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少年时代就听人说临高县皇桐镇有一处美丽的瀑布。参加工作以后,因工作关系,我也曾多次到过皇桐镇,都因时间安排不及没能光顾。退休了,为兑现久违的盼念,今年早春二月的第一个周日,邀上几个朋友,专程前往观赏。我们到了镇政府,请了镇办公室的小李为我们当向导。车子经过一垄庄稼地,拐过几道弯,驶入一片橡胶林和桉树林便缓缓下了河坡。一下车就听到轰轰烈烈的声音,我不顾河边上的泥泞,急忙往声音出处奔跑,聆听这咆哮的涛声。这是排山倒海的声音,这是更新万物的呼唤,这是激情燃烧的乐章。靠近响声的来源处,一大美丽的瀑布景观展现在眼前。瀑布位于皇桐镇境内银村珏侧,故称银瀑布。瀑布距皇桐镇府所在地2公里,源头出自于银溪,系平川落差所致,落差高度20米,瀑面宽30米,瀑布落处是一深潭,潭面宽400平方米,水深6米。

  • 标签: 瀑布 少年时代 时间安排 临高县 镇政府
  • 简介:江南邑彭泽,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建县,以彭蠡泽(今鄱阳湖)在西而得名,素有"七省扼塞"、"赣北大门"之称。彭泽山川灵秀,风物宜人,"青山好处惟彭泽"、"经知彭泽天多水",宋朝诗人王十朋、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吟咏,足以概括彭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标签: 江南 文化底蕴 鄱阳湖 赣北 青山
  • 简介:自古以来,剑在中国即被视为至尊、吉祥的宝物,因为它代表着智慧的结晶和勇者的襟怀。只可惜剑道不是俯身可拾的技艺,剑也不是现代生活中必须的器物,在时光飞逝中,剑已慢慢被人淡忘了。但是有一位剑铸造师,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对剑的浓厚兴趣,从事剑铸造、修护和收藏的工作。

  • 标签: 古剑铸造师 智慧 修护 收藏
  • 简介:孙髯,字颐庵,号髯翁,昆明人,生于滇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终年79岁.祖籍陕西三原,父亲来云南任职,举家流寓昆明.孙髯自幼好学,入学考试时,因入场搜身,不愿受侮而离去,以后即终身不仕.40岁左右,适遇弥勒州苗漪任昆明育才书院山长,两个相识结为至交.他爱梅花迎霜之骨气,自称“万树梅花一布衣”.他与当时名士钱南园、李因培等常往来酬唱,抒发高洁情怀.他身居昆明,目睹水灾给居民带来的痛苦,于是亲自踏勘盘龙江源流、访问农民,查阅历史资料,写出《拟盘龙江水利图说》,提出治水方案.他常到滇池畔观赏水光山色,即景抒情,写出了千绝唱——一百八十字的大观楼长联,一时轰动诗坛.这幅长联,内容深刻,形式完美,气势磅礴,是我国对联宝库中的一颗明珠.长联是他艺术的荟萃,是他世界观的表述,是他性格的写照.晚年穷困潦倒,栖息昆明园通寺咒蚊台洞穴,以医卜为生,尽管受生活的折磨,仍乐观自如,写下很多诗文.他有个女儿出嫁弥勒州三道桥,老伴(人称孙二奶奶)随他难以糊口,只得从女度日.公元1771年孙髯亦来弥,传说在县城东门外设馆教书,随后又到城西新瓦房村

  • 标签: 孙髯翁 弥勒县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终身不仕 治水方案 入学考试
  • 简介:海河是天津人民的母亲河,进入21世纪,随着市委、市政府的海河综合开发工程的实施,母亲河将更加焕发青春,津城将变得更加雄姿勃勃,繁荣美丽。

  • 标签: 天津 海河 陈塘庄 《封神演义》
  • 简介: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绿色文物,活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做好古树名木的建档工作,对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自然生态,发展旅游事业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做好古树名木的档案工作,我们对树名木档案的特点做了一些探讨。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古树名木 档案工作 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 建档工作 自然生态
  • 简介:今扶余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吉林省中北部,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处。松花江、第二松花江、拉林河环抱县境,处在三条河流的河间地带,水利资源丰富,水陆交通发达。

  • 标签: 扶余县 发达 水陆交通 黑龙江 水利资源 吉林
  • 简介:2001年,在北运河综合改造工程中.北辰天穆镇原蔺家渡口的旧址上,架起了一座白色便桥,呼应着河岸柳滩公同的优美景致。桥下水面渡口留下的几块锈蚀斑驳的铁板,仿佛在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 标签: 北运河 渡口 2001年 综合改造
  • 简介:南阳市青华镇的抬妆饰表演,以其玄妙的造型和力学运用的独到之处,被称为中原一绝。青华抬妆饰表演历史悠久。相传清康熙年间.一批山西移民到河南南阳.安家于青华一带。青华镇逐渐集市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时人为渴求苍天保佑风调雨顺.祭祀求佛.开始举办各种民间艺术表演.抬妆饰表演就是其艺术形式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在的抬妆占饰表演已不再是祭祀拜神.而成了群众的一种娱乐方式。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闹元宵,农历三月二十八的古庙会,当地的民间艺人就自发组织表演活动。

  • 标签: 民间艺术 南阳市 艺术表演 康熙年间 艺术形式 娱乐方式
  • 简介:据《中国文物古迹集萃》介绍:"迄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钱币属江苏省江阴的咸丰通宝,其直径22厘米,厚1.2厘米、重2.9公斤".同时介绍:"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太平天国时铸的"圣宝"大钱属最大最重的钱币,该币径33.5厘米、厚0.81厘米、重4.5公斤,是当时特命铸造以赐赠的纪念币(仅存半片)".

  • 标签: 世界古币 会泽珍藏 古币王
  • 简介:“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首童谣被广泛传唱,感动了几代人。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日本侵略者加强“三光政策”,对游击区大举“蚕食”,解放区军民奋起抵抗。

  • 标签: 世说新语 王二 英雄 少年 档案 日本侵略者
  • 简介:今天的贵州,仍然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时至今日依然恪守着其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习俗,历经600年的沧桑,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这是一段关于明朝移民的历史记忆,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

  • 标签: 屯堡人 贵州 古村 明代 汉族群体 生活习俗
  • 简介: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甚至连“民族”一也没有使用过。习惯上所说的“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乃至外国人将中国称之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称谓。所谓“华夷”之辨、“夷夏之防”。集中反映的也是一种相时秩隘的朴素的种族意识。

  • 标签: 中华民族 梁启超 民族观念 “民族” “华夏” “支那”
  • 简介:"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带有浓厚民歌色彩的革命歌曲,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已经传唱了半个多世纪.有关这首歌词作者的名字亦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一件事.然而,近来一些社会人士就《东方红》歌词作者问题,再度发表了大量有争议的言论.本文试图借助档案资料作一些分析,以飨读者.

  • 标签: 《东方红》 江南 词作 长城 名字 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