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反垄断法》对经营集中的规制标准不明确,缺乏具体的豁免制度。本文在分析我国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经营集中规制的相关建议。

  • 标签: 经营者集中 反垄断 竞争
  • 简介: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允许股份有限公司回购5%的股份用于奖励公司员工,并允许公司高管人员于上市一年后转让股份以获取收益;同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允许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遵照该办法的规定,实施以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为主要手段的股权激励,

  • 标签: 经营者股票期权 《公司法》 上市公司 中国证监会 限制性股票 公司员工
  • 简介:经营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根本措施,而股票期权激励是对经营行为激励和约束效率效果最优的激励机制,股票期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代理人激励约束相容的问题。在股票期权激励下,经营的行为可以归纳为六个特征。

  • 标签: 股票期权激励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 简介:经营激励与约束问题始终是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问题。自Berle和Means(1932)以来,股权激励作为经营激励的重要方式,一直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股权激励被普遍认为是我国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重要途径。从1999年起,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地开始探索经营股权激励机制。200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也转发了财政部和科技部制定的《关于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的指导意见》。自去年以来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MBO政策解禁,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经营股权激励改革的高潮。然而,关于经营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理论上始终分歧较大,已严重困扰着经营股权激励改革。黄之骏与王华的论文《经营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以下简称黄文),选取2001-2004年的高科技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试图从内生性研究视角研究经营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作者发现,各种企业可观测特征和不可观测因素对经营股权激励水平有显著影响;对高科技企业来说,即使考虑到内生性影响,

  • 标签: 股权激励机制 经营者激励 企业价值 经验证据 内生性 国有高新技术企业
  • 简介:本文首次从内生性视角研究中国上市企业经营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及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问题。遵循内生性的研究思路,选取高科技上市企业2001-2004年均衡的平行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研究发现:各种企业可观测特征和不可观测因素对经营股权激励水平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托宾Q值表示企业价值时,我们发现,对高科技企业来说,即使考虑到内生性影响,经营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仍然存在强烈的区间效应,即经营股权激励水平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大力加强经营股权激励的程度,将有助于高科技企业价值的提升。

  • 标签: 经营者股权激励 企业价值 内生性
  • 简介: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机构投资独立性为视角,实证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异质机构投资持股偏好的关系,以及会计稳健性对二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机构投资总体持股偏好呈现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与独立机构投资持股偏好显著负相关,而与非独立机构投资持股偏好显著正相关。会计稳健性对股权集中度与机构投资总体持股偏好之间关系起到U型调节作用。会计稳健性对股权集中度与独立机构投资持股偏好之间关系的负调节效应不显著,而对股权集中度与非独立机构投资持股偏好之间的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

  • 标签: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股权集中度 会计稳健性 持股偏好
  • 简介:一、会计集中核算的运作会计集中核算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运行,采取"一厅式办公、柜台式作业"的组织形式.作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会计核算中心在完成了组织框架建设之后,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使会计集中核算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 标签: 会计集中核算 国库集中支付制 中国 公共财政体制 改革 财政监督
  • 简介:会计集中核算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之前,各地政府为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而对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进行的有益尝试。2003年7月,财政部明确要求各地要按照规范的改革方案,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改革目标,已开始会计集中核算改革试点的地方,要积极稳妥处理好二之间的转换和过渡工作。近年来,各地政府就如何做好两种制度的转轨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笔者认为,这两种制度并不相悖,可以优势互补、有效融合。

  • 标签: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会计集中核算 融合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公共财政支出改革 200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