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学习心理讲座(四)──知识的遗忘与记忆茅维蓝遗忘与记忆,顾名思义,很显然它们是一对矛盾。既为一对矛盾,故二者之关系应属既对立又统一,互为依存,均以双方的实际意义而使自身获得价值;并且这对矛盾是客观存在着的,必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所以又必须正视它和研究它...

  • 标签: 心理讲座 短时记忆 提取信息 长时记忆 记忆材料 组织教学内容
  • 简介:“麦诺维尔诉戈比蒂案”是美国二战期间典型的“向国旗致敬案”,作为“向国旗致敬第一案”,案件艰难而又反复的审理过程,充分体现了爱国教育与宗教自由之间冲突的尖锐性。由于影响恶劣,判决最终在三年后被否决,日益宽泛的宗教自由内涵在此后一系列“向国旗致敬案”的司法审判中得以确立。

  • 标签: 麦诺斯维尔诉戈比蒂斯案 宗教自由 爱国教育
  • 简介:本文结合深圳市某大厦的结构鉴定,制定了该工程专用混凝土测强曲线,并对其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效果良好.

  • 标签: 混凝土 回弹法 专用测强曲线 碳化深度
  • 简介:多亚学派哲学是整个希腊化罗马时代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该学派的悖论性来自其所汲取的思想资源的复杂性。多亚精神强调理性、世界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主张“按照自然生活”与积极尽职责于家庭和国家,并重视伦理一治疗学。多亚精神反映在教育思想上,突出表现为对苏格拉底道统即唯智主义的强调,并带有明显的人文文化色彩,强调人道思索与公民责任,关心将修辞和美德以及有价值的事物联系起来,要求雄辩家在演说中承担伦理教育的任务,传达那些将社会凝聚在一起的高贵思想,并通过触动人的情感来激发他们的赞美和深刻的奉献。相对知识的传授来说,多亚教育思想更关注“人”的特性,重视人格完善,尤其强调人的品德培养对于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并蕴涵了西方绅士教育理想的渊源。其对后世西方教育的积极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斯多亚学派 人道思索 博雅理想 教育意义
  • 简介:人称“神童”的赫钦(RobertMaynardHutchins,1899—1977)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布鲁贝克(1978)则认为,在“为建立高等教育的基本原理作出重大贡献的作者及其作为高等教育哲学里程碑的著述”中,赫氏的《美国高等教育》(1936)一书比纽曼的《大学的理想》(1852)和维布伦的《美国的高等教育》(1918)两部著作都“更为全面。如今,赫氏的《美国高

  • 标签: 美国 赫钦斯 高等教育 教育哲学
  • 简介:随着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不断深入,高校R&D活动对区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的作用越发重要,因而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1998—2010年省域面板数据,在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模型(SDM),实证研究了中国高校R&D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知识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高校R&D的经费支出和人员投入提升了本区域的次级创新能力,但不利于本区域基础创新能力的提升;(2)一个区域次级创新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周边地区次级创新能力提升,但程度较弱,该地区基础创新能力的变化并不利于周边地区相应基础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 标签: 高校R&D 知识溢出 区域创新能力 空间杜宾模型
  • 简介:2012年4月10日至13日,“瑞士一中国裴泰洛齐国际研讨会”在瑞士举行。本次会议由瑞士裴泰洛齐协会和瑞士“学校为儿童基金会”资助,瑞士中部师范大学主办。来自瑞士中部师范大学的师生,中国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等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德国图加特传媒大学的教授等参加了研讨会。裴泰洛齐(J.H.Pestalozzi,1746—1827)是瑞士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许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继2009年10月在杭州举行的“裴泰洛齐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详见《教育史研究》2009年第6期)之后的又一次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是一次经验和思想的交流会,旨在探讨裴泰洛齐的教育理念在中国和瑞士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同时比较中国和瑞士教育体制的异同。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裴斯泰洛齐 国际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瑞士 华东师范大学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教育,更影响着旧中国遗留下来教会学校,并最终导致了教学学校在中国的消亡,教会学校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工具”,但它在进行文化侵略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文化和教育,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并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建设人才。

  • 标签: 建国初期 社会变革 教会学校 课程设置 管理机构 中国
  • 简介: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的实质具有相似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成功智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素质教育内容的理解,使实施素质教育有一个更清淅的蓝图.无论是成功智力理论,还是素质教育,它们的共同目标是为时代造就合适人才.

  • 标签: 斯腾伯格 成功智力理论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创造精神
  • 简介:本文从理论基础、自然教育目的、自然教育原则方面探讨了夸美纽的客观化自然教育思想,并给予了新的评析.指出了夸美纽对西方自然教育思想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 标签: 夸美纽斯 客观化自然教育思想 评析
  • 简介:多惠是19世纪中叶德国著名教育家,《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主要反映了他关于教师培养和教师素养的思想。第多惠认为,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并主要从教师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素质对学生主动求知的影响。

  • 标签: 第斯多惠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教师素质
  • 简介:本文从裴泰洛奇的生平和教育活动入手,简要介绍了他的平民教育思想。裴氏教育思想与其一生的教育活动一脉相承,他主张平民教育首先要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并向穷人、向社会更为弱势的群体倾斜;母子关系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以教育者平静的心态培养孩子平静的心态。

  • 标签: 裴斯泰洛奇 平民教育
  • 简介:雅斯贝尔与洪堡都是著名的德国高等教育家,为德国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比较他们的大学观、大学教育目的、研究与教学统一、学术自由、大学教育思想的精神意蕴等高等教育思想之异同,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推动大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 标签: 雅斯贝尔斯 洪堡 高等教育思想 比较
  • 简介:图形计算器能把数学中的“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把数学思维发生的过程生动、形象、快捷地展现出来。本文以作者在课堂实践中使用Casiofx—CG20进行玫瑰曲线的探索与研究为例,探寻图形计算器支持下的深层次数学探究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 标签: 信息技术 图形计算器 数学探究活动
  • 简介:按2013年9月2日下午,省教科院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计划安排,动员并部署以“四谈三问”为形式的“走亲连心”活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和科研人员深入到一所学校蹲点,有针对性地围绕着某一方面的问题,与学生谈心,与教师谈心。与家长谈心,与校长谈心,通过“问难”(存在什么问题)、“问计”(有什么解决办法)和“问需”(需要上级领导或教科研部门什么帮助)了解基层的困难与诉求。并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与帮助。最后还要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宇并保持原汁原味的调研报告。随后。9月3日至6日期间,全院21名干部职工分赴全省各地开展以“走亲连心”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在蹲点中。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发现了一批基层学校反映强烈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全院形成7万多字的调研报告集。有的调研报告在《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等报刊发表。在9月24日的全院职工会议上调研结果作大会交流。为充分展示我院此次“走亲连心”活动的实践进程和成效。本刊将陆续选取《调研报告集》中共同关注的“看点”予以刊登。本期我们刊登方展画院长9月3、4日亲赴金华虹小学的调研报告——《无书面作业:一所小学“转身”四年——浙江省金华市虹小学作业改革报告》。以飨读者。

  • 标签: 作业改革 书面作业 金华市 浙江省 小学 转身
  • 简介:"质量"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关注的焦点,如何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与受益者,以及高等教育服务的使用者、建设者和评价者,学生有资格、有责任参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过程。英国圣安德鲁大学的学生通过参与大学决策管理机构,通过学术管理组织参与教学质量监察,参与或组织相关调查,明确以及学生代表职责并进行岗前培训等参与质量保障。为加强我国学生参与高校质量保障的建设,高校应营造鼓励学生参与的文化,搭建相关平台和机制,制定鼓励政策并提供培训指导。

  • 标签: 学生参与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圣安德鲁斯大学 英国
  • 简介:梳理翻译的语言学派对普拉诗歌译介的对比研究多以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翻译为取向,而忽略了其诗歌译介在目标语文化中两种接受者的感受是否相等的问题。虽然等效译论非议众多,但按照等效论的观点,译文必须在翻译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关键意义,这无疑给诗歌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普拉斯 “爸爸” 父性权威 等效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