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电解极化时外力做的功一部分转化成电场能量贮存在电场中,另一部分能量转换对不同类型的介质表现形式不同.对无极分子的位移极化,转换成弹性位能;对有极分子的取向极化,能量转换与热的吸收或发出相联系,但在两种情况下都可证明这部分转换的能量为1/2PE.

  • 标签: 位移极化 取向极化 极化强度 电偶极矩 玻尔兹曼分布 自由能
  • 简介:利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制备九组不同配合比的地质聚合试样,通过测试试样的正方体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找到地质聚合的最优配合比,同时对九组试样进行300%、600%、900~C高温处理,再通过测量质量损失及强度损失找出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地质聚合强度的影响因素从强到弱依次是矿渣含量、水玻璃与NaOH的质量比、养护温度、砂掺量;质量损失越大强度损失越高,而当质量损失较低时,强度损失与质量损失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 标签: 地质聚合物 强度 正交设计 高温
  • 简介:通过试验研究碱激发地聚合胶凝材料制备技术的优化条件。确定了偏高岭土在马弗炉中经710℃煅烧6h,高岭石结构转化为无定形结构的偏高岭土,有较高的火山灰活性;确定了模数为1.2,波美度为40%的改性水玻璃,其碱度与波美度刚好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偏高岭土的地聚合反应,而且也具有很好的工作性能,同时确定了温度为20±3℃,相对湿度95%以上的标准养护制度下最适合碱激发地聚合强度的发展。

  • 标签: 偏高岭土 碱激发 养护制度
  • 简介:用配体3-吡啶磺酸和Cu(II)盐反应合成了配合[Cu(psa)2(H2O)2](1)(Hpsa:3-吡啶磺酸),用单晶X-射线和元素分析对生成的晶体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研究表明Cu(II)中心采取六配位的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配体psa-的磺酸基仅有一个O原子参与配位,吡啶环的N原子也参与了配位,整个psa-配体作为二齿的桥连结2个Cu(II)离子形成二维层结构,通过O-H…O氢键将二维层结合在一起形成三维结构。研究了1的循环伏安性质。

  • 标签: Cu( II)配合物 磺酸基 循环伏安性质
  • 简介:试验制作了以TPBI作为电子传榆层,以不同浓度磷光染料(PPQ)2Ir(acac)掺杂聚芴作为发光层的器件,研究了电子传输层对红光磷光染料聚合器件的发光性能影响.器件的电流密度一电压的特性,发光亮度一电压特性,器件电致发光光谱发光效率一电流密度特性表明电子传输层的引入可以显著降低器件的工作电压和提高发光效率.这些性能的提高是由于TPBI有效的空穴阻挡作用.

  • 标签: 电子传输层 磷光染料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 简介:掺杂法提高聚合电导的机理是考虑导电填充和高聚物所构成的不均匀体系中,导电颗粒间会形成链式组织或聚集体组织而提高导电性能,在此过程中导电颗粒有相互作用.本文是采用蒙特卡洛法对掺杂高分子材料的电导特性作了研究,研究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并得出存在剧变特征的所谓绝缘体--金属相变特性的计算结果.

  • 标签: 掺杂法 聚合物 电导率 蒙特卡洛法 导电机理 导电性能
  • 简介:以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为模板,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在氯仿溶剂中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MIP)。通过考察该聚合对模板分子的间歇式吸附实验表明,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对模板分子的吸附较快,最大表观结合量近270μg/g。Scatchard方程研究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在聚合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

  • 标签: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分子印迹聚合物 间歇式吸附
  • 简介:用类似于Bellcore方法制备了新型的Li2CO3基多组分塑化簿膜电解。由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六氟丙烯(HFP)为基体,碳酸锂,纳米二氧化硅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组成。通过交流阻抗测量塑化薄膜电解的电化学性能,当LiCO3:SiO2:DBP:2801(PVDF-12%HFP)质量之比等于30:5:30:35时。塑化薄膜电解具有最高的离子电导率(30℃时是4.3×10^-7S/cm,90℃时是4.7×10^-6S/cm),且它的活化能仅为0.24eV,相对于碳酸锂晶体的离子电导率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加入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纳米二氧化硅可以降低碳酸锂颗粒之间的阻抗。另外,对于锂离子电池石墨/U2C03电解/石墨而言,电荷转换电阻(即电解与石墨电极之间的界面阻抗)要明显地比电解阻抗高一个数量级,且它的活化能仅为0.42eV。这种多组分塑化薄膜电解为提高充电电池的电解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提供了一条出路。

  • 标签: 电解质 组分 离子电导率 阻抗谱 碳酸锂 薄膜
  • 简介:将减摩粒子MoS22加入聚酰亚胺模塑粉共混后,采用真空热模压成型,考察MoS2在聚合中的分散性以及制备条件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当MoS2质量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摩擦性能最优。且在此配比下通过EDAX观察复合材料表面MoS2粒子富集且分布较为均匀。显示由于试验在制备复合材料的过程中采用真空热压,隔绝了空气,通过XRD显示没有出现MoO3的杂峰,保持了MoS2的润滑性。

  • 标签: MOS2 分散性 制备条件 复合材料 摩擦性能
  • 简介:通过固相反应法来合成固体氧化燃料电池Ce0.8Sm0.2O1.9电解粉末,即以CeO2和Sm2O3为原料,通过球磨(不同的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干燥、过筛得到混合粉末。通过粒径分布的分析,得出最佳球磨工艺(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将最佳球磨工艺得到的粉末在1200℃煅烧2h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实验得出,最佳的球磨转速为400r/min,球磨时间是16h,其对应的中位径D50约为8.036μm。经过1200℃,2h的煅烧形成了单相立方萤石结构的Ce0.8Sm0.2O1.9粉末。

  • 标签: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解质 球磨工艺 粒径分布 晶体结构
  • 简介:利用豆渣代料固体发酵灵芝菌丝粉,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势与菌丝培养温度、培养料/糖比密切相关,培养温度在28℃,料/糖比为100:2,菌丝生长势最强;以单位重量菌丝粉含三萜化合量为目标函数,利用豆渣培养基培养灵芝菌丝体的最佳条件则为料/糖比为100:2;培养温度为24℃;培养时间为菌丝满瓶后12d.每g菌丝粉三萜化合含量可达2.44mg.灵芝菌丝特有三萜化合含量可间接反映菌丝粉中纯菌丝含量及灵芝多糖的含量.

  • 标签: 灵芝菌丝粉 三萜化合物 固体发酵 液体发酵 豆渣
  • 简介:固体材料表面的光学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介绍,总结出声光衍射检测技术、激光相位速度扫描检测技术和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三种常用方法,并对各方法的原理、发展及适用范围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光学检测 声光衍射 激光相位速度扫描 激光全息
  • 简介:主要对食用茵栽培用固体培养物料的微波灭菌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其灭菌时间短,灭菌效率高.该工艺为微波在食用茵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在替代传统高压蒸汽灭菌的工艺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微波 灭菌 固体物料
  • 作者: 熊秀清(三台县潼川中学四川三台621100)
  • 学科: 文化科学 > 高等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现代教育科学》 2009年第6期
  • 机构:新理念、新思维,促使当今初中数学教学新方式、新模式,力图使得学生获得新方法、新知识,构建新思维,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创新素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以教学相长,相互和谐,师生共谋发展而聚焦于一起。将师生互动学习形式纳入课堂中,使合作学习成为课程教学的一个亮点。课堂出现互助互动、协同合作、师生共融的场景方可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情境之中去,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主的探究获得数学知识,让学生去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乐学、好学、会学,提高课堂质量,增加课堂效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选择压铸铝合金ADC12为研究对象,确定黑色为着色系,在确定的电解着色工艺下,重点探讨溶液种类、浓度和温度等阳极氧化工艺参数对黑色膜完整性、色泽度的影响。通过系列试验,优选工艺参数如下:以水磨、抛光、除油为前处理;在直流电压20V下,于20%H2SO4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0min,可获得黑度系数达0.9且膜色均匀的染色膜层。结合基体显微组织分析,认为要改善膜层着色效果,宜先通过有效的熔体处理,改善基体组织形态。

  • 标签: 压铸铝合金 ADC12 阳极氧化 电解着色
  • 简介:采用外加磁场对碳氮共渗的20CrMnTi钢进行磁化低温电解渗硫处理,着重探讨了磁化低温电解渗硫工艺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添加剂和磁化作用的影响,进而优化工艺参数,并利用摩擦磨损试验研究该渗硫层的减磨特性.结果表明,添加剂K3Fe(CN)6有效降低盐浴粘度,提高电导;外加磁场改善了电解的分散能力,提高盐浴的电导和稳定性,促进渗硫过程的进行,延长盐浴寿命.外加磁场的低温电解渗硫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0.2A/dm2,外加磁感应强度0.07T,添加剂1%K3Fe(CN)6,温度190℃,时间15min.获得20μm左右厚度均匀的渗硫层,明显降低摩擦系数并显著提高了工件的抗磨损和抗咬合能力.

  • 标签: 20CrMnTi 磁化 低温电解渗硫 减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