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高储蓄率问题已经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诸多影响。深入分析我国高储蓄率问题形成的具体原因,探讨调整储蓄率降低的具体措施。有助于从宏观经济层面认识我国经济失衡的原因。正确处理投资、出口与消费的关系。

  • 标签: 经济失衡 政府储蓄 企业储蓄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基于我国1990年至2007年的统计数字建立起城镇居民储蓄的模型,运用相关计量经济学理论及回归分析知识建模并进行统计以及经济意义上的检验,文章研究了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并得出了最终确定的各因素对城镇居民存款的影响程度,并针对模型所反映出的城镇居民储蓄状况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及意见。

  • 标签: 城镇居民储蓄存款 主要影响因素 利率 通货膨胀率
  • 简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到2007年3月底,全国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已达17.5万亿元,其中活期存款6_3万亿,占36%;定期存款11.2万亿,占64%。受股市上涨影响,2007年4月居民户人民币存款减少1674亿元,同比多减2280亿元,但比2006年同期依然增加606亿。

  • 标签: 居民储蓄存款 冷思考 中国人民银行 人民币存款 统计数据 金融机构
  • 简介:2005年12月,中国银监会批准在福建、湖北、陕西三省首批开办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并于2006年8月将试点扩大到13个省份,2007年3月扩大到全国。这是中国邮政恢复开办储蓄业务以来首次推出的资产类业务,标志着邮政储蓄持续20余年的“只存不贷”历史正走向终结。

  • 标签: 邮政储蓄 农村金融 小额信贷 小额质押贷款业务 激活 中国银监会
  • 作者: 廖婷(武汉科技大学,武汉430065)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摘要:当前中国经济呈现的特征是“高储蓄、高投资、双顺差”,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长期持续,在经济增长初期,经济增长有赖于储蓄的增长,但随着我国经济已进入买方市场,高储蓄率只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在储蓄、投资双高的局面下,存在投资效率低下,储蓄不能转化为有效投资的问题,这是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通过对我国储蓄和投资内在结构的分析,对我国投资与储蓄结构,以及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 简介:消费表象的蓬勃与内里"支付不起"之间的失衡意味着什么?老龄化的问题眼下再次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热点。而经常伴随着这个议题被提及的,则是过度储蓄的现象,以及由此给整体经济带来的种种弊端。无论是学界还是经济界,对抑制过度储蓄的必要性似乎是认识一致的。普遍的观点是:"积储下来的一美元"与"消费掉的一美元"在价值创造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因为不消费的结果便是总需求的降低,你保留下了口袋中的美元,

  • 标签: VS 社会关注热点 认识一致 企业投资 国家竞争力 富人阶层
  • 简介:近年来,“一农”问题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已将促进山东农业经济发展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列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并对邮政储蓄支持和服务“三农”提出了明确的希望和要求。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则深刻认识到务必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好邮政储蓄服务“三农”工作,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 标签: 邮政储蓄银行 服务“三农” “三农”发展 省分行 山东 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