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成股份制,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大选择。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以后,国家所占比重势必很高。随着上市公司实施配股的户数日渐增多,国家配股或转配股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据统计,到1997年6月底止,上海股市中有用家上市公司实施国家配股或转配股,共计99442.88万,以今年6月对日收盘价计算,市价总值为146.5亿元,约占沪市总流通市值的6%。国家配股,以往由于资金或其他原因,大多是以放弃配股权利,采取转配形式让渡给社会股东,逾期未被认购的国家转配部分由承销商包销或由承销商代销。这些举动虽然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吸收社会资金,但国家行为同时也被放弃了;转配部分暂

  • 标签: 上市公司 国家股 所得税 财政部门 转配股 国有企业改革
  • 简介:在股市扩容压力沉重与股市承受能力太小的情况下,解决国家上市的问题曾经讨论过配售办法。似乎已被否定,理由是国家没行享受到同同权同利的待遇,损害了国家的权益。其实这应该说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下面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误区。

  • 标签: 国家股 社会公众股 公众公司 购股 同利 所持
  • 简介:我国上市公司国有不能流通制约着股市功能的发挥和效率的提高,具体表现一是导致我国股市投机严重;二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三是不利于在股市进行资产重组,实现存量资产的盘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四是使股份制改革不能真正改变企业的经营机制;五是不利于国家在某一行业或某一企业的战略性进退。上述这些弊端阻碍股市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最近,党中央作出I国企改革的重大决定,其中一条就是要适当减少国有控股比例,国有的流通已摆到议事日程*来I。然而,国有以什么价格流通,其流通定价关系到其流通的成败。笔者就制定上lfl公司国有流通价格的方法作些探讨。一、合理制定上市公司国有流通价格的原则要实现上市

  • 标签: 国有股流通 上市公司 国有股权 发行价格 配股价格 股权稀释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A上市商业银行的内部公司治理现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存在股权集中、董事会职能弱化、监事会成员构成不规范、薪酬发放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进而提出了引进机构投资者、建立健康负责的董事会、完善监事会、建立符合银行特点的薪酬制度等相应措施。

  • 标签: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现状 改进措施
  • 简介:国有流通问题是当前困扰我国股票市场的一大难点。有人称国有为'悬在股民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国有是否上市流通,已成为政府各部门、企业乃至广大股民关注的焦点,故而,本文特对国有流通思路作一些初步的

  • 标签: 上市流通 股票市场 可流通股 流通问题 股票换手率 证券市场
  • 简介: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放松企业的融资约束,使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但由于治理结构的不合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使得企业出现盲目多元化、过度投资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影响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放松融资约束功能的因素,如成员公司的治理情况、集团性质、集团控制结构、是否整体上市等等,厘清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放松融资约束与国有企业集团投资之间的关系.经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国有集团控制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小于国有非集团控制公司的融资约束,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具有放松融资约束的功能.成员公司良好的治理情况、企业集团整体上市能使国有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放松融资约束的功能得到良好的发挥;相反,链条过长、控制公司数量过多的金字塔控股结构的国有企业集团会异化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

  • 标签: 国有企业 集团内部 资本市场 融资约束
  • 简介:酝酿已久的国有减持近期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并出台了相关行政规则。截止目前,国有减持主要采用国有回购、协议转让、增量发行、国有配售四种方式。其中增量发行是使用最多的方式。

  • 标签: 证券市场 国有股减持 减持方式 财政
  • 简介:随着传媒集团化进程的加快和传媒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传媒企业如何上市融资和资本运作日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传媒作为特殊产业,从事的是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相对于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在资本经营的层面上无太大差别。上市作为传媒体企业化运营的一种尝试,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利用多种渠道为大众传媒的改革提供充足的运营资金,以

  • 标签: 传媒企业 资本经营 大众传媒 上市公司 买壳上市 股票市场
  • 简介:支农资金“投改”创新试点是有效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和紧密产业利益链的有益探索,也是一个方向性的路径措施,需要及时进行总结、提炼和完善,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撬动”提供具体办法和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宁夏在农业支农项目资金“投改”试点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此,我们开展财政资金投改机制创新研究课题,以宁夏为例,充分借鉴区外好的经验和做法,分析目前财政资金投改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完善财政资金投改机制创新的具体对策建议,为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支农资金改革 做法 建议
  • 简介:沸沸扬扬的国有减持问题随着今年6月12日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减持国有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而终于尘埃落定,它表明酝酿已久的国有减开始正式启动,我国证券市场最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大量低成本不流通国有的流通问题终于拉开了逐步解决的序幕。那么,应如何认识和评价国有减持问题,便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

  • 标签: 广东 国有股减持 证券市场 评价
  • 简介:国有企业改革关键问题之一是解除社会负担。中国的国有企业,实际上不只是企业,而是一个社区,负担了许多社会功能。许多国有企业,退休人员超过在职人员,冗员达到了30%,不解除这部分负担,无论是哪一种主张,自负盈亏也好,平等竞争也好,加强管理也好,只能是纸上谈兵。问题在于,无人承担这部分改革成本。现代企业制度的设计者,对此只字不提,只是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个已经存在的外部条件。而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者,也只是明确了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这分明是“新人新办法”,而回避了迫在眉睫的“老人老办法”和新办法如何衔的问题。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大有自发发展的趋势,无论是破产,转产,合资还是搞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者首要目标之一就是裁减冗员。下岗工人越来越多,成为各级政府最为头疼的社会安定的包袱,被迫拆东墙补西墙,勉强解决3个月的待业保险问题。如果再拖延下去,经济结构转换,国内外市场竞争,经营者行为个体化三个规律,将自发为自己开辟道路,结果是国有资产被少数人占有,而把数千万工人抛向社会。政府或者命令银行发放贷款维持企业,或者以赤字或国债方式向失业工人发放补助,或者发动新的经济高速增长,三种办法都将引发严重通货膨胀,迫使经济收缩,失业问题最终严重爆发出来。这样一种危险的前景,是我们必须要避免的。

  • 标签: 国有企业 体制改革 国有股减持 减持方式
  • 简介:从这项措施出台的时机及具体内容出发,我认为,对国有的减持绝对不能理解成单纯为了社会保障或者养老保险筹资,其追求的是我国改革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多重目标,所产生的也是一个综合性、一箭三雕的效应。

  • 标签: 国有股减持 社会保障 改革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