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董仲舒思想体系中包含丰富法律伦理思想,他从天人感应理论和人性论两方面奠定其法律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把"德主刑辅"思想作为法律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他在立法伦理和执法伦理两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法律伦理思想内涵。

  • 标签: 董仲舒 法律伦理 立法伦理 司法伦理
  • 简介:特制《中华字海》拟拍卖被语言文字学家称之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华字海》刚一上市,其特制本的拍卖活动已开始筹划。《中华字海》是国家“八五”重点图书。该书共收汉字八万六千多个,比《康熙字典》收字多近一倍,比当今世界收汉字最多的《汉语大字典》收字还多三...

  • 标签: 《中华字海》 语言文字学 《汉语大字典》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图书馆 康熙字典
  • 简介:在中国天主教发展史上,明代山西人韩霖的《铎书》至关重要。《铎书》是一部裹着官方色彩的宣传天主教义的伦理学著作。在《铎书》中,韩霖不着痕迹地把天主教伦理思想植入儒家伦理思想之中,为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铎书 天主教 儒家 伦理
  • 简介:2016年10月14至17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三峡大学与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长阳土家自治县文体新广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人民政府、中国质地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协办,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华美学精神与一带一路民间文艺传承宜昌高峰论坛”,

  • 标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美学精神 高峰论坛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中华 美学智慧
  • 简介: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使用过。习惯上所说的“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乃至外国人将中国称之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称谓。所谓“华夷”之辨、“夷夏之防”。集中反映的也是一种相时秩隘的朴素的种族意识。

  • 标签: 中华民族 梁启超 民族观念 “民族” “华夏” “支那”
  • 简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为北京政府(后南京国民政府)和美国共同成立的负责保管、分配、监督使用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机关。1924年成立于北京,董事会由中美双方有关人员组成。

  • 标签: 教育文化 董事会 基金 中华 南京国民政府 北京政府
  • 简介:晋商,明清时期最为显赫的地域商帮。在其五百年的经营史上,他们创造了无数的商业奇迹。勤劳质朴而又极富商业智慧、政治智慧的山西人把握住了明初“开中制”的有利契机,凭借盐粮贸易迅速积累起大量财富,为晋商五百年的繁荣拉开序幕。从“挟轻资牵车走四方”的艰苦创业开始,男人们用辛劳混着思乡的苦楚,女人们用寂寞浸着无奈的闺思,成就了辉煌的晋商。一曲凄怨哀凉的《走西口》也伴着山西商人的日渐成功而日显大气磅礴:他们从最初的盐业贸易为主扩展到丝绸、棉布、木材、矿冶、中药材、茶叶、典当等商业的所有方面;他们把生意从北方做到了全国各地,并且开辟了北疆,使一些曾经荒凉的边陲小镇由于晋商的介入而繁荣,一跃成为那些地区的重要城市,内蒙古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青海有“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之说;他们开始了最早的跨国贸易,他们的商庄票号越过蒙古大草原,深入俄罗斯腹地,远达莫斯科等欧洲的许多地方;他们开创了带给传统金融业巨大改变的票号经营模式,难以想象那些散布在山西平遥、太谷寻常街巷问不起眼的票号,曾经在长达一个世纪中左右着大清帝国的金融走向;他们聚集了惊人的财富,成为资本最雄厚的商人,明人沈思孝在《晋录》中说:山西“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清高宗实录》卷1257)……

  • 标签: 明清 晋商 伦理道德教育
  • 简介: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其中,梁玉绳的《人表考》内容最多,比重最大。《人表考》是对班固《汉书·古今人表》的考订之作,学术价值很高,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中华书局版的点校是名家手笔,十分精良。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该书的标点仍有一些疏漏之处。

  • 标签: 中华书局 人表考 标点 考异
  • 简介:中华教育改进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著名的教育学术团体之一。1921年12月23日在北京成立,其实,“直到十一年(1922年)四月才在京设总事务所进行一切”。它由实际教育调查社、新教育共进社及新教育编辑社(又称新教育杂志社)合并而成。其中新教育共进社系1919年1月由江苏省教育会、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暨南学校及中华职业教育社(后又加入南开大学、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上海高等工业专门学校、

  • 标签: 20世纪20年代初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中华职业教育社 活动 事业 1921年
  • 简介:晨练最佳老年人早晨体温高,血压高,肾上腺素分泌高,血糖低,称“魔鬼时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很容易出问题。在上午10时和下午4~5时,是老人锻炼黄金期,此时锻炼最佳。

  • 标签: 传统观念 心脑血管疾病 肾上腺素 老年人 锻炼 营养学
  • 简介:大假过后,按住年惯例是相册销售高峰,但人们发现如今买相册已不容易了。“近年相册的销售很不乐观,所以进货很少。”某文具店的老板道出了真相。

  • 标签: 相册 数码照片 传统 文具店 销售 惯例
  • 简介:大假过后。按住年惯例是相册销售高峰,但人们发现如今买相册已不容易了。“近年相册的销售很不乐观,所以进货很少。”某文具店的老板道出了真相。

  • 标签: 相册 数码照片 传统 文具店 销售 惯例
  • 简介:被誉为传统文化活化石、民族记忆背影的文化遗产时下正经受着严峻的生存考验。最近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11年间,我国有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普遍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截至2015年8月,已公布的4批1986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已有250位去世,占比近12.6%。“文化遗产消失了,我们损失的不只是一幢房子或某种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寄寓其中的宝贵智慧和精神血脉。”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陈勤建直言。

  • 标签: 传统文化 民族记忆 活化石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不可移动文物
  • 简介:亲情、友情、乡情、族情……中国文化中的血缘传统,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的。今天,炎黄子孙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人超过5500万。参天之树必有根,怀山之水必有源。他们中尽管有的人已改变国籍,但对民族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却没有改变。据悉,华人在世界各地建立社团就有近万个。他们有强烈的思乡愿望。每年,大批大批的华人,不辞艰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祭拜祖先。中国人的这种寻根追祖情结,不能不说受延续数千年的家谱影响有关。家谱,

  • 标签: 中华文化 家谱 中国 祖籍
  • 简介: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新石器晚期的燕地考古文化研究对探讨中华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发展过程有着独特的价值。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后岗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均在桑干河-永定河流域有所发现,说明当时燕地是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意义重大。

  • 标签: 燕地 文明 农业 起源
  • 简介:傣族非物质传统医药知识保存了丰富的傣族医药文化记忆,是查考、利用傣族医药的第一手材料。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建档保护,使其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发挥积极作用。文章从普查调研信息、构建建档网络、完善建档机制、为传承人建档等方面提出了傣族非物质传统医药知识建档的具体思路。

  • 标签: 传统知识 傣族医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