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期,我国证券市场采取了众多的改革措施促进证券市场逐渐向合理化运行方向迈进。从去年11月底国务院提出《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伊始,不足半年时间,各项规则及配套文件纷纷出台。

  • 标签: 优先股 利器 股改 证券市场 配套文件 合理化
  • 简介:本文通过向量GARCH模型考察沪深两个市场间波动的溢出效应。1997-2003年的实证结果显示,两市波动之间互相提供预测信息的能力是不对称的,沪市的波动冲击会显著影响到以后深市的波动幅度,深市的冲击则难以影响沪市的波动。进一步的分段研究认为,这种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2000年9月深市停止IPO之后,此前两个市场间的溢出关系较弱,而且存在深市向沪市一定程度的溢出。本文的结论意味着深市停发新股事件改变了两市间波动溢出和信息传导方向,使得沪市逐步取得信息先导地位。

  • 标签: 波动溢出效应 向量GARCH模型 深圳市 上海 证券市场
  • 简介:新股发行的长期价格波动是财务理论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问题,是对市场有效理论的一个挑战。有效市场理论认为,价格可以充分反映所有影响公司价值的信息,股票价格服从随机游走。因此,以新股作为股票投资组合,不应该比市场或者其他投资组合获得超额的报酬。但是,迄今为止的许多研究都表明,新股发行存在长期价值偏低的可能,即以三年或者五年的长期收益来衡量,新

  • 标签: 市场表现 新股发行 长期业绩 股票投资组合 长期收益 长期价值
  • 简介:现在已经证实,在国外许多股票市场中存在新股长期回报不佳的现象。本文基于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新股数据,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中新股上市后的长期回报。在研究中,采用了构建同类型对比组合比较和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的方法。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中的新股上市后在较长期间内具有回报高于市场和同类型对比组合的现象,并且新股超额回报不能够用三因素定价模型有效解释。同时还发现新股上市后的首日回报对其未来的长期市场表现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 标签: 中国 证券市场 新股发行 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 股票市场 投资回报率
  • 简介:本文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全面、细致刻画中国资本市场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icOffering,IPO)的折价程度;二是试图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对新股IPO首日超额收益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为此,本文分别按照年度、行业、上市地点、上市周期对样本进行了分类,计算不同分类下的新股首日超额收益;同时本文认为,新股发行过程中监管部门对发行价格的限制,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新股首日超额收益产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IPO 新股折价 首日超额收益
  • 简介:文章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公司层面系统剖析了某中小板上市公司IPO发行费率畸高的原因。研究结论揭示了公司盈余质量对IPO发行费率具有本质影响,而媒体对盈余质量的集中关注能够强化这一影响。通过这一研究,为拟上市公司控制IPO发行费率,提高新股发行效率提供借鉴。

  • 标签: 盈余质量 媒体关注 首次公开发行(IPO) 发行费率
  • 简介:本文以我国1997年7月至1998年12月间上市的146家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招股说明书的信息含量和新股长期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招股说明书中相关的历史会计信忠存在过度包装成分。而其盈利预测信患则过于乐观,投资者依据此信息所做的投资决策在长期内并不能实现其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 标签: 新股 长期市场表现 信息不对称
  • 简介:细读了伍利娜的这篇论文后,确有较多的感想。按照《中国会计评论》杂志的点评建议,此处仅对本文(即"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审计费用披露的证据")的优缺点谈点几个人看法。点评者认为。本文的长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新颖,时机恰当。进行我国审计收费方面的研究在当前既有深远的

  • 标签: 审计收费 审计定价 因素研究 点评 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
  • 简介:本文利用新股定位的独特数据,考察投资者是否该在新股交易中听从分析师的意见。研究发现:以分析师预测价格法估计的IPO溢价(即IPO首日收盘价高于分析师预测价格部分)越高,新股上市后的短期和长期市场表现越差。并且,较之于IPO首日回报率和以可比公司乘数法估计的IPO溢价,以分析师预测价格法估计的IPO溢价能够更好地预测新股上市后的长期市场表现。上述证据表明,新股交易中投资者应该参考分析师的建议。

  • 标签: 证券分析师 利益冲突 价格预测 IPO溢价
  • 简介:营销学家麦卡锡将市场营销归结为四个基本要素,即产品、促销、分销和定价。企业通过前三个要素在市场中创造价值,通过定价从创造的价值中获取收益。定价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一个有战略眼光的定价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不是“成本和利润决定价格,价格引导顾客和竞争”,而是“价格决定成本和利润,

  • 标签: 市场营销 企业管理 定价机制 产品成本 市场竞争 利润水平
  • 简介: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都不为外界所知。2001年年报开始,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这一事项,本文以282家公司2000和2001年报作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关于审计费用定价,影响因素包括公司规模、是否由国际5大所审计以及被审计公司ROE是否处于"保资格"区间;(2)关于审计意见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负面审计意见在2001年与审计费用显著相关,但被出具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与审计费用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因此不能从审计费的角度证实公司支付高额审计费进行审计意见类型变通之明显存在;(3)关于审计费用之变动,影响因素包括公司规模的变动、审计意见由"不干净"变为"干净"、ROE的变动等3个。

  • 标签: 审计费用 审计费用变动 影响因素
  • 简介:基于财会[2010]12号文对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提出由有限责任公司转变为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情境,本文探索了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转变前后客户诉讼风险在审计定价中的角色。使用2009~2014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数据,针对事务所转制所带来的法律责任变化对于审计师对客户诉讼风险敏感程度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事务所转制对于客户诉讼风险与审计定价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转制后审计师在定价策略中对客户的诉讼风险更加敏感。本文探索了事务所转制对审计定价影响路径,且为行业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实证证据。

  • 标签: 事务所转制 组织形式 诉讼风险 审计定价
  • 简介: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近年来一直将转移定价税制作为国际税收和涉外税制建设的重点。本文对国际转移定价税制的最新发展进行了介绍和阐释,以完善我国的转移定价税制。

  • 标签: 转移定价 转移定价税制 预约定价协议 资本金弱化
  • 简介:随着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不断与国际接轨,会计师事务所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提高事务所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而审计服务收费定价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会计师事务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是一种高风险的业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的成本结构。而审计服务的特点和成本结构决定了其定价模式的特殊性。本文试图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立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特点,探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收费定价模式。

  • 标签: 审计服务 定价模式 会计师事务所 可持续发展能力 会计理论与实务 可持续发展问题
  • 简介:转让定价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种税务风险。对转让定价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价值。本文在明确转让定价风险含义、分析转让定价风险的成因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说明,企业在无法避免成为转让定价调查重点对象的情况下,可采用合理准备转让定价同期文档、进行审计防御、进行预约定价方法有效降低转让定价风险。

  • 标签: 转让定价 转让定价风险 同期文档预约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