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金杖年代:商周时期发掘时间:1986年7月至9月发掘地点:三星堆遗址1号祭祀坑身世揭秘:这件器物名叫金杖,全长1.42米,直径2.3厘米,净重约500克。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金皮内还残留有炭化的木渣。

  • 标签: 档案 商周时期 三星堆 发掘 炭化 遗址
  • 简介:兽祭坑年代:商代中晚期发掘地点:殷墟王陵遗址遗址揭秘:商代的统治者非常重视祭祀活动,尤其是对祖先的祭祀。有时单独祭祀一位祖先,有时几位祖先一起祭拜。后来,这些祭祀祖先的活动逐渐汇集成一套规范的制度。每到特定的祭日,商王就会祭奠相应的祖先。这样,一个轮回下来,需要三百六十天或者更长的时间(三百七十天),历史学家们把它叫作“周祭制度”。

  • 标签: 祭祀活动 档案 历史学家 祖先 商代 遗址
  • 简介:身世揭秘:在中国古代,玉器往往会被当作礼器,用来祭祀神灵和祖先.玉琮就是一种很重要的礼器.它长得很像一个中空的管道,内壁是圆形的,外壁是方形的.因为造型最大、制作最精良、纹饰也最美,所以有人给这件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起了一个特别霸气的绰号——玉琮王。

  • 标签: 档案 良渚文化 玉器 祭祀
  • 简介:身世揭秘:1957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农民殷思义在地里干活儿时,发现了一件通体呈灰黑色的陶器,把它带回家后一直当作鸡食盆来用.第二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的考古工作队来到华县进行考察和调研,恰好来到殷思义的家,专家一看到这件陶器,就发现了它身上难得的文物价值。

  • 标签: 档案 考古工作 北京大学 文物价值 陕西省 华县
  • 简介:对近十年来国内外的信息检索行为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论文数量、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的比较,得出二者的差距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今后信息检索行为的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信息检索 检索行为 比较
  • 简介:信息搜寻的心理动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在大学环境里大学生信息搜寻的心理需要,用于满足信息搜寻心理这种需要的信息种类和来源,以及心理需要和信息来源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心理需要 信息搜寻 信息来源 大学生活 公共图书馆 心理动机
  • 简介:建立企业档案人员绩效考评系统,促进人才队伍专业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就如何实施符合企业档案管理需要的新型档案人员绩效考评作了探讨.全面提出了考评内容确定的原则及指标设计体系,给企业档案人员绩效管理提供新的启示。参考文献1。

  • 标签: 企业档案人员 绩效考评
  • 简介:遗址揭秘:周口店用火遗迹位于周口店遗址的第一地点,即北京猿人居住的猿人洞。从1927年起,第一地点曾经被多次挖掘,最终考古工作者确认:洞穴内至少有5个灰烬层,各灰烬层厚度不尽相同,最厚的地方有6米。经过化学分析,灰烬被确认是燃烧的结果,而不是矿物的污染,或者其他原因。洞内还有3处灰堆以及大量的烧骨、烧石、烧焦的朴树籽。此外,还发现了一块紫荆树的炭块。种种迹象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怎样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

  • 标签: 周口店遗址 遗迹 档案 国宝 1927年 考古工作者
  • 简介:本文提出要从明确电子文件的归档方式,做好电子文件逻辑归档和物理归档;要加强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要区别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和类型,采取科学的保管技术和手段等三个方面入手,从而加强电子档案的科学管理。

  • 标签: 归档方式 归档管理 归档范围 电子文件 电子档案 科学管理
  • 简介:档案主题标引是对档案内客进行分析和选择并对文件、档案赋予规范化检索标识的过程,标引质量的好坏,立投影响档案检索效率的发挥。本文扼要的论述了档案文献的主题标引,旨在促进目前高校档案标引工作的开展。

  • 标签: 高等学校 档案文献 主题标引 计算机技术 主题分析 标引质量
  • 简介:遗址揭秘:1300多年前,武则天在明堂登基称帝。根据史料记载,明堂建筑有三层,中间是86米高的巨型通天柱,贯通明堂。中心柱坑遗址,其实就是通天柱的底座部分。这处遗址的坑口直径9.8米,坑底直径6.16米,底部有四块大青石,每块青石长2.4米,宽2.3米,厚约1.5米。青石的周围有砖砌的矮墙,呈现出八边形。四块青石的中心处有一个正方形的槽,边长0.78米,深0.4米,其中的三方石头上凿有直径为0.3米的圆形榫眼。

  • 标签: 遗址 明堂 档案 国宝 史料记载 武则天
  • 简介:在图书馆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员工进行心理、行为的研究,采取适宜的激励因素和激励措施,以调动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这是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决策者面临的新课题。表文就图书馆激励机制中的有偿法则等四个问题试作了阐述。

  • 标签: 图书馆员工 行为激励 有偿法则 效价法则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高校读者学术信息搜索的特征和差异。首先,建立了研究模型框架;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了高校读者学术信息搜索的方式与习惯,分析了读者学术信息搜索行为发生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校读者学术信息搜索行为与读者身份、自我评价显著相关;读者文献搜索与阅读行为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导师是影响学生使用电子资源种类的主要因素;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还没有被读者充分利用。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图书馆服务的建议,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 标签: 学术信息 搜索行为 高校读者 相关性分析
  • 简介:视频捕捉法,是研究人员利用软件对被试者的网络查寻过程进行录像,以研究用户信息行为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使用视频捕捉法取得研究成果的案例。视频捕捉法具有获取数据真实、具体、客观、高效等优点,是研究用户信息行为的有效方法。但是此方法存在一些缺点,需要与问卷调查、访谈、出声思考等方法结合使用。

  • 标签: 视频捕捉法 信息行为 信息查寻 研究方法
  • 简介:论文以10所大学的80名女研究生为样本,从她们获取服饰信息的渠道、每种渠道的情况、近年来渠道是否发生变化以及获取信息的新渠道四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出当代女研究生获取服饰信息的信息行为现状及近年来信息行为的变化情况。

  • 标签: 女研究生 服饰信息 信息行为
  • 简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读者的任何行为都变得有迹可循,图书馆应充分采集和挖掘这些读者行为数据,从读者数据中分析读者行为规律和使用习惯,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这不仅可以使图书馆管理人员更好地制定决策,也可以使读者更有效率地享受图书馆的各项服务。

  • 标签: 大数据 读者行为分析 个性服务
  • 简介:档案资料是社会交流的重要渠道,高校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可忽略档案材料的收集和科学管理。新形势下,高校领导只有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努力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服务的功能,不断开创档案管理工作新局面。

  • 标签: 高校档案 收集 管理
  • 简介:本文列举了公共图书馆读者表现出的种种不良行为,分析探讨了这些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服务工作中预防和减少读者产生不良行为应采取的措施,旨在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参考文献2。

  • 标签: 公共图书馆 读者 不良行为 读者服务
  • 简介:在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发现web2.0环境下用户的信息查询行为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而web2.0提供的环境和用户的社会属性是导致这些新特征出现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 标签: WEB2.0 信息查询 信息查询行为
  • 简介:图书馆在各项工作活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产生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通过收集、整理、保存,就形成了我们通常说的档案。就图书馆档案而言,可分为:文书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业务档案等,它是一个图书馆工作活动的历史记录,特别是业务档案,如:读者档案、藏书档案,参考咨询档案、地方文献档案、业务辅导档案等,真实的记录了各业务部门的活动经过和成果,对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查考作用,系统、完整的档案也是图书馆工作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业务档案 图书馆工作 档案管理 档案室 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