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定向增发的不同发行对象,将上市公司分为大股东组和机构投资者组,分别研究两组的盈余管理行为和定价效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组在定向增发前偏向于正向盈余管理,并且机构投资者组首个交易日的折价率显著高于大股东组,说明针对大股东的定向增发会计盈余被操纵的机会小,具有更高的定价效率。

  • 标签: 定向增发 盈余管理 定价效率
  • 简介:定向增发是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以我国2013—2015年A股市场的定向增发股票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外部环境影响角度和分析师自身角度实证分析分析师股票评级乐观性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承销关系、分析师声誉和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乐观性与分析师评级乐观性正相关,而声誉高、规模大的券商以及分析师的努力程度则会对其评级的乐观倾向产生反向抑制作用。分析师评级报告发布日距定增报告公布日的时间间隔也会对分析师评级乐观性产生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 标签: 证券分析师 评级乐观性 定向增发 企业融资 明星分析师 股票评级
  • 简介:定向增发作为资本市场权益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已日益受到监管层、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视。本文研究了定向增发折价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问的信息不对称是定向增发折价的重要决定因素。我们发现,当大股东购买定向增发股票的比例与其在增发前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比例差额越大时,增发折价也越高,并且增发价格相对于基准价格的溢价越低。这一结果表明,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实现了以较低的对价稀释中小股东权益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后者的利益。此外,与国外的研究一致,定向增发的折价还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成正比,即当不对称的程度越高时,增发的折价也越高。

  • 标签: 利益输送 信息不对称 定向增发折价
  • 简介: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资本市场上"同股不同权"的现象,但其仍未解决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及侵犯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在侵占公司资源和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同时,也扰乱资本市场的秩序。分析定向增发前后大股东行为,对比其在定向增发前后的利益变化,发现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动因、手段及影响,制定针对规范控股股东行为的规则变得尤其重要。

  • 标签: 定向增发 大股东 掏空行为
  • 简介:分别对2010年、2011年定向增发前后一年的股票流动性和股权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定向增发之后股票流动性显著下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明显增加。然后就股权结构变化对股票流动性变化进行截面回归分析后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票流动性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股票流动性正相关;股权制衡度、管理者持股比例与股票流动性没有显著关系。

  • 标签: 定向增发 非公开发行 股权结构 股票流动性 公司治理 私募
  • 简介:近年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表现出明显的定向增发股权再融资偏好。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2006—2012年间实施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投资者情绪、利益输送的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选择方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越低迷,公开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小,定向增发利益输送效应越大,上市公司更偏好定向增发融资;反之,则上市公司更偏好公开增发融资。因此,在中国股票市场"熊市"经历的时间要比"牛市"长得多,即投资者在大多数时间段处于情绪低迷状态的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转向定向增发融资是基于大股东实现利益输送的理性选择。研究结论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有效发挥中国股票市场的资金融通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定向增发融资 再融资偏好 投资者情绪 利益输送 公开增发融资 股权再融资方式
  • 简介:定向增发是我国股权融资的重要方式,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已成为定向增发中最主要的类型,因其具有项目建设周期长、与实体经济联系密切的特点,同其他类型的定向增发有一定区别。本文选取2009~2010年进行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的153家企业进行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每个企业定向增发前两年至定向增发后四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影响公司业绩的四个特点,并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定向增发 公司业绩 因子分析
  • 简介: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加强政府税收入管理,已成为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的客观要求。财政部2004年下发的《关于加强政府税收入管理的通知》中,明确了税收入的概念和范围,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和要求。这对加强税收入管理、强化资金收缴、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起到了引导和规范的作用。

  • 标签: 非税收入管理 财政体制改革 公共财政职能 监督管理制度 财政收入 分配关系
  • 简介:本文以2005~2010年间有过定向增发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监管意愿和监管能力的角度考察和解释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①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与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②因为监管意愿的差异,使得压力抑制型机构投资者比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更好地抑制了盈余管理。③进一步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由于监管能力存在差异,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正向盈余管理样本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内容,对我国的相关政策制定也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定向增发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监管意愿 监管能力 盈余管理
  • 简介:2004年,笔者在对自治区本级部分厅局2003年度预算执行、财务收支审计时,发现在税收入管理改革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有章不循,执行政策不到位。部分局本部及局属的二、三级核算单位使用由自治区财政票据中心核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收取经自治区计委核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946.47万元,未缴自治区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是对有关政策认识模糊,专项收入未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 标签: 非税收入改革 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 财政专户管理 收支两条线管理 政府 非税收入管理
  • 简介:宏达股份、冠福家用等公司因违规减持“大小”股票受到了严厉的处罚。为了应对“大小”的减持危机,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正在抓紧研究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对违规账户延长限制交易期限、增加限制交易品种、重审相关违规股东的上市公司董事任职资格、提请证监会立案查处。对于影响恶劣的事件,不排除采取限期回购超减股份、建议冻结资金账户、违规收益上缴上市公司等措施。

  • 标签: 中国证监会 解禁 股市 处罚措施 公司董事 资金账户
  • 简介:目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用定向增发限制性股票作为股权激励方式。现有的会计准则、税收法规要求企业在对限制性股票激励进行财税处理时“参考股票期权”,但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作为不同的激励方式具有不同的实质,在财税处理上不能简单照搬。本文结合案例对限制性股票的行权日、等待期、行权数量及会计费用与税前扣除费用的差异进行了剖析,并针对股份支付环节提出了财税处理建议。

  • 标签: 限制性股票 行权日 等待期 行权数量 财税处理
  • 简介:文章根据盈余管理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将其划分为效率性盈余管理和效率性盈余管理。效率性盈余管理会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而非效率性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扭曲资源配置,甚至诱发会计舞弊,其本质上是一种寻租行为,因此,有关当局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治理。

  • 标签: 非效率性盈余管理 资源配置 后果 机会主义动机 企业文化
  • 简介:政府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职能不断增加,以及财权的逐步分割,税收入快速增长,已在政府收入中占据了相当高的比重。加强政府税收入的管理,是各级财政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各地都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 标签: 非税收入管理 政府非税收入 社会公共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职能 国家机关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空间不断拓展,咨询服务、鉴让服务等审计业务正在迅速崛起?以美国“四大”为例.其审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从70年代的70%左有下降到了目前的30%左右.而非审计业务收入所占比重正在逐年提高,有的甚至已超过50%。而日前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80%以上来源于审计业务.

  • 标签: 民间审计 非审计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 注册会计师 审计责任
  • 简介:成果简介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大力推动审计信息化,创新现场审计模式,建立了以分类监督为导向、技术支持为支撑、现场(阶段)审计和远程审计为主体的现场审计模式,涵盖审计工作的各个阶段,分类监督、现场审计技术支持、现场(阶段)审计与远程审计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有序协作,四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一)分类监督指审计机构运用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评估各分支机构风险,对分支机构经营管理和依法合规情况进行赋分,据此确定监督类属,实施差异化监督检查的过程。

  • 标签: 非现场审计 审计模式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监督检查 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支持
  • 简介:政府税收入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依法代行政府职能的单位。凭借国家权力、所有权或政府信誉依法取得的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中外各国,税收入都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平衡财政收支,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规范政府税收入管理,是一项深得人心的“阳光工程”、“德政工程”。加强和规范政府税收入管理。是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增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 标签: 政府非税收入 非税收入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 宏观调控能力 “阳光工程” 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