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文章通过构建“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对云南省2005-2015年“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时序上看,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不断上升,从低水平耦合协调上升为中度搞合协调.不同阶段三者所处的地位不相同,其中:2005-2008年、2014-2015年这两个阶段产业城镇化居于主导地位,2009-2013年人口城镇化居于主导地位.从空间上看,云南省的城镇化和协调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且区域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三者均呈现出以昆明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格局;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非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滇中地区及周围区域产业城镇化化水平较高,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对超前,仅有德宏州土地城镇化水平相对超前.

  • 标签: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产业城镇化 协调发展度 云南省
  • 简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清朝大臣李元度与法国知名学者保罗·瓦乃理在为他人的著作作序时,不约而同地对东西方文化进行了一次对视、认知、评价。虽然李元度与瓦乃理的序文成文时间跨越近半个世纪,但对比两序,仍能发现两种文明之间最初接触时的自谦、试探、管中窥豹式的相互认知及不同的发展路径设计和共同的和平愿景。

  • 标签: 文明冲突 东西方文明 文化认知
  • 简介:为判别我国各省份海洋渔业碳排放层次、发现我国省际海洋渔业碳排放空间关联模式所存在的特点以及问题,利用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2004-2014年我国沿海11个省的主体区域海洋渔业碳排放生产效率,借助探索性时空分析(ESDA)的研究方法,分阶段研究了我国沿海11个省的主体区域海洋渔业碳生产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结论是: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表明全国范围内海洋渔业碳生产效率整体相关性不断加强,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显示全国各省之间碳生产效率相关性差异不断扩大,在山东省周边形成了H-L高低集聚区,福建省周边形成了H-H高高集聚区,地区极化效应显著。因此,海洋渔业发展要严格遵循海陆统筹、集中集约用海、海洋开发与保护同时并举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原则,促进海洋渔业经济低碳化发展。

  • 标签: 碳排放 海洋渔业 沿海地区 时空分异 ESDA
  • 简介:以中国沿海11省市2003-2013年面板数据为样本,在引入海洋渔业经济系统环境适应耦合协调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海洋渔业经济系统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海洋渔业经济系统环境适应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时序上看,我国沿海省际海洋渔业经济系统环境适应协调度总体上升显著且有趋同的趋势:从局部空间看.江苏一浙江~上海区域协调度差异始终存在,上海市协调度的稳步提升使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区域整体协调度提升至较高水平。据此,提出了加强海洋渔业布局规划,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等对策,以期实现我国省际海洋渔业经济系统及资源环境系统高度协调及省际差距的进一步缩小。

  • 标签: 海洋渔业 经济系统 协调度 时空分异
  • 简介: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才能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 标签: 内部控制 企业 管理
  • 简介: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建资金管理体制逐步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投资主体向多元化转变;资金来源向多渠道、多层次转变;管理方式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转变;建设经营市场向有控制地放开、有秩序地竞争转变。

  • 标签: 广州市 城市基础设施 资金管理 财政资金
  • 简介:长期以来,欠税一直是各级税务机关极为关注,并着力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影响税收任务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在税收计划的强大压力下,虽然欠税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遏制,但前清后欠,边清边欠,屡清屡欠的现象时有发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从客观上讲,目前...

  • 标签: 主管税务机关 过渡帐户 欠税 增值税专用发票 税款 纳税人
  • 简介:ICT产业是信息化的基础,也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产业。本文以SCP范式为框架,选取市场集中度、创新率以及全员劳动生产率等8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安徽的ICT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安徽ICT产业并没有达到有效竞争,并提出对策以促进安徽ICT产业实现有效竞争。

  • 标签: 安徽 ICT产业 有效竞争 SCP范式 主成分分析
  • 简介:准确把握征管涵义对有效堵塞税收流失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组织收入重在征管,税收流失主要在于征管不周,加强征管堵塞漏洞刻不容缓,笔者在文章中对这些问题作了现实分析与探讨。

  • 标签: 把握征管涵义 加强征管 堵塞漏洞 防止税收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