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重要参与者,其自身经营状况好坏对金融市场有效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就一般意义而言,金融机构必须加强自身内控机制建设与完善,同时也需要由中央银行对其经营活动加以规范和引导,尤其是在市场开放过程加强对金融机构监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金融市场 对外开放 金融监管
  • 简介: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面临最大问题就是定价问题。在已有的涉及国有股权管理层收购案例中,大多数公司是以净资产作为基准进行定价。作为一个静态概念,净资产无法反映资产质量好坏以及未来可能盈利回报。根据公司价值理论和中国管理层收购特点,针对国际上企业价值评估通常采用七种主流评估方法缺陷,并在现金流折现方法基础上,应用不确定规划理论建立模型,可以刻画价值评估中不确定特征,从而得到更为合理管理层收购评估结果。

  • 标签: 价值评估 模糊变量 定价模型
  • 简介:保险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具体体现于相当保险基金运动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之间相互关系上。作为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经济损失资金后备形式,保险基金来源构成和筹措方式、使用方向和使用途径、以及保险基金使用效果,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诸环节均存在着特定物质、价值运动联系。

  • 标签: 社会再生产 保险基金 再生产过程 价值运动 国民经济 经济损失
  • 简介:提高和改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是我国寿险业面临核心问题,加强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精算基础薄弱。监管力量不够,监管技术落后问题。加强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措施和方法是:提高法定偿付能力标准科学性,增加资本充足要求;加快精算制度建设和中国精算师培养;建立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和科学详细报表体系;建立并完善寿险公司信用评级制度;尽快实现保险监管数据电子化;重视寿险公司资产与负债匹配;加强对外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加强保险保证金和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建设。

  • 标签: 中国 寿险公司 偿付能力 保险监管 保险精算制度 会计制度
  • 简介:“你真体贴人,你当我女儿算了!”这是到外地讨债两个月,累得身心疲惫刚回到家某企业财务处长,对第一个前来探望她中保财产保险杨浦支公司外勤沈宇开一句玩笑,也是发自肺腑真心话。沈宇对保户就是这么体贴入微,讨人喜欢。这个小囡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才两年,可她掌握了保险展业是“情感服务”这个真谛,一出道就感动了保户,赢得了保户。

  • 标签: 展业 新兵 财产保险 赋情 财险 情感服务
  • 简介:理论上融资能力包括内部融资能力、债务融资能力和权益融资能力,学者们也采用了不同财务指标反映出不同渠道融资能力。利用熵值法和动态评价分析方法,对中国财产保险市场2007年~2010年数据进行了动态分析,从而得出了各财产保险公司综合融资能力排序。结论表明,规模较大公司在综合融资能力方面没有明显优势。就各个融资渠道进行分析,发现债务融资对综合融资能力影响最大,而利润较高公司具有较强内部融资能力,大公司则具有较强债务融资能力和很低权益融资能力。根据2007年~2010年4年发展趋势来看,外资公司综合融资能力不断降低,大公司综合融资能力则不断提高。

  • 标签: 融资能力 内部融资 债务融资 权益融资 熵值法 动态评价分析
  • 简介:近年来我国产险公司服务能力不足已严重影响到保险公司业务发展,影响到产险业在消费者心中形象。本文从分析服务在产险公司经营中重要地位出发,剖析了影响产险公司服务品质和能力诸多因素。认为通过提升服务能力获取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产险业竞争大趋势,并进一步提出了增进我国产险公司服务能力建议。

  • 标签: 财产保险 保险服务 能力提升
  • 简介:这几年,我们把精力集中于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降低贷款风险和提高贷款资产质量成为经营管理主调,以致掩盖了日益膨胀流动性矛盾,甚至可以说埋下了支付危机,目前这种情况还在加剧,笔者以2000年末可比口径商业银行信贷收支为据,概略分析如下。

  • 标签: 商业银行 支付能力 中国
  • 简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动态监管有两种,一种是现金流量测试,(CASH—FLOWTESTING,CFT),另一种是偿付能力动态测试(DYNAMICSOLVENCYTEST-ING,DST)。这两种方法都对保险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及其对保险人财务状况影响作出了预测,比偿付能力静态测试更科学、更合理。更多还原

  • 标签: 发达国家 保险偿付能力 监管 中国
  • 简介:偿付能力监管是保监会构筑保险业风险防范五道防线系统工程核心。加强偿付能力监管,既是保障被保险人合法权益需要,也是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要求,更是保险业充分发挥三大功能根本前提。在偿付能力监管中,保监会派出机构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

  • 标签: 偿付能力监管 中国 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派出机构 经营目标
  • 简介:十三大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会议。大会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丰富实践经验,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地提出了党在这一阶段基本路线。学习贯彻十三大精神,加深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理解,是深入进行保险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保险事业根本保证。

  • 标签: 保险体制改革 十三大 精神 学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我国保险监管伴随着保险业复业及不断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初步建立了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偿付能力监管作为现代保险监管核心,也经历了从模仿跟随到自主创新、不断超越过程。偿付能力监管资本约束、风险评估、分析检查和信息披露机制,在防控金融风险、引导行业转型升级、促进保险监管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 标签: 偿付能力监管 保险业 制度建设 保险监管体系 展望 信息披露机制
  • 简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伟大征程,我国财产保险业从恢复业务到逐步走向发展壮大,走过了一段不平凡历程。在近40年历史实践中,我们财产保险监管事业也在不断完善,探索出了一些极具意义可循经验。

  • 标签: 财产保险业 人民群众 能力发展 改革创新 服务 改革开放
  • 简介:“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列入党章,这表明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历史阶段,这是国家长治久安大事。保险作为稳定人民生活、生产和安定社会经济保障制度,对市场经济发挥着愈来愈大作用,因此,1995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标签: 《保险法》 保险法律关系 《经济法》 保险活动 商业保险合同 保险公司
  • 简介: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是我国生产建设中长期普遍存在痫疾。赵紫阳同志在党十三大报告中谈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时指出“实现第二步奋斗目标,我们有很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矛盾。

  • 标签: 企业经济效益 十三大 文献 学习 意义 保险
  • 简介:提高党执政能力,重点在于提高政府执行力。提高执行力有三个核心环节:行政理念、行政定位和行政方式,而关键是要改变公共服务行政性思维与行政化运作方式。

  • 标签: 执政能力 公共服务 行政性思维 运作方式 中国
  • 简介:1998年底,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决定》,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开。到2000年6月底,全国已有252个城市出台了改革实施方案,146个城市已按新制度开始运行,覆盖人数达1400万人。2004年城镇2.6亿多就业人员中,参加医疗保险有8286万人,参保比例约为31%。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扩大了医疗保险覆盖面,从原来企事业单位职工到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都开始享受一定保险待遇。但对庞大学生群体来说。医疗保险几乎是空白。

  • 标签: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学生群体 商业保险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灵活就业人员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