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3 个结果
  • 简介:编者按:全国资产评估机构综合检查总结大会会议期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向与会的评估机构负责人发放问卷,就当前行业普遍关注的涉及评估行业发展、低价竞争、提高评估机构核心竞争力、当好一名法定代表人等四个核心问题,请代表们献计献策.这次问卷调查,直接面向身处行业一线的中坚分子,是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急会员所急、想会员所想,积极引导会员参与行业管理、增强行业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 标签: 评估行业 问卷调查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资产评估机构 焦点 热点
  • 简介:现状:一般人所拥有的住房的土地使用期限是70年。那么,70年后,我们的房子怎么办?

  • 标签: 物权法 焦点 八大 使用期限
  • 简介:农业原本是典型的农村活动,城市农业对于许多人来讲是新鲜的概念,通常也被理解为原始的、暂时的和不适宜的。其实,城市农业已有久远的历史。1649年,德国亚琛市城内和城边生产的鲜活畜禽和鱼类对于城市是必不可少的。在19世纪的中国,上千个大小城市出现了城市农业,事实上,城市农业对于世界各国城市居民来讲,具有深远的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意义,参与城市农业的城市家庭的比例,从北美洲一些大城市的10%到西伯利亚一些小城市和亚洲一些城市的80%,城市农民的大量出现不仅限于最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 标签: 城市农业 从业主体 发展空间 城市系统 影响因素
  • 简介:住宅金融是指为住宅生产与消费而进行的筹资、融资、借资和结算等金融活动的总称,是住宅业与金融业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制度。住宅金融的雏形出现于奴隶社会,其发展完善于资本主义社会。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住宅资金市场最主要的资金融通手段,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 标签: 住房金融 住宅 生产 消费 资金 市场
  • 简介:土地和圈地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两个敏感词。为什么?因为这“两个敏感词”涉及“农民的利益问题”,涉及“中国的农民问题”,毕竟在中国的人口中农民占多数,毕竟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

  • 标签: 中国 农民利益 农民问题 土地管理
  • 简介:一、不可回避的矛盾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土地作为资源要素对国企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牵动着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中央和地方国有)、银行等各个利益主体的神经。国家一方面想降低土地升值导致的金融和地产泡沫、另一方面想通过土地资源市场化改革支付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生活环境改善的成本,现在又想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支付农村养老制度和医疗制度改革的成本。因此中央政府面对着两种利益选择:一方面为了保护经济平稳运行,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而抑制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另一方面,又由于改革成本需要大量的资金支付,土地的市场化改革有利于筹集资金。在这种两难选择中,在国家土地资源层层代理和“经营城市”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行为扭曲。2003年中央政府推出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省级以下土地的垂直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改变了《土地管理法》关于县级及其以上地方政府管理土地的权限的规定,其目的是从权限管理上上收省以下地方政府土地管理的权限,缩小多级管理主体的数量,实现限制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中使用土地,防止权钱交易和腐败现象,维护中央政府权威、保持政令统一和畅通。按照这种收权的逻辑,等于把过去市、县对土地规划权、出让终审权、土地归属界定、审批职能、地产开发权都...

  • 标签: 国有企业改革 地方政府 国企改革 市场化改革 企业兼并 委托代理关系
  • 简介:我国目前的创业投资总额已经超过了100亿元,已经投入创业企业的大约有10多亿元,加上国外创业投资公司的2亿美元投入,我国日前投资创业投入的资金总量大约有3亿多美元左右。在创业投资发达的美国,平均一家创业企业从初创到成熟大约需要5000万美元的创投资金。而我国目前投入运作的创业投资只能维持24个创业企业。这显然与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极不相称的,也制约了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

  • 标签: 创业投资 中国 风险投资 科技成果转化率 高新技术产业 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