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作者: 肖秀丽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6-16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6期
  • 机构:摘要:心理契约的研究源于雇主与雇员间的关系,事实上,这种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主观期望广泛地存在于经济社会中,高校中教育主体之间的心理契约影响着教学关系,最终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这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的是内容丰富且变化、更新快的大学生心理契约,如果能够主动、有预见性地、多渠道地对他们加以引导、影响,减少或避免非理性心理契约产生,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正确发展,而且有利于改善教学关系,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 简介:将心理契约思想引入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旨在开拓一条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思路。心理契约既可以成为一种责任准绳,规范学校自身的行为,又可以作为一种管理内容和手段,引导学生的发展。心理契约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契约形成期要做到信息对称;心理契约变化期要加强人性管理;心理契约违背期要加强生命教育。

  • 标签: 心理契约 学生管理工作 新的要求
  • 简介:借鉴心理辅导理论,把爱心融洽到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用爱心:爱的沟通,爱的行为,爱的行动来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及行为培养;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用代币法,忽视法,隔离法,个别辅导等方法来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专心于教科研以提升自己的心理学素养。在课题研究中运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

  • 标签: 班级管理工作 农村小学教师 爱心 管理经验 专心 学生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