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基于Hofstede国家文化维度假设,首先利用统计聚类分析方法对34个主要代表性国家的文化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基于聚类中分属不同类别的四个主要国家包括韩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日本、中国、美国的国家文化维度建立雷达图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实际商贸中最为紧密的四个国家之间的实际情况,对hofstede文化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文化特性,韩国文化倾向于群体决策与避免不确定性,中国是具有严格的论资排辈和关系型文化,日本的文化特征则是典型的竞争与成就导向文化,美国文化是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冒险创新精神.从上述四个实际分析看出,hofstede模型对文化深层的伦理价值分析尚需进一步改进.因此,在未来的商务谈判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不同文化背后的伦理价值特征.

  • 标签: 霍夫斯泰德理论 国家文化模型 商贸谈判
  • 简介:笔者从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基本概述出发,分析事业单位构建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的目的及作用,并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实际,探讨如何构建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从而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事业单位 胜任力素质模型 作用
  • 简介:深圳市第三次向社会公布当年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其中硕士研究生月薪高、中、低分别为:5900元、3500元、2400元,而高级钳工分别为:6600元、4300元、3200元。此外,不断有媒体报道广州、深圳等地在大量地送出技术工人,使他们成批地走出国门"技术留学";同时,各企业不拘一格地从全国招募技术人才,技工学校毕业生异常抢手等等,这些都明确显示着具有拐点意义的信号:加入世贸组织,技术技

  • 标签: 技工学校 加入世贸组织 高技能人才 人才生态环境 技术工人 硕士研究生
  • 简介:素质模型在国外发展由来已久,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其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探讨较为成熟、完善,但应用性研究及其验证策略稍显滞后,以此提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与国外研究相比指出应用性研究的局限性以及研究展望。

  • 标签: 人力资源管理 素质模型 应用性研究
  • 简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民主化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多元化趋势的推动下,社会构成更加复杂、变化更加迅速、竞争更加激烈,组织呈现出动态性、授权、虚拟化与网络化等特点。传统的英雄式的领导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使得企业在发展中遇到很多困难。有鉴于此,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提出了“生态学”的领导观念和领导模式,主张把企业发展与变革的责任寄托在所有组织成员身上,让广大的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和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如何构建一个高效能的团队已经成为现代领导者的基本价值取向。

  • 标签: 生态型领导 企业发展 领导模式 组织成员 现代领导者 70年代
  • 简介: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正在兴起。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是推进循环经济社会化发展的有力举措,有利于推动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循环经济对产业发展的要求,分析循环型产业体系的概念、相关主体和特点,提出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的政策要求。

  • 标签: 循环型社会 产业活动 循环经济 资源再生利用 生态文明 经济发展方式
  • 简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地方高校面临着许多竞争和挑战,地方高校应转变观念,科学定位;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模式和生态化的运行机制;建立平等、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自然、和谐、先进的校园文化。

  • 标签: 地方高校 核心竞争力 生态学
  • 简介: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建设进程,提出了化工技术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期实现专业建设服务于生态文明发展的需要。

  • 标签: 生态文明 化工技术 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