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包容型”刑法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法理元素,注重刑法的谦抑性、人道性、和合性的特点,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只有国家刑罚权受到严格的限制,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权,实现社会公平。我国法律体系以及刑事立法中对于“包容型”刑法文化有着鲜明的体现。

  • 标签: “包容型”刑法文化 谦抑性 非犯罪化 轻刑化
  • 简介:刑法解释应当采用法规范维护说的立场。法规范维护说关注行为和伦理秩序,能在解释中紧扣条文做出严格解释并为公众提供行为标准以发挥积极的一般预防功能;同时,面对社会风险,刑法的反应需要适度提前到对行为的处置,这恰好与规范维护说的要义相契合。法益侵害说只关注结果是否侵害法益,容易使解释主体忽视对行为构造的具体阐明,从而无法为守法主体提供明确的行动指南;同时,根据结果寻找行为的回溯思维会不当扩大法律条文的用语范围,违背罪刑法定主义;另外,法益侵害说的违法判定始点迟滞,不利于防控社会风险。法益侵害说应是后法治时代奉行的立场。而我国尚处于前法治时代,必须在规范维护说的立场下培养公民的法治信仰和秩序观。

  • 标签: 刑法解释 法益侵害说 规范维护说 立场
  • 简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和网络购物的兴起,海外代购也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海外代购涉及国家进出口贸易制度,却又缺乏具体法律规定,使之与走私行为之间的界限不够明确。这种不确定性为少数人牟取不当利益提供了温床,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也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为有效破解海外代购行为的法律监管难题,有必要厘清海外代购行为的性质,明晰其与走私行为的界限,探索海外代购管理制度,完善我国的走私犯罪立法。

  • 标签: 海外代购 经济犯罪 例示法 量刑幅度
  • 简介:对比现行法律对于官员贪贿犯罪与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在制定与实施上的巨大差异,可知现行法律对官员贪贿犯罪处罚畸轻,因为官员贪贿罪的本质是性质更为恶劣的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对官员贪贿犯罪处罚畸轻造成破坏以德、能选拔人才的标准、以财富多寡作为评判人价值标准、破坏党的执政基础、可能招致外敌入侵等严重社会后果。官员贪贿犯罪产生的制度根源在于利重罚轻。国家与民众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而官员的利益与国家、民众利益具有不一致性。对贪贿官员适用死刑既是遏制官员贪贿犯罪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家对人民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

  • 标签: 贪贿罪 立法不公 司法不公 法律公正 死刑
  • 简介: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背后隐藏的是矿企和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督过失责任规制的缺失.面临事故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将矿山生产监督过失予以刑法规制是当下解决问题的良策.但刑法对矿山生产监督过失责任追究的现状却着实令人堪忧.以剖析刑事立法和司法对矿山生产监督过失规制之缺陷作为立足点,提出重构我国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监督过失犯罪刑法规制的具体设想.从严解决矿山生产中的监督过失责任,杜绝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再次发生.

  • 标签: 监督过失 矿山生产监督过失责任 矿山安全监督失职罪
  • 简介:2015年8月29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今年11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在有关"虐童罪"问题上,首次突破家庭成员,将幼儿园、学校老师、保姆等负有监护未成年人职责的人和单位列为虐待罪犯罪主体范围。"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

  • 标签: 虐待罪 主体范围 学校老师 定罪处罚 入罪 情节恶劣
  • 简介: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网络游戏的盛行,网络虚拟财产正成为一种新型的财产类型,网络财产与传统"财产"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但又具其独立特性。虚拟财产并非只是一种"虚拟",它的本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表现为数据记录。在实务中,网络虚拟财产类型案件愈发多见,但是司法判决呈现出不同的走向且争议颇大。本文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予以重新界定认为其属于刑法保护范畴,可入罪,并提出对虚拟财产类型案件定罪应当区分涉案虚拟物的财产属性是否明确来分别定罪。同时,针对我国实务中虚拟财产案件的司法认定的困境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外经验之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供司法实践参考。

  • 标签: 虚拟财产 困境 刑法保护 立法 技术 司法
  • 简介:不同的法律承载着不同的价值目标,立法者在制定法律规范时,其内心恒定的立法价值目标决定着具体法律条文的取舍。终身教育立法同样地反映着立法者的价值观念,同时又实现着立法者的立法意图,体现着法律特定的价值功能。从法理学视角解读目前我国四部地方性终身教育法規,可以为其他省市和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立法提供參考。

  • 标签: 法理 终身教育 立法
  • 简介:量刑反制定罪论高举实质正义的大旗,强调量刑对定罪的反作用。然而认为该理论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批评比比皆是,目前学界主要存在滥用司法权、突破构成要件限制以及违反传统的罪刑关系这三个批评意见。抽象意义上的滥用司法权以及违反传统以罪定刑的观念无法形成有力的批评,但量刑反制定罪不能突破构成要件的限制,在此前提下的量刑对于定罪的反作用正是该理论的合理性所在,这种解释论意义上的量刑反制定罪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 标签: 量刑反制定罪 罪刑法定原则 以罪定刑 以刑制罪
  • 简介:目前刑事法律范畴中儿童性权利存在若干争议,厘清其概念和内涵、外延对于有效打击性侵犯儿童犯罪、依法保护儿童健康成长十分必要。从我国刑法学有关儿童性权利三个重要问题的展开讨论,提出相关概念在刑法学意义上的界定.以期对推动儿童性权利保护社会化、一体化机制的形成有所裨益。

  • 标签: 儿童性权利 未成年人 性自由权 刑法
  • 简介:行贿犯罪对受贿犯罪有诱发的作用,但在我国法律和司法实践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对行贿犯罪做出修改,完善惩治行贿犯罪的法网。本文从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行贿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出发,利用比较分析法,研究外国刑法中行贿犯罪的刑事责任,再对《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行贿罪刑事责任的规定进行评析,反映我国立法对严惩行贿犯罪的态度。

  • 标签: 行贿犯罪 受贿犯罪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
  • 简介:“马云是杭州本地人,与杭州的许多企业、单位还有许多有意思的人有过交集。前几天在饭桌上就碰上一位,此人在某网站工作,当年创建支付宝业务时,马云曾让人带口信让他去支付宝发展,他考虑到网站是国家单位,收入高,阿里巴巴是私营企业,什么保障也没有,于是他一口回绝了。

  • 标签: 私营企业 阿里巴巴 支付宝 杭州 马云 单位
  • 简介:摘要普通高校转型时期,刑法学作为法科教育的核心课程很有必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方法。地方高校刑法学的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案例教学形式化、实体法与诉讼法教学脱节以及双师教师奇缺等问题,欲弥补传统刑法学教学的缺陷,需要精心设计案例、适当引进双师合作教学,实现刑事一体化教学,以促进教师队伍优化及教学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实践型人才刑法学教学方法双师
  • 简介:原告确立的理论依据起源于罗马法的公共信托理论和美国的私人检察总长理论.我国学界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欠缺,导致《民事讼诉法》第55条确立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规定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诉讼实施权是当事人适格的基础,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应当是资源的社会性理念和信托理论的结合.隐形特征是法院角色的非中立性趋向.公益救济的原则、公众参与范围、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原告确立的因素.

  • 标签: 环境公益 民事诉讼 原告确立
  • 简介:自我国1997年刑法取消类推制度以来,刑法学界一改曾经的推崇,转而将"类推"视为"邪恶的幽灵"并施以最为坚决的抵制。这一转变符合制度要求,也是理论使然,但过程似乎过于仓促,以至于缺乏必要的思量。实际上,刑法适用中的"类推"具有三张面孔——作为漏洞补充方法的类推适用、作为解释方法的类推解释和作为法律推理模式的类推思维。前两者的确应予禁止,但后者作为刑法适用中的重要思维模式,事实上是不可能被禁止的。相反,从本质上看,实质解释论所倡导的扩大解释正是对类推思维的合理运用,允许扩张解释就得保留类推思维,而非一味禁止。

  • 标签: 类推思维 类推适用 类推解释 类似性
  • 简介:实质解释论为了摆脱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嫌疑,从日本刑法学界引入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侧面”这一概念,应该说是不奏效的。因为根据日本刑法学理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旨在限制司法权,实质侧面旨在限制立法权,二者各司其职,共同构成对权力的全面制约。法官不需要也不应当为了实现实质正义而进行实质解释,因为这原本就是立法者的职责。况且,一旦允许法官将处罚必要性作为刑法解释的根据,那么谁都无法确保法官不会为所欲为,这又必将离实质正义越来越远。

  • 标签: 实质解释论 形式解释论 实质的罪刑法定 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侧面
  • 简介:费孝通先生用吉尔兹"深度描绘"的方法对乡土中国的场景进行了刻画,并给予了同情式的理解。中国正在从个人魅力型统治、传统型统治的礼俗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型。法律视野下乡土社会意蕴的异化是转型的前提,礼俗社会和法理型社会是转型的两个面向而且具有较大的差异。基于礼俗社会的缺陷,群育观念、规则信任的培育可以打破路径依赖;法秩序的变通观照可以看清法秩序在乡土社会的消解形态;提出一种"新权力",即过渡时期新权威主义再型构。同时也对转型的思维困境——历时性问题共时性解决,给予了观照。

  • 标签: 乡土中国 礼俗社会 法理型社会 转型
  • 简介:罚金刑的配置在传统刑法中往往采用必并制,这一传统在新近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得以承续。罚金刑存在的问题很多如执行难、空判等,而必并制方式则让这些症结越缠越深。要让这些问题释放,实现罚金刑执行难等杂糅问题的转角,需要合理改造必并制,用得并制对之调和。从定罪量刑角度看,适宜对于单位犯罪、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者采取得并罚金制;从刑罚执行视域看,适宜采用"犯罪生活方式"、宣告犹豫等制度对罚金刑进行调适。

  • 标签: 并科罚金制 执行难 得并制 宣告犹豫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