标签: 中面层 车辙 改性沥青 改进型车辙试验 汉堡车辙试验
  • 简介:为了研究2种动态模量预测模型(基于黏度的Witczak1-37A模型和基于剪切复数模量的Witczak1-40D模型)在江苏地区的适用性及不同混合设计参数(级配类型、胶结种类、体积参数)对动态模量的影响,进行了2种典型面层沥青混合(Sup-13和AC-13)的动态模量试验研究,并将试验数据用于预测模型的分析.对不同沥青的黏度和动态剪切模量进行试验以获取预测模型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胶结种类和沥青含量对动态模量有显著影响;2种预测模型与室内试验结果均有较好的相关度,Witczak1-37A动态模量的预测模型精度更高.试验结果可用于更高精度动态模量预测模型的修正.

  • 标签: 动态模量 预测模型 沥青路面 Witczak 1-37A Witczak
  • 简介:基于线性黏弹性理论(LVE)推导出沥青混在动态蠕变实验中的变形预估模型.然后,将线性黏弹性变形预估模型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说明了线性黏弹性预估模型的不足.最后,为了提高预估准确性,对线性黏弹性预估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其具有与沥青混合变形特性相符的非线性特性,并用实验数据对修正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线性黏弹性变形预估模型无法模拟沥青混合的永久变形的非线性特性,而修正变形预估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动态蠕变实验中变形的全过程以及永久变形.说明了所提出的修正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线性黏弹性变形预估模型的准确性,该修正模型可以为沥青路面的车辙预估提供指导.

  • 标签: 变形预估 车辙 黏弹性力学 动态蠕变实验
  • 简介:《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每年公布的“美国最佳大学”排名对学生和家长校有相当的影响力。但其中一项排名指标“入学率”(指收到各所高校录取通知的学生最终进入这所大学的比率),却因为影响不佳近几年招致了不少批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近日决定,从今年起不再把“入学率”作为大学排名的考虑因素。

  • 标签: 美国 大学 排名指标 入学率
  • 简介:用限制专升本通道、以堵代疏的方式来规范专升本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专升本”存在的一些问题.理智的态度应是“疏导”而不是“堵塞”,即应在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基础上,既要对现行的“专升本”制度进行改良,克服其问题与不足;又要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积极探讨其替代或部分替代方案。

  • 标签: 政策 专升本 高职高专
  • 简介: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自我调整张毅回国后首先进行自我评价,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及时地调整,是每个留学生回国后必须经历的过程。留学生在国外,无论是做学生还是工作,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维持应有的位置,专业学习上都格外刻苦。...

  • 标签: 自我评价 自我定位 留学生 自我调整 回国工作 先进技术
  • 简介:组织幼儿园语言区的活动时材料投放结构要搭配适当、材料操作要体现层次灵活性、材料投放的时机要循序渐进,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要求。

  • 标签: 幼儿园 语言区活动 材料 投放
  • 简介:为了从沥青混合不连续特征角度研究其永久变形行为,采用离散元方法进行了沥青混合虚拟车辙试验.根据概率理论及蒙特卡洛方法,编写了考虑集料级配及不规则形状的沥青混合二维数字试件生成程序.在生成的数字试件基础上进行了沥青混合离散元虚拟车辙试验,并利用基于时温等效原理的计算方法以减少虚拟车辙试验的计算时间.最后将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温等效原理的离散元黏弹性模型计算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时间;虚拟车辙试验中沥青混合变形情况与室内车辙试验相似,虚拟车辙试验的变形量及动稳定度略大于室内车辙试验;建立的沥青混合二维虚拟车辙试验能够预测沥青混合的永久变形性能.

  • 标签: 沥青混合料 永久变形 离散元法 虚拟车辙试验
  • 简介:以电熔尖晶石、白刚玉、板刚玉、硅灰951、拉法基水泥S71为基本原料,在基础配方的基础上,通过调整电熔尖晶石、拉法基水泥S71的加入量制备水泥窑喷煤管用浇注,对该浇注进行了线变化率、体积密度、强度、抗热震等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较适宜用作浇注的配料组成为电熔尖晶石70%,硅灰0.5%,白刚玉17.5%,拉法基水泥7%,1400℃时其抗压强度为203.31MPa,抗热震性能其强度保持率为61.26%。

  • 标签: 浇注料 线变化 强度 热震稳定性
  • 简介:为了在全频范围内研究沥青混合的粘弹特性,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沥青混合进行连续动态频率扫描,得到温度-频率-动态模量的三维关系.利用时温等效原理,将频率扫描试验得到的三维关系进行温-频转换,获得了跨越15个数量级的动态模量随频率变化的二维全频主曲线.基于试验所得到的全频主曲线,利用CAM流变模型对几种沥青混合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流变试验是获得沥青混合全温全频主曲线的有效方法,基于全频域的CAM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沥青混合的粘弹变形特性.

  • 标签: 沥青混合料 CAM模型 主曲线
  • 简介:本文研究了高聚物基树脂对水墨粘度的影响机理,揭示了分散树脂和乳液对水墨体系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采取分散中等分子量树脂和高分子量乳液拼用有利于获得低粘特性的水墨体系.

  • 标签: 水性油墨 基料树脂 乳液 粘度
  • 简介:在分析钢桥面铺装层主要病害和特殊工作环境的前提下,分别采用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控制应力小梁弯拉疲劳试验,研究了不同环氧树脂掺量下的环氧树脂改性沥青混合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对这3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效果,但改性效果和树脂的添加量并不是一个无限递增的关系,当添加量超过一定数值以后,改性的效果将趋于平稳.最后就高温、低温、疲劳3个方面分别提出环氧树脂添加量为20%,30%,30%的建议值.

  • 标签: 钢桥面铺装 环氧树脂用量 环氧树脂改性沥青混合料 性能 改性效果
  • 简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测定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Moore结构变化值发现,东北振兴初期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幅度较大,随后调整幅度缩窄,但仍保持着正向调整,且这一趋势在近两年有所提升.但产业结构的调整幅度仍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产业发展仍存在以第二产业为主、就业结构呈现出逆工业化特征、产业类别较为单一、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中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吉林省仍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创新力度,以城镇化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利用开放手段承接产业转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标签: 吉林省 产业结构调整 东北老工业基地 Moore结构变化值
  • 简介:正确认识9·11事件后美国国防战略调整的性质,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作出准确判断的重要依据。针对当前学术领域对美战略调整的不同见解,作者对美国国防部《四年防务审查报告》进行解读,并指出美国在9·11事件以后已经开始新一轮的战略扩张。

  • 标签: 战略调整 美国 国防战略 战略扩张 军事战略 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