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两千年时光,铸造出丝绸之路。这些纵贯山脉、横跨海洋的通道是古老世界的神经中枢,令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将文明的脉动传递到各个角落。斗转星移,丝路迢迢,从未熄灭的是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对文明的渴望,精神之光在这里凝成一段从未远去的旋律。中国人食糖用糖的历史十分悠久,生活中较常见的糖共包括蜜糖、饴糖、蔗糖、

  • 标签: 食糖 丝绸之路 神经中枢 中国人 世界 文明
  • 简介:绘画艺术教育是以绘画艺术为媒介的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参与运作的活动,其性质和功能都与艺术有关,确切地说,都受制于艺术本性。艺术作为创制意象的心灵活动,无论倾向再现还是倾向表现,其所构制的意象,作为心灵创造的世界,就不是实际的现实世界,而是一种虚拟的世界,想象世界,意象世界。就意象而言,艺术创造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是非现实的。可以说,艺术就是一种意象活动,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借助一定的感性物质媒介,意象物态化而构成艺术品。

  • 标签: 绘画艺术 教育理念 现实世界 共同参与 艺术教育 艺术本性
  • 简介: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的统一安排部署.2011年从优秀村干部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笔试、2011年度省直机关面向基层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最近举行。

  • 标签: 机关公务员 公开考试 笔试 考场 巡视 社会保障厅
  • 简介:妇女报刊是指由妇女自己创办、发行并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刊。1898年~1918年,从戊戌变法运动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而妇女报刊自1898年诞生以来,就成为妇女们争取自身解放的喉舌,直到1918年,创办的妇女报刊共有71种之多,大量女子报刊的出现,是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 标签: 妇女报刊 中国 兴衰史 辛亥革命时期 戊戌变法运动 读者对象
  • 简介:艺术素养作为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艺术教育已经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21世纪高职院校面临的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学校培养的不仅是实用性的专业人才,而应该是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参与综合国力竞争的必然要求。

  • 标签: 艺术教育 高职院校 实践 教育行政部门 综合国力竞争 复合型人才
  • 简介:英美文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对拓展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人文素质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知识的实践,认为引入后可以将枯燥的语言学习过程实用化,真正转化成与专业技术、能力相关的一项技能,提升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 标签: 英美文学 高职教学 英语教学
  • 简介:目前,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多直接沿用本科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据自身的特色,紧紧抓住市场导向来进行教学。创新探索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几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 标签: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人文艺术素质
  • 简介:古代文学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有着近百年的历史。然而.如今的古代文学教学却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如何透视困境、走出困境是当下教授古代文学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 标签: 高职高专 古代文学 困境 出路
  • 简介:文学素养体现人的文化层次和精神境界,也体现了人的审美情趣和品位。大学英语教学要兼顾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提升作用。但对国内学界的调查研究表明,高校大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现象严重,令人堪忧。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者,课题组成员通过实证调查,分析问题原因,认为改进课堂教学(包括教学材料的选择、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角色)是培育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文学素养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 简介:自60年代中期美国雕塑家Gard宣布“绘画已经死亡”之后,许多西方艺术家纷纷放弃了绘画,而转入其它新媒体从事艺术创作,这一转折也使西方艺术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德国,绘画只是自由艺术专业的一小部分,大多数德国学生都在使用媒体图像、装置、行为等表现手段,而外国学生特别是来自东方的学生都还在按照各自的理论

  • 标签: 韩国 绘画艺术家 崔容卓 绘画作品
  • 简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心理艺术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思政工作方法,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深入探析心理艺术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作用,适时适度、科学合理地运用共情艺术、情感激励艺术、倾听和情景设计艺术以及群心理和暗示艺术等方法,将会使学校思政工作卓有成效,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 标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心理艺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工作 学校教育 价值作用
  • 简介:如何使中国文学更好地输出以及如何再现原文的美是译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选取《桃花源记》为例,以翻译美学为切入点,研究了方重和林语堂的译本。

  • 标签: 桃花源记 翻译美学 文化交流
  • 简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高校中对全体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所进行的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其特点与存在问题,并立足毕生发展观,提出公共艺术类课程综合改革的思路,期望对改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公共艺术教育 思路研究 毕生发展观 非艺术专业 教育现状分析 艺术类课程
  • 简介:由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于是就有大批的毕业生加入到创业的大军中。经过几年的时间,有些人的创业进入了良性循环,也有些人退出了创业的行列。研究发现,加大对艺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创业教育力度,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质,有助于他们在企业、在职场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所以创业教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 标签: 创业教育 艺术专业学生 创业过程 学生创业 职业素质 职业发展
  • 简介:2005年,我市制定了几个有关社会保险的重要政策文件。其中,渝府发[2005]111号文件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渝劳社办发[2005]157号,158号文件均已于去年10月生效。这几个文件的贯彻实施,是完善我市社会保障管理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保护劳动者社会保险权益的重要举措。

  • 标签: 以人为本 劳动保障 社会保险覆盖面 自治县 座谈会 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 简介:以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以探讨汉语言专业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为起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落脚点,最终达到提升整个独立学院生命活力的目的。

  • 标签: 独立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教学方法 改革
  • 简介: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2005年1—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入员19.85万人,完成年计划17万人的116.8%;指导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14.53万人,完成年计划12万人的121.1%;指导和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3.83万人,完成年计划3万人的127.7%;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3%,比4.5%的控制目标低0.37个百分点。市委、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之首的就业再就业工程各项目标任务提前顺利完成。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 标签: 劳动保障工作 科学发展观 工作会议 社会保障 城镇登记失业率 再就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