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过量表达AtHsf41a及AtHsf41a基因沉默的转基因植株为材料,通过控制土壤水分进行干旱处理,结果显示,过量表达型干旱处理后的存活率最大,而基因沉默型最小,表明AtHsfAla能增强植物的抗旱性.为了从生理水平研究AtHsfAla提高抗旱性的机制,研究发现过量表达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最高,而沉默型最低.不同基因型植株的H:0:和MDA的含量正好相反,说明AtHsfAla通过保护细胞膜而减小细胞所受氧化伤害来提高抗旱能力.

  • 标签: 拟南芥 热激因子AtHsfAla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 简介:2010-2012年连续3年春季至夏季的干旱,让有着绿色王国之称的云南成为了缺水地区之一.生活在干旱缺水的压力下,那些与人们自身密切相关的干旱信息是否更易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特质焦虑问卷”,在有着干旱经历的昆明大学生中筛选76名被试,将其分为高特质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考察在不同干旱信息类型下,特质焦虑对干旱信息加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干旱信息是否与自身相关对被试的反应时间有显著影响;干旱信息是否与自身相关与词语性质2个变量间存在交互作用,即干旱信息与自身关系越密切,加工速度越快;特质焦虑水平不同的被试,在干旱有关信息的加工上不存在差异.

  • 标签: 干旱Stroop 干旱信息类型 特质焦虑 信息加工
  • 简介:今年,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干旱天灾,不仅使庄稼枯蒌,而且导致人畜饮水发生困难。我们知道,大部分生物都需要水才能生存,然而也有少数生物能在缺水情况下奇迹般地存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 标签: 干旱 传奇 生命 人畜饮水 生物能 西南部
  • 简介:摘要:干旱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其对农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监测干旱对于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以减轻对农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索的适用性归一化月度指数和地表温度 (LST)LMB农业干旱监测的数据,计算参数化 MODIS之间的关系NDVI和LST数据。

  • 标签: 干旱,MODIS,TVDI,NDVI
  • 简介:通过对遵义城区绿化垂柳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其健康状况欠佳。河道边的垂柳受虫害危害最严重,其次是公园垂柳,公路边的垂柳健康状况最好。由于前期的干旱与虫害的作用,死亡数占总数的16.67%,其中河道边的死亡数达到调查死亡总数的25%,公路行道垂柳死亡数占其总数的10%,公园垂柳的死亡数仅仅占0.96%。河道边死亡的垂柳中82.43%有虫害危害症状,而公路边死亡的垂柳中仅仅6.67%有虫害症状。河道边死亡的垂柳主要是干旱与虫害交互作用的结果,公路街道边死亡的垂柳主要是干旱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干旱 虫害 健康 气候变化 生境
  • 简介:通过对咸阳近50年来干旱特点及气候特征分析,发现干旱是咸阳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季节分布呈双峰式分布,以冬季最重,其次是春末夏初;地域分布是北少南多,但北部冬旱最明显,其余三季旱月南部多于北部;并通过对温度和降水的趋势分析认为,未来咸阳干旱有加剧趋势。

  • 标签: 咸阳地区 干旱 气候特征
  • 简介:位于以夏季降水为主的季风气候系统和以冬季降水为主的西风气候系统的过渡地带的中亚干旱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东部、新疆西部和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综合中亚干旱区过去的地质记录等研究资料发现中亚干旱区过去五万年气候干旱程度的变化:在42~30kyrBP期间,气候比较湿润;在28~13kyrBP期间,气候比较干旱;在12~5kyrBP期间,多数研究显示气候比较湿润;5kyrBP以来,地质记录复杂,对于气候干旱程度有很大的分岐。中亚干旱区古气候变化在万年尺度上主要与地球轨道要素变化引起北半球太阳辐射变化有关。

  • 标签: 中亚干旱区 古气候变化 黄土 冰期
  • 简介: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干旱的九月》大篇幅地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借助"九月的符号"、"尘土和月光"以及"米妮小姐的纱裙"等意象全面烘托悲剧色彩,其作品的影响力极其深远。本文基于象征主义分析小说《干旱的九月》的意象,主要从"九月的符号"、"尘土和月光"、"米妮小姐的纱裙"等意象入手,对作品中悲剧性的象征主义进行阐释和说明。

  • 标签: 《干旱的九月》 意象 象征主义
  • 简介:针对干旱地区大水矿井水资源浪费现象,结合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在系统分析生态脆弱的干旱矿区水资源类型与用水领域基础上,结合集成和水资源配置相关理论,探讨干旱区富水煤矿水资源生态集成利用问题,将梯级利用、层级利用、错时利用等水资源利用方式相融合,构建水资源生态集成利用系统,并应用于金鸡滩矿区,为干旱矿区水资源利用模式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干旱地区 富水矿井 层级利用 梯级利用 生态利用系统
  • 简介:利用陕南汉江谷地17个测站1953-2000年气温、1961-2000年降水及1961-1999年区内汉江平均流量和最大流量实测记录,对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陕南汉江谷地近年来气候呈现干旱化趋势,其气候变干表现在3个方面:①年降水量减少,且趋势强;②降水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夏增秋减趋势很明显,而最大3个月降水量也呈减少趋势;③地表径流量减少,减少趋势明显.陕南汉江谷地生态环境在干旱化的气候背景下继续恶化,各种环境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呈发展趋势.

  • 标签: 气候干旱化 汉江 谷地 陕南 环境意义 环境地质灾害
  • 简介:近年来,生物实验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要求逐年提高,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引入了实验变量(自变量)和反应变量(因变量)两个概念,建立了探究性实验的实验变量一反应变量模型,这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该模型尚不够系统化,在具体教学中尚需进一步完善。笔者在此基础上,引入反应指标和观察指标两个概念,使得上述模型更加完善和系统化,促进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进一步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 标签: 反应指标 观察指标 实验教学 生物教学 中学
  • 简介:图G的调和指标定义为H(G)=Σuv∈E(G)2/d(u)+d(v),其中d(u)表示G中顶点u的度。给出图的调和指标的另一种表述形式,证明了所有同阶的非空正则图的调和指标都相等,并且是同阶数图的调和指标的上界;利用一个引理,证明了固定团数和独立集阶数的Split图的调和指标的下界,并给出相应的极图。

  • 标签: 调和指标 极值图 Split图
  • 简介: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日益暴露了国家管理的弊端.治理理论应运而生,弥补了国家管理的失灵.政府通过强化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积极地培育第三部门,构建完善的社会参与机制;加强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等措施有效的减少了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破坏.

  • 标签: 自然灾害 危机治理 提升 政府
  • 简介: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甘孜州干旱河谷野生药用观赏木本植物,本文采用野外调查、资料查阅和配置试验方法,研究其种类和观赏特征。结果表明,在甘孜州干旱河谷海拔2000m以下,这类植物有52科93种。其中,乔木29种,灌木54种,藤本10种;常绿植物29种,落叶植物64种;观形者27种,观叶者37种,观花者46种,观果者26种,有香味者11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5种;有10种早已用于干旱河谷园林配置;有14种在近4年里进行了配置试验。此外,筛选出此类典型植物12种,如西康玉兰(Magnoliawilso-nii)、红豆杉(Taxuschinensis)等。这些结果为干旱河谷园林植物配置提供了基础数据。

  • 标签: 野生植物 药用观赏植物 木本植物 园林植物 干旱河谷
  • 简介:对GM(1,1)模型在铜仁市碧江区干旱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GM(1,1)模型及其建模原理,然后从铜仁市碧江区气象局收集了1985年至2015年各月份的降水资料并进行处理,之后结合铜仁实际情况设定各季度的阈值,并利用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了未来第一、二、三、四季度发生干旱的年份。

  • 标签: GM(1 1)理论模型 干旱 降水量 铜仁市碧江区
  • 简介:持续的干旱对牧民的生计造成了什么影响,从长期效果来看,现在应对干旱的手段是否可行?本文基于村庄的实地调查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发现,持续干旱正在造成牧区的普遍贫困化。干旱对贫困牧民和富裕牧民的影响是不同的,干旱增加了大牧户的成本,但却打破了小牧户的脆弱平衡。在畜牧业收入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资源占有的不均衡导致了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干旱的条件下,试图通过草原产权制度的改革和补偿性的生态政策经常会在运行过程中导致生态的进一步恶化。因此错误的应对策略加重了干旱地区的贫困。

  • 标签: 干旱 牧民生计 贫困 草原畜牧业
  • 简介:渗透调节是植物适应干旱胁迫的重要机制,也是植物抗旱生理研究最活跃的领域。脯氨酸作为植物渗透调节的重要物质,在植物渗透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干旱胁迫下植物的渗透调节作用、植物体内脯氨酸的代谢特别是茶树脯氨酸的代谢变化、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合成途径以及干旱胁迫下植物脯氨酸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研究进展。

  • 标签: 干旱胁迫 渗透调节 脯氨酸代谢 研究进展
  • 简介:经济学家用来观察经济枯荣有一些特别的指标,比如裙摆指数、口红指数,同样,观察一个国家是否腐败,也有一些奇特的指标,比如“联合国违停指数”。

  • 标签: 腐败 经济学 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