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身材不一定要高,但要匀称、挺拔。比例和谐;啤酒肚要限制在你低头能看见自己皮带扣限度之内。

  • 标签: 外表 身材 啤酒
  • 简介:互联网在中国经历了十余年发展。网络不仅作为一个媒体给传媒格局带来很多冲击,也作为一种新社会形态,孕育了各种新文化现象。网络文化景观,既让一些人称奇,又让一些人困惑,更让不少人担忧。网络文化背后,是复杂社会因素作用。

  • 标签: 网络文化 动力要素 文化发展 传媒格局 社会形态 文化现象
  • 简介:【香港财华社11月18日】内地有关水、电、气等公用产品价格即将调整消息不断,而且从国家发改委官员所披露出来不少资讯表明,调整水、电、气价格,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心意已决。短期内,相信内地资源性产品(或要素)价格调整势在必行,它也是宏观经济形势调整最为重要方面。

  • 标签: 势在必行 内地 市场化 公用产品价格 资源性产品 价格形成机制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象山县电力、电网建设得益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110KV、35KV为主网架,10KV为中压配电网络。到2004年底,全县共有220KV变电所1座,110KV变电所4座,35KV变电所11座,拥有220KV线路1条,110KV变电线路6条,35KV变电线路16条,10KV线路78条。另外,县内还有一家小型火电厂(宁波正源电力有限公司)。象山县电力、电网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 标签: 象山县 平衡分析 电力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 变电所 经济社会
  • 简介:地域间经济要素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是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要保证。缩小地区差距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欠发达地区缺乏要素能否从内部更多地积累,并吸引发达地区要素流入。不可流动要素状况是决定要素运动重要方面,而要素运动又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因而,若能有效改善一个地区不可流动要素状况,则有助于该地区要素积累和流入,从而带动经济发展。一些不可流动要素状况是无法改变,如一个地区土地、能源、矿产资源等,但是,诸如交通、通讯、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及促进生产要素结合各种制度性及体制性因素则可以改善,而在这方面,政府作用是不可替代。如果政府能够改善落后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状况,同时切实改善体制与制度环境,则一方面能够吸引可流动要素流入,另一方面也可加强本地区薄弱要素培育,从而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弥合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

  • 标签: 区域经济 经济要素 要素运动 政府职能 中国
  • 简介:近几年来,余姚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依托产业发展实际,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大力推进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和循环发展,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速器。

  • 标签: 新兴产业 中国 区域经济 发展现状
  • 简介: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水、电、土地等要素资源短缺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瓶颈,汽车消费膨胀引发交通道路拥挤等现象日益严重,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低投入、少污染、可持续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更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要素资源 中国 工业化 城市化 水资源 能源
  • 简介: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应该有选择地融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人潮中。而APEC(亚太经合组织简称)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APEC成立于1989年元月,由包括美、日、中、韩、新加坡、台、港等21个国家和地区组成,中国也是APEC成员。APEC宗旨之一是成员间“减少投资壁垒”,这为中国从其它APEC成员吸引FDI(对外直接投资简称)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APEC成员 FDI 中国 要素优势 国际产业转移 吸收
  • 简介: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大量资金投入和资源消耗外延扩大再生产方式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现代化内涵扩大再生产轨道上来,因此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合理配置利用有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科技资源上,依靠科技进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作为一种有限不可替代自然资源更应该如此,因此要在认识到它对人类生活活动重要性同时,给水定一个合理“价位”,使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要通过“水价”调节,提高水利用率,提高节约用水意识,保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家基于华北地区严重缺水局面准备实施中线“南水北调”举措,我们更应当利用好这一机会,重新审视当地有限水资源,合理“定价”就更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河北省目前城市用水状况,更觉得应当充分利用好经济杠杆来优化水资源配置,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平衡之目的。

  • 标签: 水资源 资源配置 水价 石家庄市
  • 简介:笔者认为,资本、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流动具有不同弹性,这种特点对西部大开发中产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1)劳动力流动具有国际国内有很不同差异性,就一国内部而言,它具有很高流动性,因此,西部不具有比东部更低劳动力成本从而更强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2)资源具有几乎为零流动弹性从而独占、排他先天优势,发展一个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型产业和特色产业,是西部产业选择重点,但资源开发中要强调深加工;(3)资金是高流动性要素,追逐利润是资本流动动力,西部大开发要制定吸引国内外资金政策,在新对外开放领域,让西部先行,形成政策落差和西部政策优势,西部大开发中要采取多边开放政策、推进多国参与和多国合作;(4)区位是西部先天不足,但可以通过发展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附加值、省动力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来转化;(5)知识、技术、信息、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最特殊要素,它们也具有高流动性特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信息密集高新技术产业在西部不存在天生障碍,反而是西部经济发展明智选择、重要选择、必须选择。本文与普遍认同意见最为不同观点是:笔者认为西部不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相反,西部具有发展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产业条件和潜在优势。

  • 标签: 西部地区 经济要素 要素流动 产业选择 高新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