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如果说20世纪是微米(micro)世界,那么在21世纪继承了micro、继续辉煌的就一定是纳米(Nano)。

  • 标签: 世界 纳米 20世纪 21世纪
  • 简介:纳米科技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许多新发明都运用了纳米技术。例如,纳米保温杯、纳米收音机、纳米面霜、纳米服装、纳米机器人……那么.纳米到底是什么呢?

  • 标签: 纳米技术 纳米机器人 科学技术 纳米科技 收音机
  • 简介:蚂蚁九大盗在仙女星系里的星星岛之间飞行着。一群群的星星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星星岛;而星星岛之间的广阔地带,便是像大海一样浩瀚的黑暗虚空。

  • 标签: 世界 纳米 星星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和晶粒尺寸的氧纳米化铝纳米薄膜;通过XRD及AFM分析表征了烧结温度对纳米氧化铝薄膜的晶型及颗粒尺寸变化的影响。在900℃烧结时,氧化铝结构薄膜样品以非晶相和γ-Al2O3共存,颗粒尺寸50纳米;当烧结温度为950℃时开始向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几乎不变,有小颗粒生成,1050℃时基本完成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15纳米,1200℃时基本完成向α-Al2O3的转变,颗粒尺寸20纳米,在晶型转变过程中其晶粒尺寸由大变小而后再变大。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纳米氧化铝薄膜
  • 简介:以商洛某铅锌尾矿库的铅锌冶金炉窑渣制得的醋酸锌为锌源,尿素为沉淀剂,采用金属离子掺杂的方法制备掺杂金属离子的ZnO粉体.以水体中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对各掺杂样品掺杂配比进行优化,考察了光源条件对各掺杂ZnO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ZnO循环使用的光催化稳定性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掺杂Sn、Ag、Al元素的纳米ZnO,在Sn、Ag、Al与Zn配比分别为1∶9、1∶40、1∶20时,各掺杂样品的催化活性较高.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各掺杂ZnO样品较纯ZnO对可见光的吸收有一定的增强,在可见光下降解180min后,相应MB溶液的降解率分别达70.8%、64.8%和53.0%.通过循环测试发现,掺Sn氧化锌样品循环使用3次后,其光降解率仍在95%以上,循环5次时,其光解率仍高于90%.

  • 标签: 纳米氧化锌 金属离子掺杂 光催化降解 模拟可见光
  • 简介:通过碳热还原法,得到的碳化钒型纳米粉体为V(C,N),主要颗粒的粒径在100~160nm之间,制得了含铁中间合金.并用金相显微镜、X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实验样品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碳化钒 纳米 中间合金
  • 简介:利用氯金酸作为氧化剂、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聚苯胺/金的纳米球,纳米球的直径在500~600nm之间,纳米金的直径大约20nm。通过简单调节加入氯金酸水溶液中盐酸的浓度得到了具有树枝分叉形状的聚苯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 标签: 聚苯胺 氯金酸 纳米材料
  • 简介:以氯化锶、钛酸丁酯为原料,以CTAB为模板,固相合成锶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I—IR)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以xPA—VII型光化学反应仪对茜素红进行可见光降解.结果表明,锶离子已进入TiO2的晶格中,锶掺杂二氧化钛(Sr/TiO:)样品的晶粒尺寸在7—20nm之间,Sr-O-Ti键的弯曲伸缩振动峰为l089cm-1,并改变TiO2表面极性.Sr/TiO,样品对茜素红水溶液具有很强的可见光降解能力,在温度200C、pH为7的条件下,20mg/L的茜素红水溶液60rain内的降解率达98.2%,远高于纯TiO,的降解率(28.7%).

  • 标签: 二氧化钛 固相合成 可见光降解 茜素红
  • 简介:以聚丙烯腈(PAN)为聚合物纺丝材料、曲拉通X-100为表面活性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一系列不同Fe3O4含量的Fe3O4/PAN复合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晶体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物相组成及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纳米纤维膜表面光滑,纤维粗细均匀,四氧化三铁以结晶态分布在纤维中,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超顺磁性,有望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一种优良复合材料。

  • 标签: 静电纺 PAN 四氧化三铁 复合纳米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