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犯罪故意是罪过的基本形式,以"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这一心理状态为内容。审视既往的研究,存在法理误读,也存在规范抵触。结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概念与犯罪故意的规定,不难发现,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故意,与域外尤其是德日刑法,语境不同、内涵有别、差异极大。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故意是事实属性与价值属性的统一,既包含对于构成犯罪的事实的认识,也包含对于犯罪事实的价值,即社会危害性认识。考察我国犯罪故意的具体内涵、体系功能,从与阶层犯罪论体系中犯罪故意地位比较的角度看,即使在不同的犯罪构成理论之间,也存在主观罪过作为犯罪构成的核心与刑事责任根据这一基本的共识。

  • 标签: 罪过 犯罪故意 事实故意 规范故意 危害性认识
  • 作者: 林晓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100872)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4期
  • 机构:摘要:随着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和环境危机的日益加深,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在寻求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探索中,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环境危机事实上反映了基本价值观的信条的危机。本文将针对此问题,结合自然法理论加以阐述和证明,探讨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根源,寻求解决的道路和出口,着重讨论自然法理论在其中的价值。
  • 简介:波斯纳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为杰出的法律经济学家之一。他将人们从互相自愿的交易中获得各自利益的简明经济理论和与经济效率有关的市场经济原理应用于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研究,为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对法学一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法理学问题》一书是波斯纳系列丛书中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虽然本书不是专门讨论法律经济学的专门著作,但其中的第十二章即“法律的经济学进路”浓缩了作者的法律经济学的理论精华,是对其以往相关著述的进一步升华。因此本文在重点梳理波斯纳在该章中所讨论的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波斯纳对法律经济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在当代中国的学术意义。

  • 标签: 波斯纳 法理学 法律的经济分析 法律经济学
  • 简介:房价是中国人心中不变的伤痛。人们对高房价的谴责声也从来就没停止过。但是以牟取利润为唯一目的的商人与机构,并不会因为谴责而有所收敛或偃旗息鼓。于是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可是收效依然甚微。“国六条”及九部委新政出台后,坊间对其治理效果的预期并不太乐观,普通消费者持观望姿态者甚众(据6月2日《华西都市报》),但半数以上的人们仍觉得房价肯定还要继续涨。相反,中国的二级城市房价出现了明显上涨的势头(据5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 标签: 法理依据 经济运动 《华西都市报》 城市房价 平民 中国人民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刑法术语中,司法逻辑本质上是对罪犯定罪量刑的认知思维,并且是“刑法是司法”命题中所包含的实体性的实践逻辑。在我国现阶段,法律法规是对罪犯进行量刑的重要标准,而刑罚则是对罪犯的犯罪事实实施的惩罚措施,要想实现刑法的解释,则必须要回到司法的过程中来,司法与刑法是国家为了保护人民安全的重要手段,笔者则就司法逻辑兼及刑法教学如何适应司法实践进行浅析。

  • 标签:
  • 简介:电价波动在电力市场中有季节性特征,由于用电负荷在冬季和夏季偏高,而且电价本身较高,还会随着市场出现高峰时刻。所以不同时间段内,电价序列会存在特性上的差别,并不能进行分形维数的单一刻画。电力市场中购买者单一模式的采用,电网公司或是输电公司从发电公司进行购电,出售电能给配电公司。二十世纪末,法国数学家曼德勃罗特首先提出了分形理论,分形理论的提出,在各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最初的分形和分维已经从狭义分形扩展到信息、结构、功能、时间的广义分形,而具体又有分形方法论的进一步提出。电力市场环境下,单一购买者模式的采用,使负荷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公司的金融管理并构成风险,所以,金融风险的评估需更加准确而全面,并且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金融风险,这仍然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 标签: 多重分形理论 电力市场 风险价值评估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同时环境犯罪案件也不断增多。1997刑法典开创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新局面。但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仍存在环境犯罪种类偏少、刑罚力度不够等问题。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以适应环境犯罪的特殊性要求,将成为必然趋势。

  • 标签: 环境 环境犯罪 环境刑法 完善
  • 简介:摘要漫坝风险分析理论采用随机数学、随机水文学和随机水力学方法,综合考虑影响漫坝的洪水、库容、风浪和泄水能力四方面的随机性,然后研制出水库大坝在洪水系列与风浪系列联合作用下的漫坝风险模型,并在确保大坝的漫坝安全可靠度高达99.999%以上的前提下,优选水库的汛限水位,从而为提高水库汛限水位打下理论基础。本文正是利用这一理论,分析研究了水库的漫坝风险,综合应用随机水文学、随机水力学等学科知识,全面考虑洪水、风浪、库容和泄水能力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土坝对抗洪水和风浪联合作用下的漫坝风险理论,并提出了风险取值标准。

  • 标签: 漫坝风险分析 理论 模型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将产生重大的变化,主要以人力资本投资为核心,为企业做人员管理的决策并提供战略性的讯息。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阐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风险与及风险防范基本理论的简要分析。供同行参考!

  • 标签: 人力资源 风险管理 防范
  • 简介:审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为审计质量控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对审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引入风险控制理论,对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的思路、方式及具体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关键词审计信息化;风险控制理论;审计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随着审计对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审计署以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即AO系统)与审计管理系统(即OA系统)为平台,积极部署和推进计算机审计工作。目前,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基本完成了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的转型,部分先进地区还实现了项目全覆盖,这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一、审计质量控制概述(一)审计质量控制的一般涵义在传统的手工审计环境下,对审计质量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审计质量最终反映在审计报告的质量上,因而审计质量就是审计报告的质量。第二种观点认为,审计是包括了审计计划、取证、判断和报告的一个系统过程,因而审计质量是整个审计活动过程的优劣程度。综合以上两种观点,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关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的总称。(二)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犹如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样。审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利益,影响着社会公众的利益,更事关审计部门的切身利益。控制审计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审计机关的一项核心工作。二、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的新内涵(一)信息化条件为在审计质量控制中引入风险管理理论提供了技术基础。1.风险管理理论。所谓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对风险进行管理的理论风险管理理论。2.风险控制理论改变审计质量控制的内涵。目前风险控制理论已在各个经济领域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应用。根据风险控制理论,审计质量事实上是对各类审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结果,审计质量控制就是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的政策和程序的总称。(二)在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风险呈现出新的特征。1.存在转型风险。传统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瓶颈”。比如在信息化条件下,被审计单位的手工明细账、日记账不存在了,记账凭证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财务处理过程由软件自动完成,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大大减少,这无疑给审计人员带来了转型风险。2.存在系统风险。比如电子化会计数据可能被滥用、篡改和丢失,电子化的审计线索易于减少或消失,原始数据的录入可能存在错漏以及不可预计的突发灾害、软硬件故障等都会给系统的可靠性造成严重危害。3.存在控制风险。比如权限设置或职责分工导致约束机制失效、网络传输和数据存贮故障会使审计数据出现异常错误、审计软件对业务缺乏实时有效的控制手段等。4.存在检查风险。比如会计软件的更新换代,增加了历史数据难以采集汇总的可能性;内部控制主要依赖软件本身,难以全面检查测试等。三、利用信息化技术,强化“五环节”审计风险的控制(一)加强审计立项环节的风险控制在审计项目立项时,要以审计对象信息资源库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的软硬件等情况作深入调查,获取充分的信息。以防止到现场实施审计阶段,因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软件与审计软件不兼容,数据采集第一关就无法实现,致使后续审计计划的指导、规范和控制作用无法发挥。(二)加强审前调查环节的风险控制在信息化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在审计软件中预设评估模型、评估方法、评估标准等,来指导规范审计人员在审前调查阶段的工作。首先要按照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中规定的范围和内容进行审前调查;其次执行初步分析性复核,运用计算机的自动筛选、汇总、分析等功能,对审计对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迅速发现审计重点,并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审计策略和步骤;第三要运用审计软件科学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三)加强审计现场实施环节的风险控制1.数据采集环节。审计人员应在被审计单位的配合下,自主地获取被审计单位财务和业务等方面的完整数据。为排除被审计单位有意识隐瞒、修改部分数据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应检查数据是否发生遗漏、是否为审计时间范围的电子数据、是否是“结账”后的数据、并从核对总金额、借贷是否平衡、凭证是否断、重号、钩稽关系等方面检查其是否与相配套的纸质账册和报表一致。2.数据预处理环节。由于被审计单位数据来源复杂、数据格式不统一、信息表示代码化等诸多影响,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必须进行预处理。这个环节要求计算机审计人员在处理过程中确保数据不失真。3.数据分析环节。在审计数据的分析阶段,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首先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从总体上把握情况,找准薄弱环节,选择审计重点,深化实施审计方案,避免审计的片面性、盲目性。四、加强审计报告环节的风险控制做好审计发现问题的综合分析工作,强化精品意识,提升审计报告的层次和水平是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关键。可以利用AO系统的报告模板功能,做好以下四方面质量控制一是对审计发现进行深加工,防止问题定性表面化;二是审计报告立意要高,防止内容庸俗化;三是审计结论要客观准确,防止言而无据;四是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要有可操作性,防止纯理论化。五、加强审计后续环节的风险控制在审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审计记录载体的转变,对审计证据、审计档案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实行电子数据(含电子审计证据)保存使用责任制度。二是加快审计档案信息化建设。参考文献1王鲁泉.论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商场现代化》,20082张晓琼.信息化时代审前调查的标准化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3陈枫.审计信息化问题浅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视野》,20094郭振林.完善审计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审计月刊》,2005年姓名陈劲松单位浙江省临安市审计局单位邮编311300邮寄地址浙江省临安市审计局联系电话13588231855收件人陈劲松

  • 标签:
  • 作者: 白玉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6期
  • 机构:庭审直播的案件范围是庭审直播这一领域里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如何用法律规则来调整这个问题更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对此,本文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庭审直播的立法现状以及国际上关于庭审直播的规定,分别从实体上、程序上、例外情况以及权利的救济、立法形式等角度探讨如何用法律规范和调整庭审直播案件范围这一重要问题。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园,刘夏(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430074)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5期
  • 机构:摘要:刑法规范的解释适用,究竟应当从形式角度还是实质角度进行,将从刑法形式解释论和实质解释论的学说之争入手,通过分析比较提出应当提倡刑法实质解释论的观点。实质解释论更好地解决了罪刑法定原则形式侧面与实质侧面之间的冲突,有效地贯彻了罪刑法定原则;有利于实现实质正义和刑法的安定性。在刑法实质解释论运行方面,主张发挥法益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解释目标的机能,并以保险诈骗罪为例进行阐述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交通方式多样化的 发展和 机动车数量的逐年 增长,因 危险驾驶而造成的交通 事故也随之增多 。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 把 危险驾驶行为纳入到刑法的规制范围,有力 的助 推了 交通秩序 合法性的发展。论文 通过对危险驾驶进行分析,探讨危险驾驶行为刑法规制问题与对策。

  • 标签:
  • 作者: 曹军恒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年第5期
  • 机构:2009年是河北省的干部作风建设年,公安机关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当前形势下,加强公安机关的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校园贷犯罪层出不穷,网络借贷平台往往成为责任承担的争论对象。但是对于借贷平台刑事责任的认定并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必须通过具体分析借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对其性质进行准确界定。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再对不同性质借贷平台的刑事主体适格性进行分析,厘清借贷平台承担刑事责任的具体情形。再次,通过对具体校园贷犯罪的责任分析,结合对借贷平台的适格性分析,归纳借贷平台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借贷平台的刑事责任。

  • 标签: 校园贷 借贷平台 异化分析 刑法规制
  • 简介:本文阐述了美国刑法制定的合法性原则及其基本原理,对美国刑法的运作结构进行了归纳分析,以期对我国刑法的修正有所启示。

  • 标签: 美国刑法 合法性原则 运作结构
  • 简介:摘要罪数就是犯罪的个数。本来罪数是与犯罪现象相伴而生的,就是说有了犯罪即有了犯罪的个数问题。但是,罪数自一种客观存在的犯罪现象,发展为一种理论形态,乃至在法律上得到反映,是与人类文明同步进行的,是人类法律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经历了一个从客观到主观,从个别到一般、从朦胧到明确、从简单到系统的演变历程。本文通过叙述我国古代刑法制度关于罪数规定的演变进程,分析我国古代刑法制度中罪数的特点。

  • 标签: 罪数 唐律 并合 更犯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破产法日臻完善,无论是司法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总结我国破产法的经验与教训,推动破产立法与司法工作继续发展,第二届破产法珞珈论坛——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破产法理与实务研讨会于2018年11月17日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武汉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承办,湖北省山河律师事务所协办。共有来自全国法院系统、高校科研系统、管理人系统等13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代表围绕“破产审判工作机制研究”、“管理人制度的实践与完善”、“重整制度的实践与完善”和“破产清算及其它问题研究”四个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共同为破产法实施中的难点问题献计献策,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 标签: 改革开放 破产法 研讨会综述 纪念 论坛 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