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和中东欧16国有160对友好城市(截至2017年12月)。借助这一平台,双方在高层互访、人文交流、经贸促进、专项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人员文化性交流少、实质性合作少、协同合作少、交流模式单一等问题,距离很好地实现服务“16+1”合作和“一带一路”使命有一定的距离。国家和政府层面应更加重视中国一中东欧友城平台,统筹协调,形成中国一中东欧友城交往大格局;友城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参与。具体而言,要纵深推进人员和文化交流,把民心相通做到极致;要探索实质性合作可能领域和空间;要加强对友城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要拓宽“一对多”和“多对多”友城交流模式;要构建中东欧友好城市群和协作网络,发挥区域辐射作用;要组建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的智库,为友城参与提供智力支持。

  • 标签: 友好城市 “16+1”合作 一带一路
  • 简介:2005年底开始的央董事会试点,推动了央重大决策从总经理办公会向董事会转移。本文以2008年以前实施董事会试点的17家央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母公司实施董事会试点后,下属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的变化。对比非试点央,发现实施试点后央控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数量显著增加,聘请会计师等专业背景独董显著增加,董事会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力度显著增加,央母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对控股子公司董事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 标签: 双层董事会 独立性 专业性 双重差分
  • 简介:中蒙两国是近邻,空间联系便捷,在经济上有一定的互补性。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其中蒙古国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参与国。但自2014年蒙古经济形势出现恶化以来,中蒙经贸合作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存在一定问题、摩擦和不信任。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值得研究,如何化解这些现实状况,进一步扩大中蒙的经贸合作,增进互信都是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

  • 标签: 一带一路 中蒙 经贸合作 对策
  • 简介: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加深,但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合作转型升级仍面临很多制约因素,既包括中俄双方的经济因素,如人才、经营秩序、交通运输能力、非关税壁垒、贸易政策等;还包括双方的非经济因素,如“中国威胁论”、俄罗斯排外问题、双方文化兼容性较差等。这些因素制约了黑俄贸易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黑龙江省应加快推动对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知名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对接、实现多元文化的参与及融合等,推动双方贸易合作进一步发展。

  • 标签: 黑龙江省 俄罗斯 制约因素
  • 简介:贸易规则与投资规则在国际经贸规则中呈现出愈来愈明显的融合趋势。大量FTA因此成为融合贸易、投资规则的完整规则体系。由于兼具服务贸易与投资的特征,服务贸易商业存在除了受FTA中单一服务贸易规则或投资规则调整之外,在某些FTA中也受前述两类规则同时调整。该双重规制情形,既存在特定优势,又可能导致规则冲突问题。对此,有关FTA也给出了相应解决策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沿线贸易投资合作将持续深化,大量有关服务贸易商业存在的合作有赖中国FTA保驾护航。因此,未来中国FTA应当重视双重规制形式并充分利用其优势,同时吸收既有FTA的成熟经验,对解决相应问题的规则进行完善。

  • 标签: FTA 服务贸易与投资 商业存在 双重规制
  • 简介:本文以长三角地区342份制造型企业的调查问卷为样本数据,分析了技术融合过程中心理契约、员工知识共享意愿及融合模式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团队成员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对员工创新绩效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交易型心理契约对员工创新绩效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员工知识共享意愿在团队成员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过程中扮演了中介角色,技术融合模式对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突破型融合模式的调节作用最强,利用型融合模式的调节作用最弱,拓展型融合模式的调节作用介于二者之间。

  • 标签: 技术融合 融合模式 心理契约 员工知识共享意愿 员工创新绩效
  • 简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开展,黑龙江省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在分析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及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目前黑龙江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条件及实现全面互联互通的基础,进而总结出黑龙江省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 标签: 一带一路 黑龙江省 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