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一直是滁州市城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近年来,随着民用汽车的快速增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也有上升趋势,使噪声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显得异常的重要和艰巨.根据1996年2003年滁州市城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资料,对其现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对城区交通污染进行了预测,并通过分析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原因,提出防治对策.

  • 标签: 道路交通噪声 现状 趋势 预测 对策 滁州市
  • 简介:电阻体内在高于热力学零度的环境下会存在大量由运动电子而产生的微弱电流脉冲,经过迭加形成电阻的热噪声电流,电阻热噪声影响电路终端输出,可通过降低电路的物理温度、选择合适的工作频带及低噪声元件等措施,减小电阻热噪声的影响。

  • 标签: 电阻热噪声 电压均方值
  • 作者: 郑涛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4-14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4期
  • 机构:摘要:打造“美”的旅游交通设施,需要具有“旅游意识”,充分保证旅游交通的基本功能,对旅游交通设施进行美化,并使其具有文化内涵,同时,着力提升交通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这样旅游交通才会从旅游的一个环节变为旅游的一部分。
  • 简介:蔡元培在交通大学的两次任职任教经历,是其现代大学教育实践与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在交大任职期间的教育实践,为交大初创时期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为交大建立现代大学管理体制起了推动作用,其教育理念可归纳为尊重个性,强调自学的教育方法,实施中西融通的教学以及渗透民主与革命的爱国教育。

  • 标签: 蔡元培 交通大学 教育实践 理念及贡献
  • 简介:今天打开本地的一家晚报,发现一则转载的文章《山村教师三年挖煤助贫困生自己天天吃咸菜》。据重庆晚报报道,最近三年,每逢假期,开县郭家镇北斗村小老师刘念友都会到镇上煤矿下井挖煤。

  • 标签: 刘念友 贫困学生 家庭义务 社会责任 教师
  • 简介:〕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一切工作进行的保证。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指出“要强抓基层单位的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就如何做好基层单位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浅谈以下观点。

  • 标签: 〔〕基层单位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 作者: 梁涛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6-16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 机构:〔摘要〕交通运输专业是各种技术相交叉,相融合而产生的学科。交通运输专业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专门地应用型人才,为企业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提供一技之长。在交通运输教学中,对学生的实用能力培养是本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本文将从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入手,来探讨交通运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 简介: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道路勘测实务》课程传统教学的弊端,就项目化教学法在该课程中应用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介绍了项目化实施的主要流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标签: 高职 道路勘测实务 项目化教学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迅猛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质量通病开始显现出来,文中介绍了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提出了预防通病措施和解决方法.

  • 标签: 市政道路工程 质量通病 预防措施
  • 作者: 桂石见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5-15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5期
  • 机构:摘要:现代化是二、三百年来人类历史的最基本主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建国以后,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制度选择、目标设计、发展战略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这些思考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其间所形成的一些重要思想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不乏启示作用。
  • 简介: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当走综合化道路。但是在走综合化道路时存在很多不足:认识上的片面、管理上的强迫、操作上的误区、素质上的欠缺。本文在分析以上不足的基础上,阐述了高等教育应当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学科建设综合化、教师素质综合化、教育手段综合化。

  • 标签: 高等教育 综合化 国际化 竞争能力
  • 简介:上海交大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两条历史脉络。第一条是间接的历史脉络,即老交大追求一流的理念与实践: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洋公学开创多项教育史的先河→清末民初唐文治时期提出“第一等大学”的理念→20世纪20年代初合组交大之际提出与欧美“同趋一轨”的愿景→20世纪30年代黎照寰时期交大赢得东方NIT的美誉。第二条则是直接的历史脉络,即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探索与持续推进:1978年的“世界第一流的综合性理工大学”→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第一流大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世界一流大学”→21世纪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三步走战略”。贯穿这两条历史脉络之间的是追求卓越的交大精神与历史使命。

  • 标签: 东方MIT 世界一流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百年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