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以资抵债”是指借款人或担保人到期不能足额偿付贷款本息时,贷款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与债务人签订以资抵债协议或通过法院裁决取得债务人或担保人有效资产处置权,是债务人或担保人以其有效资产顶抵金融机构贷款本息的一种财产转移方式,是银行化解不良贷款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以资抵债 银行机构 贷款本息 有效资产 担保人 债务人
  • 简介: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适应新常态,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数量逐渐增多、规模明显增大。面对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与银行业内部改革进程,危机后中资银行跨国并购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资银行跨国并购过程中固定成本与固定收益差额的大小,既能影响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收益,又能影响国外银行的策略选择。实施跨国并购后,中资银行通过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开拓国际新业务,可提高跨国并购收益;通过优化并购方式、减少并购阻力与摩擦,可降低跨国并购成本。

  • 标签: 中资银行 跨国并购 并购动机 博弈决策
  • 简介: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利用168841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数据计算了衡量银行业竞争程度的赫芬达尔指数,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了210个地级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2004—2012年银行竞争程度对城市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样本而言,银行竞争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银行竞争的加剧能够提升东部与中部地区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但西部与东北地区银行竞争的加剧并未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明显影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银行竞争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银行竞争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就不同城市级别而言,省级城市银行竞争的加剧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没有明显作用,而普通地级市银行竞争的加剧能够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标签: 银行竞争 全要素生产率 城市等级 区域差异
  • 简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功能调整角度看,京津冀三省市分别为"疏解""提升""发展",恰好呈现协同形态。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全面推进,税收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这一进程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阻碍,尤其体现在税收征管体制层面。文章从国家的政策性文件出发,论述其现阶段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京津冀税收征管协同一体化过程中的有益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税收征管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 标签: 京津冀 协同发展 税收征管
  • 简介:基于2013—2016年中国84家非上市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证明两种普遍采用的Zscore法均能够度量非上市银行的经营风险,但是通过CAMELS评价体系涵盖的六项指标的进一步检验发现Z1-score的度量更为准确。同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非上市银行的经营风险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区域差异:农商行较之城商行更低、沿海地区较之内陆地区更低。非上市银行的经营风险对于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不可忽视。

  • 标签: 非上市银行 经营风险 风险度量 Z-SCORE 留一法
  • 简介: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投标规则》,明确中央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招标通过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招标系统进行;中央国库现金定期存款采用单一价格(荷兰式)方式招标,招标标的为利率,边际中标利率为当期中央国库现金定期存款利率;投标标位最小变动幅度为0.01%,可不连续投标,

  • 标签: 国库现金管理 定期存款 商业银行 招投标 中央 中国人民银行
  • 简介:在当前金融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开启了各银行差异化定价的时代,我国首次出现不同商业银行对同种存款产品支付不同利率的差异化现象,研究影响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银行更全面透彻地掌握存款利率的变化,进而提高自身存款定价能力,寻找科学、合理的存款定价方法,以适应利率市场化进程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宏观变量、市场环境变量、银行自身变量对存款利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定价与通货膨胀率、GDP都存在负相关关系,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结构的银行有不同的存款定价策略,全国性银行和资产规模较大的地方性银行具有定价优势,银行存款利率浮动程度与中间业务收入、资产规模、市场占比成反比,与自身盈利能力成正比,与市场规模无显著关系。

  • 标签: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存款利率定价
  • 简介:利用2000-2016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和我国14家银行2000-2016年的年度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银行业结构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是有效的,并且银行业结构的变化会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产生影响。当银行集中度大于38.48%时,银行集中度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之间成正向关系;而当银行集中度小于38.48%时,银行集中度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之间成反向关系。随着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深化,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有效性将会越来越强。同时,相对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小型银行的信贷增速更容易受到货币政策变化的影响。为此,应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进入壁垒,提高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提高银行业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

  • 标签: 银行集中度 向量自回归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