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思维导图与临床麻醉信息系统融合在麻醉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习生,2022.10-2023.10的实习生人数共计64例。将实习生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联合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对照组理论成绩为76.32±1.23,技能操作成绩为75.64±2.13。实验组理论成绩为85.44±2.10,技能操作成绩为84.63±2.14。实验组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较优。结论:采用思维导图,结合麻醉信息系统的教学方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整体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思维导图 临床麻醉信息系统 麻醉学 教学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案例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性。通过详细分析多个真实临床案例,我们深入研究了麻醉实践中的各种情景和挑战,并提出了创新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案例研究在培养临床麻醉专业技能和知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麻醉领域的复杂性,并为他们应对真实临床挑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改进麻醉教育方法,提高麻醉医生的培训质量和水平。

  • 标签: 临床麻醉教学,案例研究,实践,专业技能,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模拟训练在临床麻醉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提升技能和自信心,并促进团队协作。然而,面临技术问题、模拟与真实手术环境的差异以及教师角色转变的挑战,模拟训练仍需不断完善和改进。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需要加大对技术和设备的投入,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以及持续关注模拟训练与真实手术环境的契合度。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模拟训练,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麻醉教学,培养出更优秀的医学人才。

  • 标签: 模拟训练 临床麻醉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转化医学的麻醉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方法:从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们选择了300名学生进行了观察,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麻醉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基于转化医学的麻醉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应当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医学伦理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交流。结论:可推断出,基于转化医学的麻醉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有望为麻醉学科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 标签: 转化医学 麻醉专业 本科生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围手术期病人生理监测指标的临床指导与教学。通过分析生理监测在不同麻醉阶段的应用,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重要性,本研究强调了生理监测在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中的关键作用。在医学教育中,生理监测教学需要侧重于基本生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实际技能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培训。未来,医学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培养具备全面临床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围手术期病人生理监测指标的临床指导与教学。通过分析生理监测在不同麻醉阶段的应用,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重要性,本研究强调了生理监测在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中的关键作用。在医学教育中,生理监测教学需要侧重于基本生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实际技能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培训。未来,医学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培养具备全面临床素养的医学专业人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2020年至2021年间在我院接受静脉治疗的2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淋巴瘤患者以及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其他疾病患者。纳入标准为年龄在18岁以上,接受过至少一次静脉治疗,且治疗后至少随访6个月。排除标准为治疗后失访或数据不全的患者。研究指标包括生活质量评分(采用Villalta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CIVIQ)、心理状态评估(包括焦虑、抑郁和心理弹性)以及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结果:278例患者中,男性152例,女性126例,平均年龄45.5岁。Villalta量表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4.18±8.44。HADS量表显示,焦虑和抑郁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0.5±2.3和8.7±2.1。CIVIQ量表评分为72.5±7.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24)、消极情绪(P<0.001)、CCI指数(P<0.001)、PTS(P<0.001)和规律运动(P=0.002)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而焦虑和抑郁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结论:静脉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年龄、情绪状态、CCI指数和PTS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心理弹性的提升和规律运动的参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静脉治疗 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 长期影响 深静脉血栓形成 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