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环境审计效能发挥的基本前提是独立性的有效保持。研究我国环境审计监督主体的定位,有助于环境审计效能的提升。文章分析了我国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并从独立性对环境审计监督主体的要求出发,探讨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监督主体的协调定位,为中国特色环境审计制度的设计奠定基础。

  • 标签: 审计独立性 环境审计主体 协调定位 环境审计制度
  • 简介:本文通过手工收集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章程中反收购条款的设置与公司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讲,金色降落伞条款的设立是对公司管理层的一种保护,不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公司治理对金色降落伞条款的效应有影响:民营企业设立金色降落伞条款,不利于降低代理成本。但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设定金色降落伞条款越不利于降低代理成本。限制提名董事人选的股东资格条款、交错董事会条款、绝对多数条款对于降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没有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法与金融文献提供了公司层面的法律规章同样对投资者利益保护有影响的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也将促使我国理论界、立法机构和监管部门重新思考公司层面的法律规章的合理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反收购条款 投资者利益保护 公司治理
  • 简介:广义来讲,内部控制鉴证业务包括内部控制审核、内部控制鉴证和内部控制审计,三种业务均由注册会计师完成。那么,注册会计师(鉴证主体)在提供内部控制鉴证服务时,在报告、板块和行业上会如何选择?这些选择又对监管机构和鉴证主体提供了哪些启示?2011年是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本文从鉴证主体的角度对该年度总计988份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进行了全面统计,进而深入分析了鉴证主体与报告类型、上市板块及行业类别的交互关系,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内部控制鉴证 报告类型 上市板块 行业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