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12月1日,首届金砖国家媒体峰会在北京举行。金砖国家媒体峰会由新华通讯社倡议并联合巴西国家传播公司、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印度教徒报、南非独立传媒集团共同发起,新华通讯社承办首届峰会。来自金砖五国的25家媒体负责人出席峰会。与会代表认为,金砖五国人口数量多,经济总量大,对全球经济贡献份额高,但金砖国家还没有形成与其经济分量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金砖国家媒体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在世界舆论场发出自己的声音。

  • 标签: 金砖国家 新华通讯社 新闻通讯社 舆论场 传播能力 印度教徒
  • 简介:战略传播(strategiccommunication)是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发生后,在公共外交基础上建立的新型宣传理念。自21世纪初期开始,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调集多方资源,力图借用"战略传播"这一企业界广泛使用的概念,来整合政府多个部门分别开展的对内、对外宣传活动。

  • 标签: 传播体系 美国政府 国家战略 对外宣传活动 2010年 公共外交
  • 简介:目前,互联网的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在欧美,发达国家通过各类法律法规的执行保障了网络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理清西方国家互联网法治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尝试对其进行剖析,从中得出一些对当下网络空间法制化建设有益的元素。

  • 标签: 互联网 法治 自由 自律 规制
  • 简介:本文以英国卫报网(www.theguardian.com)数据库中与习近平有关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框架分析的角度,对新闻报道进行宏观和微观层次的框架分析。根据分析,《卫报》所呈现的7近平的形象是一位自信、沉稳、个性鲜明而又潜力十足的大国领导人形象。《卫报》对于习近平的报道多为中立且偏向于正面报道,这种结论证实《卫报》的报道文章立场与其所宣称的独立、客观立场基本吻合。

  • 标签: 《卫报》国家领导人 媒介形象 框架研究
  • 简介:“这是一个古老的,而又朝气蓬勃的国家。这是一个快速成长,但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却又面临无数挑战的国家。这是一个有13亿人口,每个人都有不同梦想的国家。”在时长3分钟的中国共产党国际宣传片《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开头,制作者如此定义中国。(新京报)这部短片配以英文旁白和中英文字幕,展示了普通人的梦想。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国家形象 宣传片 视觉传播 国际 发展不平衡
  • 简介:2015年6月4日下午,由厦大新闻研究所主办的“厦大新闻学茶座”第十期在新闻传播学院会议室举行。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厦门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泉佃应邀做客本期茶座,展开了以“媒体融合的国家战略: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为主题的长达3个小时的报告与讨论。本次茶座由厦大新闻研究所所长卓南生教授主持,由《国际新闻界》杂志协办,来自新闻传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厦门日报社等单位的30余位学者、媒体工作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茶座。

  • 标签: 国家战略 媒体融合 日报社 新闻学 茶座 厦门
  • 简介:中国的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曾经喧嚣于政策、市场与技术讨论中的转换"模式"之争逐渐归于沉寂,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地方性的转换实践,以及对转换中涌现的各类技术与市场问题的应对。与上述专业话语和实践不同,本文从对"青岛模式"的批判式历史解构出发,着重分析国家和资本在形塑这一模式中发挥的重要结构性作用;另一方面,本文将由"青岛模式"及其全国推广所展开的围绕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的多样化"社会过程"称作"青岛实践"。这一未竟的社会过程不仅继续受到技术民族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国家力量,以及寻求投资报偿和增长的各类资本力量的制约,但也逐渐受到多种"社会保护运动"及其对国家规制的诉求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数字电视道路不仅具有特殊性,更具有传播民主的普遍性。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多重角色值得特别关注。十年之后再议"青岛模式",既是对历史研究空白的补足,也是对当下未竟的数字革命的重新检视。

  • 标签: 有线电视数字化 青岛模式 青岛实践 国家 中国道路
  • 简介:近十年来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多条禁令以"净化荧屏",而以"反三俗"和"反泛娱乐化"为起点的新一轮政策规制对待市场化媒体和媒介市场化的态度渐趋保守,这体现了国家规制与媒介市场化之间张力的持续强化。文章通过梳理近十年来我国先后掀起的四次电视内容整治行动,以期展现广电主管部门的管理逻辑及媒介市场化与国家规制间的博弈。

  • 标签: 传播政策 媒介市场化 文化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