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逢佳节到来,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吃上几个粽子。那溢香的粽叶、诱人的色泽及鲜美的口感,常叫人垂涎三尺。其实,粽子不仅具有深远的节日意义,还有其特殊的营养价值,堪称消夏良“药”。

  • 标签: 端午节 儿童节 传统节日 营养价值 “药” 粽子
  • 简介:摘要为了总结、积累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经验,提高该类疾病的医护水平,我科对入院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了综合性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个性化护理计划。据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精心治疗及护理,均取得临床愈合的良好效果。由此得出结论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换位思考做好护理工作,突现“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同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护理中,除了做好心理调适和牵引的护理外,特别要做好防治各种并发症和功能康复的护理和指导。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护理
  • 简介:动力髋螺钉(DHS)又称加压滑动鹅头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包括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粗隆部 加压滑动鹅头钉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结果:全部病例5-12周基本愈合,术后随访5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均无髋内翻、患者短缩、外旋畸形、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优15例,良11例,优良率92.86%。结论:DHS是治疗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DHS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0例股骨干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随访6—26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锁钉及髓内钉松动,断裂,无感染。结论: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骨折中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操作简单,感染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股骨骨折 内固定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在临沭县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病例,60例患者均进行CT、MRI检查,并观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类型、征象、信号和密度,依据病理对比CT与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检出情况。结果:在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中,CT检查的诊断阳性率为83.3%,MRI检查的诊断阳性率为96.7%,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更为敏感。结论:MRI检查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准确率高于CT,但两者结合可显著提高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患者早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CT MRI 股骨头缺血坏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选取曾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患有股骨头坏死这种骨科疾病的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0-50岁。选取采用CT检查的作为对照组(50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同时采用MRI进行联合检查的患者作为实验组(50例),比较这两种不同诊断检查方法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检出结果。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CT MRI
  • 简介:摘要: 比较CT和MRI在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在骨科门诊和住院部及放射科内治疗的46名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结果显示MRI的早期诊断和总体准确性高于CT。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MRI比CT扫描更有效,检出率更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T MRI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比X线与CT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检出情况、影像学征象检出情况、诊断符合率,探讨两种影像手段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X线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准确率位80.00%明显低于CT检查准确率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采用CT与MRI对患者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对规培生的教学影响。方法 实验对象主要选自于骨科科室中参加规培生计划的规培生共计22人,将规培生根据时间分为两组均接受CT与MRI对患者股骨头坏死诊断方式和内容的教学课程,其中一组是参照组有11人,采用主要使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一组是实验组有11人,本组规培生则是在参照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入情景教学方式教学。对比分析两组规培生采用CT与MRI对32名患者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准确率、阳性检出率、依从性和教学方式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实验对象的诊断准确率和阳性检出率依次为93.75%、96.43%,而参照组实验对象的结果依次为71.88%、75.00%,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考察了两组对教学方式的依从性,实验组的依从性是90.90%,相比于参照组的依从性72.73%来说,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为81.82%,而参照组的满意度仅为72.73%,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 在对规培生进行CT预MRI对患者股骨头坏死诊断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问题导向与情景教学方式有助于规培生更好的了解与学习到诊断方式,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还能提高教学依从性,促进了规培生自主学习、个人能力的提升,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 标签: CT与MRI 股骨头坏死 诊断 规培生 教学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PBL-CBL联合教学法在中医骨伤股骨头坏死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并根据学生的角度,调查他们对学习过程的满意度。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前瞻性纳入80名中医骨伤研究生,随机分配到PBL-CBL联合教学小组和传统的讲座课堂小组参与股骨头坏死的课程学习。课前和课后都进行了小测验及满意度调查,两组患者也接受了匿名问卷调查评估学生的认知和经验,比较所有学生的两种教学方法有效性。结果:传统组课前测验总分均值明显优于PBL-CBL组(P

  • 标签: 问题学习 案例学习 传统讲座 中医骨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