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林庚先生在《天问论笺》一书中两次强调"《天问》中‘帝’字均指天帝",此语恐与《天问》内容不太吻合。先秦古人心目中之"帝"字,一为历史概念,二为神话概念,就是没有后来西方那种的宗教概念。李陈玉似乎对天主教有所了解,并试图用天主教的某些教义来诠释《天问》一诗。这种解读楚辞的方法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与屈原以及其他先秦古人的思维并不吻合;但将屈原作品与西洋文化相联系、作比较,明末李陈玉大概是中国第一人。李陈玉的这点功绩应予肯定。

  • 标签: 楚辞 《天问》 李陈玉 笺注 西化 林庚
  • 简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日益凸现,特别是推行素质教育以后,评价学生的标准再不应仅仅局限于学业成绩,而应采用多元化标准.

  • 标签: 素质教育 学生评价 学业成绩 教学理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孙孔懿研究员的新著《苏霍姆林斯基评传》不久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我数度捧阅、心潮起伏:不仅一再地为传主精神世界之丰富、生命之精彩而赞叹,也为孙老师埋头学问,耗12年心血向中国读者提供这部厚重的精神产品而喝彩。

  • 标签: 精神世界 评传 人民教育出版社 苏霍姆林斯基 精神产品 中国读者
  • 简介: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公民教育,不作为的特征非常明显,学生接受公民教育具有被动、自发、无组织与无导向的特点,学校公民教育存在明显的隐性缺位现象。缺位的原因主要有:教育目标偏离,混淆了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概念;教育内容抽象,远离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教育形式单调,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评价偏颇,公民教育边缘化。学校公民教育的补对策也应该针对这些方面下功夫。

  • 标签: 公民教育 隐性缺位 补位对策
  • 简介:高中教育的一切美好设想最终都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真实发生的教育活动得以实现。夏尊、乔斯坦.贾德、基丁三高中教师的形象再现,有助于人们重新理解高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与其说这些教师的专业形象是被外界因素所规定的,不如说他们的专业形象是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的。着眼于高中生的可能发展,高中教师的视界应该内含大学意识和理论自觉。这一理解不仅能为恢复高中教师专业成长的自律性开拓道路,也可为我国的高中教育改革提供另一种思路。

  • 标签: 高中教师 教师发展 大学意识 理论自觉
  • 简介:  提出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在基础教育中,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和谐发展?我校以推行"大拇指"文化的德育模式提出了实践性的探讨.……

  • 标签: 大拇指文化 学生快乐 快乐成长
  • 简介:制度变革在本质上是主体关系的解构与重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变革突出地表现在五方面:一是学位授予制度从单轨制变革为学术型与专业型双轨并行;二是招生录取制度从理论考试变革为推免、申请考核等多元化方式并存;三是学生资助制度从公费补偿变革为全面自费及多种形式奖助和激励相结合;四是就业保障制度从国家统包分配变革为双向自主选择与规划指导服务;五是培养管理制度从行政强势干预变革为基于学术自治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综合来看,这五方面制度变革都蕴藏着丰富历史事实与价值,体现出不同时期国家对多元化人才的动态需求。

  • 标签: 改革开放 研究生教育 制度变革
  • 简介:我国开展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大约已有10年,期间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以及培育与提升方面,总体上存在研究力量较为分散薄弱、缺乏严谨规范的研究范式、多学科研究推进仍然不够、研究有一定的疏漏甚或盲点等偏差和不足,针对上述问题,相关研究今后应在规范研究方法、填补研究空白、强化基础理论、核心竞争力识别与评价、提高对策建议可操作性等方面着力。

  • 标签: 核心竞争力 内涵 特征 构成要素 问题 发展方向
  • 简介:1个本科生4年学费是1个贫困农民35年纯收入就业形势却使很多家庭陷入高投入零报困境据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介绍,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就是收费的大幅度上涨,从1994年至今我国大学生学费从每年几百元升至每年5000元~8000元.学费猛长了约20倍,而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倍,学费涨幅远远超过了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鲍义志说.供养一个大学本科生毕业需要4万-6万元,是一个农民35年纯收入的总和,但“毕业等于失业”的就业形势使很多毕业生和家长看不到巨额回报的希望.“读书无用论”在贫困家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重新抬头.中学辍学率不断攀升。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基础教育也要面临危机。

  • 标签: “读书无用论” 大学本科生 高投入 回报 抬头 学生学费
  • 简介:杜育红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撰文回顾了中国教育经济学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将之划分为萌芽期、初创期与发展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国的教育经济学主要学习介绍西方与前苏联教育经济学,主要引进了人力资本观念,教育是生产力与投资的观念逐步为学界、政府和社会所接受。第二阶段,

  • 标签: 教育经济学 中国 展望 人力资本观念 改革开放 教育研究
  • 简介:德育在当前教育话语体系中虽然总是处于“核心”、“首位”等优势地位。但反思既有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其进展和成效与所获得的“尊重”和“盛名”却不相符。德育居“首”但不居“重”,更不显“效”。根本原因在于受到“束缚”的德育未能找到真正属于其自身的“实施方式”,难以真正地“实现自身”。要改变德育“重”而不“重”的生存状态,必须从“德育应该如何实施”这一根本问题上寻求到切入点。“三一体”就是“德育实施方式”上的突破。

  • 标签: “三位一体” 学校德育 德育实施方式 德育研究
  • 简介:《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一轮高校本科评估的要求,提出建立以"学校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五一体"评估制度。为此,应坚持高校主体地位、探索高校分类评估、强化质量常态监测、搭建多层次评估体系和探索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完善高校本科教学改革。

  • 标签: 高等学校 本科教学 教学评估 教学质量
  • 简介:“读书与成长”应是每位教师人生经历中的特别记忆。作为一名初入杏坛的后辈晚学,我把读书作为人生必修课、持之以恒地读,使自己获得成长。

  • 标签: 成长经历 《雷锋》 教师 阅读 酵母 道德
  • 简介:校长负责制的形成、演变和发展,体现了学校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的进步。在近三十年来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发展历程回顾的基础上,以及在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国家财政体制、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推崇教育家管理教育理念的背景之下,发现校长负责制运行的问题,在现代学校制度要求下重构校长负责制。

  • 标签: 校长负责制 回顾 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