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基于中国社会变革的现实发展,在理论上将国家认同概念化为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地方主义三维度,运用2009年上海城市居民问卷调查数据(n=1421),力图从经验研究层面阐述并检验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国家认同之间的理论关系。研究表明,媒介使用行为与公众对社会凝聚力的主观感知国家认同的不同维度会在一定层面上发生互动,尤其在建构本地认同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公众对社会凝聚力离心趋势的感知会对其民族主义认同城市共同体的情感依附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国家认同作为社会凝聚力的动力机制实践目标,与大众媒介着力建构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则有着积极的正向的预测关系。

  • 标签: 媒介使用 社会凝聚力 国家认同 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 地方主义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媒介使用的研究传统,结合新媒介技术环境下媒介使用的现实,从媒介使用的概念测量问题出发,探讨媒介使用新的研究角度及其测量技术方法,从受众媒介使用的媒介、时间空间三个维度,提出媒介“碎片化使用”的概念测量指标,藉此回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研究者对受众的媒介使用、多任务行为等问题的关注,以期为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媒介使用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 标签: 媒介使用 媒介多任务 碎片化 测量
  • 简介:本文分析2009年对上海市城市居民所展开的问卷调查数据(n=2,910),比较网民和非网民之间的(1)人口社会地位特征,(2)媒介使用频率时间,以及(3)对媒体表现的评价。这项研究涉及"数码沟"、媒体间的竞争或补充关系、媒体评价等理论问题,并从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这个角度探讨这些问题。结果显示,网民比非网民拥有更多的经济教育资源,也更年轻;网民与非网民收看电视时间相当,但网民比非网民使用其它传统媒体的频率时间都高于非网民;网民与非网民对媒体的评价都倾向正面,但网民对网络的评价比非网民更高;网民对网络论坛或博客在体现民众利益表达民众心声这两方面的评价高于他们对传统媒体在相同方面的评价。这些结果说明,一方面,网络媒体资源的分布体现了社会经济不平等的结构性特征;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普及也丰富了人们的媒介储备(mediarepertoire),并通过人们的使用经验而影响他们在评价媒体时所考虑的要素。

  • 标签: 互联网 数码沟 媒介使用 媒体评价 媒介公信力
  • 简介:对于夜景的拍摄,绝非手持相机按动快门那么简单,除了三脚架、镜头、相机以外,还需要提前做好拍摄计划,对天气状况也要做个预判。当然,这些准备工作也不足以获得一张曝光精准的夜景照,如构图、曝光时间、后期等,则要考验摄影者自身的功力。

  • 标签: 夜景 节奏 曝光时间 天气状况 三脚架 摄影者
  • 简介:在深化国防军队改革的大潮中,原七大军区的机关报圆满地完成了历史使命,与广大官兵挥手告别,宣告休刊。曾为这些报纸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报社编辑记者,听令而行、服务大局,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注意保留使用好这些军队专业新闻人才,对今后搞好部队新闻宣传工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原军区机关报 部队新闻工作 保留人才
  • 简介: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语言已影响到了社会生活。身为广播电视工作者,不应对涌现的网络语言盲目跟风,而是应慎重使用,避免晦涩难懂浮躁低俗的网络语言文字任意泛滥,做到既要对网络语言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正确的判断,又要扬其长避其短,优胜劣汰,充分发挥网络语言的优势,引导其健康良性发展。

  • 标签: 网络语言 广电媒体 慎重 广播电视工作者 网络时代 社会生活
  • 简介:在汉语中,有的量词一般只表示一种事物名词,如“羽”,只用于鸽子,如说“一羽信鸽”;有的则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名词,如“张”,可以说“一张床”、“一张纸”、“一张桌子”、“一张地图”、“一张画”、“一张脸”、“一张网”等。这就是说,每个量词可表示一定范围内的诸多事物名词,在这个“一定范围”内,量词可以自由地与其中任何名词协

  • 标签: 事物名词 定中关系 搭配不当 动量词 搭配关系 《北京晚报》
  • 简介:(四)、查古代事物事物,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现象。”(《汉语大词典》)古代事物,即在历史上存在过、发生过并见于历史记载的古代自然、社会现象,包括:天文:日月星象,风雨四时等;地理:山原河海,城乡边塞等;人事:国事家事,文治武功等;文化:诗书礼乐,文学艺术等;

  • 标签: 咏松 工具书 《古今图书集成》 文史 松树 百科全书
  • 简介:本人到报社工作至今快五年了.在四年多的采编维护工作当中,积累了不少关于采编操作问题的解决方法。下面针对报社编辑记者在使用“采编流程管理系统软件”过程中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些使用心得,希望对编辑记者们使用“采编流程管理系统软件”有所帮助.更

  • 标签: 报社 采编流程管理 管理系统 自动存盘 稿件查询 排版
  • 简介:美国《纽约时报》3月3日以4名Uber前任现任雇员为消息源报道.Uber有一个绰号为“灰球”的秘南程序。它可以依照Uber平日积累的大量数据,对叫车者是甭为“钓鱼”执法者作出判断,并“取消”被其认定为“钓鱼”者的用车请求。

  • 标签: 钓鱼 程序 《纽约时报》
  • 简介:通过量化IPTV受众使用行为,总结了IPTV受众使用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IPTV的长尾效应,证实了IPTV使用中存在长尾现象,总结了IPTV使用的多样化,并提出通过建立合理“秩序”,将受众使用的简单多样化变为有效多样化,带来受众使用规模黏性的增加。

  • 标签: IPTV 受众 使用行为
  • 简介:新闻背景与新闻导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篇新闻是否受到读者好评,一半取决于能否写出一个精彩的、引人入胜的导语,另一半则取决于新闻背景是否交代得恰到好处。同时,有些新近发生的事实能否成为新闻,或具有一定价值的新闻,关键是能否将它放到一定的背景中去写,换言之,就是能否对事实提供新闻背景知识。可以这样说,用好新闻背景是新闻写作成功的一半。

  • 标签: 新闻背景 新闻导语 背景知识 新闻写作 读者
  • 简介:“琳琅满目”意思是满眼都是珍贵美好的东西。语本南朝宋·刘庆义《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例如清·陆陇其《与陈蔼公书》:“顷复承赐尊集,展卷一读,琳琅满目。”郭沫若《洪波曲·苏联纪行·七月二日》:“博物馆中所陈列的是历代沙皇的用具、武器、马车、衣袍、冠带、星章等,真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凌力《少年天子》五章:“首先投入眼帘的,是沿着墙周一圈的数十架图书,锦匣牙签,琳琅满目。”

  • 标签: 《少年天子》 世说新语 博物馆 郭沫若 刘庆 凌力
  • 简介:2013年5月,美联社重新修订了记者使用社交媒体的规定。美联社指出,使用守则的修订是以《美联社新闻价值及原则》为基础,旨在把那些长期以来经过实践检验的新闻理念应用到社交媒体领域,目的是提升美联社及其每位员工在社交网络空间的品牌。美联社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社交网络,但必须恪守美联社的基本准则,即不能在社交网络上就争议性话题表达个人观点。美联社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 标签: 社交网络 媒体领域 美联社 员工 新闻价值 新闻理念
  • 简介:互联网的普及,大大加快了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人们的新闻视野,给人们及时广泛地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极大方便。但是,一些捕风捉影、歪曲事实甚至凭空捏造的虚假报道,在网络媒体上层出不穷,极大地影响了新闻的权威性公信力。因此,铲除网络上的虚假新闻,维护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是摆在我国网络媒体及其从业人员面前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 标签: 网络媒体 公信力 虚假新闻 互联网络 中国 新闻报道
  • 简介:5月1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幕,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代表中共北京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做主题报告。刘淇说,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中共北京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围绕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全面完成了市

  • 标签: 始终坚持 中央权威 求真务实 刘淇 北京市 维护
  • 简介:今年十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不仅是媒体宣传报道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媒体的道义与责任所在。媒体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大有可为。

  • 标签: 和谐社会建设 媒体 公平正义 责任 道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简介:移动端网络视频发展迅猛,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视频网站的使用意向,本文在对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民生学院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对于视频网站使用表现出的新的消费现象规律:手机终端占主导地位、APP客户端成为首选、视频网站与社交媒体交互性发展、大学生乐于分享视频但网络付费意愿较低。

  • 标签: 大学生 视频网站 使用状况
  • 简介:对山东、山西、陕西3省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电视朋友、村领导成为农户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政府政策信息获取渠道倾向于电视,市场信息获取渠道更倾向于朋友。结合调查数据,从农村信息传播链的传受双方、信息类型特征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信息获取渠道大众媒体使用的倾向性选择,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 标签: 农村传播 信息获取 媒介接触 媒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