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借助李斌博士开发的ChineseCogBankVer1.0软件(中文认知属性库)进行词语认知属性的检索工作,进而从词语认知属性的角度挖掘隐喻相似性的本质。隐喻的相似性是隐喻得以建构的基础,而这个相似性可以进一步认为是两个不同事物或事件之间相同或相容认知属性的"突显共振"。

  • 标签: 认知凸显 认知属性 隐喻相似性
  • 简介: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要点和难点。因此,提高对外汉字教学的成效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理论话题。审美存在于人类自身,又寓于生存环境中。现基于审美视角对汉字美进行了新的分类,同时对汉字美育的教学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审美 文化传承 对外汉字教学
  • 简介:审美教育对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意识,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幼儿审美教育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培养目标即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探究白族服饰的审美价值在幼儿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引导幼儿充分感知美、大胆表现美、积极创造美,达到培养、提升幼儿审美能力的目的。

  • 标签: 幼儿 审美教育 白族服饰 应用 审美能力
  • 简介:审美现代性体现了一种鲜明的时间/历史意识,它关注时间、谈论时间,又困惑于时间。现代性以其魄力重新定义了时间/历史,它通过全新的时间规划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其中资本主义现代性信心更加充沛,自认为能够征服时间、利用时间;审美现代性却在时时提醒着时间本身的“非理性”可能,这是“有死的人”以其线段式的人生无法窥见历史全貌的经验感受引起的。如果说资本主义现代性是一种向前的力量,审美现代性则在逡巡徘徊中对它进行反思,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性正反两面的完整图景。

  • 标签: 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 时间 历史语境
  • 简介:《诗经》与《荷马史诗》产生的时代大致相当,二者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上古时代东方与西方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诗经》中的女性审美意识深受儒家礼乐文化中审美理想的影响,关注女性的内在美;《荷马史诗》体现了古希腊人理性主义下的审美意识,注重表现客观存在的美,即女性的形体美。以《诗经》与《荷马史诗》中的女性审美表现为例来探析东西方不同审美意识,有助于我们对不同民族文学艺术存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拓宽了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 标签: 《诗经》 《荷马史诗》 审美表现 审美意识
  • 简介:一、理论前提:导师、研究生关系的两种属性及其内在冲突(一)导师、研究生关系的伦理性伦理性是导师、研究生关系的固有属性,也是其最本质的规定性。导师和研究生关系,乃至所有的师生关系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教师与学生二者之间构成了教学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教师/导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研究生居于主体地位。

  • 标签: 研究生 导师 雇佣关系 属性 主义 师生关系
  • 简介:本文通过对新写实主义和新世纪长篇小说的考察,提出了有别于现实主义和回归传统说的日常生活写作,认为新世纪以来的长篇小说的日常生活写作是一种新的审美实践,具体体现在反现代性、农民立场、创伤体验、孤独主体、民间信仰及审美风格、崇高风格等。

  • 标签: 日常生活 现代性 长篇小说
  • 简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禾楼舞,是粤西地区文化产业旅游的重点保护对象。结合卡通形象的原真化、系列化、可爱化、亲和化、内涵化和精神化等审美取向,对具有禾楼舞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进行设计,能有效提升消费者对纪念品的依赖度、识别度、记忆度和关注度。具有卡通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可以丰富大众对云浮地区非遗文化旅游纪念品的时代性需求。对禾楼舞者卡通形象进行系列设计,以期为粤西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纪念品 禾楼舞 卡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