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从产权异质的角度,以中国A股上市重污染行业2009—2016年年报和独立报告中披露了环境信息的公司作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会计稳健对融资约束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和会计稳健对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由于资源约束的限制,二者在对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缓解作用上主要呈替代的关系,且这种关系也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中。

  • 标签: 环境信息披露 会计稳健性 融资约束 所有权性质
  • 简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必须要有“硬约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势在必行.目前,对长江流域实施“硬约束”的时机与条件基本成熟.为此建议:建立健全长江全流域考核机制.在流域“生态共同体”共建共享的理念下,建议加快建立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牵头,建立流域水质考核奖惩、重大工程项目环评共商、环境污染应急联防等机制,域内上下游省(市)共同签订具有约束力的生态补偿协议.

  • 标签: 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流域 全国政协委员 硬约束 政协主席 武汉市
  • 简介:利用1998—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基于Richardson(2006)模型估算出投资不足样本,本文研究了公司现金持有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融资约束对二者关系的异质调节作用。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异质随机前沿模型,本文得到一致的研究结论,即公司现金持有能缓解公司投资不足的现象,从而提高公司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影响仅存在于融资约束公司中,在非融资约束公司中结果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公司现金持有和融资约束共同影响公司投资效率,支持现金持有的预防动机理论。

  • 标签: 公司现金持有 投资效率 融资约束 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
  • 简介: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使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于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缓解效应。不同类型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融资约束间的关系不同:从所有制来看,民营企业嵌入价值链获得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最突出,其次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并不十分显著;对于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不同的企业来说,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企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得越多的融资约束缓解;对于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地区的企业来说,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地区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越突出。最后,从静态及动态两方面进行了机制分析,验证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通过增强外商直接投资的吸纳水平、提高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及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来缓解其融资约束,且持续经营企业是产生价值链嵌入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的主要来源。

  • 标签: 全球价值链 出口国外增加值率 融资约束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 中国企业
  • 简介:[目的/意义]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加强的背景下,如何在考虑碳排放约束的情况下对我国物流产业效率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对物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2004—2015年的物流效率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面板数据对影响物流效率的宏观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物流效率总体水平偏低,各省物流效率随时间波动较大。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改善西部地区物流效率的对策建议:制定合理的减排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改变靠能耗驱动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重点放在物流技术创新及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切实提高物流业效率;联合周边各省(区、市)设计合理的物流系统,构建高效的信息平台;制定适合西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针对政策,促进物流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物流业 碳排放 西部地区 基础设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简介: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下,环境规制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会受到行政垄断的约束。首先,将行政垄断与环境规制纳入生产函数,构建了环境规制与行政垄断影响生态效率的理论框架。其次,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了中国2000—2015年30个省份的工业生态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最后,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和地区性行政垄断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工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而且环境规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考虑到不同地区行政垄断程度存在差异,进一步设定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当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低于门槛值0.343时,环境规制有效提升工业生态效率,当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超过门槛值时,环境规制的系数不显著。据此提出制定异质环境规制政策、放松地区性行政垄断、建立企业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激励机制、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环境规制 行政垄断 工业生态效率 空间效应 门槛效应
  • 简介:土的结构决定了土的工程性质.作为一种典型结构土,黄土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力学性质.本文以陕西咸阳地区的典型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三轴剪切试验,分析了原状黄土和相同含水率的重塑黄土及饱和黄土的剪切变形特性.对应力结构参数随试验压力的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对该地区黄土结构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根据参数的变化特点,对不同压力条件下参数的变化特点进行总结.

  • 标签: 试验研究 结构 黄土 应力 力学性质 变化规律
  • 简介: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强国绕开WTO多边体制,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工具,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标准。在此背景下,分析自由贸易协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联演进,深入比较各大经济体在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知识产权谈判模式,并以中国为视角,提出中国应对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谈判的策略,从国际知识产权环境、区域内成员国、区域外非成员国三个层面阐述自由贸易协定对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影响。

  • 标签: 自由贸易协定 知识产权谈判 TRIPS
  • 简介:我国宏观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银行业整体发展已过了舒适期,规模增速放缓,盈利能力下降。在如此的宏观、行业大环境下,'内外交困'是当下我国城商行生存环境的真实写照。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监管力度空前、金融脱媒化、互联网金融竞争加剧,对商业银行整体造成影响外,对城商行的影响更加显著,城商行的盈利模式遭到巨大挑战,战略转型势在必行。

  • 标签: 城商行 挑战 转型
  • 简介:基于PSM匹配样本,使用离散时间cloglog生存模型和Cox风险比例模型考察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企业存续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有助于延长其存续时间,但并非参与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持续时间;异质检验结果表明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一般贸易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存续时间的促进作用更大;中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融资能力提升、企业规模扩大以及要素配置效率改善是全球价值链影响企业存活的重要渠道。

  • 标签: 全球价值链 企业存续 生存分析 影响机制 企业异质性
  • 简介:对旅游产业经济效应有效研究,保证旅游产业发畏的科学,有助于合理配置旅游资源,调节市场矛臂。基于2000—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旅游面板数据,构建旅游产业经济效应评估体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回归分析,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各变量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旅游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且国内旅游收入贡献度大干国外旅游收入;旅行社个数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仅次于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就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小。这为旅游产业发畏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启示。

  • 标签: 旅游产业 经济效应 产业发展
  • 简介:对越南和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回顾对推理和预测其贸易趋势至关重要。研究越中两国的“机械和运输设备”商品的贸易趋势,通过使用RCA,TCD,SI和TCI指标(模型)分析中越“机械和运输设备”贸易互补及比较优势,可以发那才大多猢H掘和运输设备贸易而言,中国和越南之间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中国与越南的机掘和运输设备贸易世界市场上具有良好的互补;中国和越南甜H掘和运输设备方面的出口相似度较低,因此其在世界市场上不存在竞争力;越南工业化导致其机械韭口大幅增加,从中国进口量增加是其与中国在市瞒和运输设备贸易逆差的原因等。

  • 标签: 机械和运输设备贸易 比较优势 互补性
  • 简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实施,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和长吉图一体化政策进一步落实,吉林省珲春口岸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迎来空前发展机遇.如何利用地缘优势,开通国际旅客联运,打造国际旅游线路,实现铁路规模化运营值得深入研究.着眼未来,国际铁路联运客、货并举,将带动珲春口岸快速发展.

  • 标签: 珲春国际口岸 铁路开行 旅客联运
  • 简介:以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传统线性范式的资本市场理论,越来越受到金融学界的普遍质疑,导致非线性金融建模的迅速发展。采用ARCH-LM、BDS、PBT等非线性检验方法,对我国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深证综指三大股指的收益率时间序列进行检验,发现非线性的可预测是我国股市收益率序列相关的主要形式,而导致整个时间序列的非线性可预测的却往往只是其中的某几个时间段,在这几段时间范围内信息不能充分反映在股价里。

  • 标签: 非线性相关 可预测性 BDS检验 PBT检验
  • 简介:利用2006—2015年中国银行业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互联网金融、银行竞争与流动创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2P等互联网金融对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冲击较大,对其流动创造具有挤出效应,但同时也倒逼国有控股银行更加重视长尾市场,增加流动创造。提高国有控股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能够增加流动创造,具有"风险吸收效应"。我国银行的流动创造具有顺周期的特征。中小商业银行应加快改革步伐,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政策制定者在鼓励竞争时,要在流动创造降低与消费者福利增加之间进行一定的权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流动风险监管。

  • 标签: 互联网金融 竞争 流动性创造 脆弱渠道假说 风险吸收效应
  • 简介:利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比反映地方政府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建立包含“借新还旧”债务约束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条件,解决“借新还旧”策略下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的测度问题。根据可持续条件,将地方政府债务不可持续程度从小到大分为绝对不可持续、相对不可持续和可持续三类.克服了现有研究只能区分可持续和不可持续.无法区分不可持续程度的问题。对省级政府债务可持续检验的结果表明:所有31个省市区的地方政府债务都是不可持续的。其中,12个省市区是相对不可持续,19个省市区是绝对不可持续。对地方政府债务不可持续的成因分析表明,政府支出效率是导致债务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地方政府债务不可持续短期内采取延长偿债期限和“借新还旧”的偿债方式,化解违约风险。从长期看,首先要改革财权,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确保地方政府在较短时期内财政预算盈余;同时必须改革事权,减少地方政府在产出效率较高行业的财政支出。

  • 标签: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的可持续性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比 内生增长模型
  • 简介: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拥有的资本金能够充分满足央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要求,也能降低商业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但是由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存在,在央行采取紧缩或者扩张货币政策时,使得信贷产生紧缩或者扩张过度,容易造成货币政策偏离稳健效应,增加系统金融风险。为了防范系统金融风险和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在计量模型中引入广义信贷,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贷规模与资本充足率显著正相关;引入广义信贷后,信贷规模的波动对资本充足率的敏感程度下降,特别是信贷变动对存款准备金率反应程度显著上升,表明货币政策本身对信贷变动的影响力度加强,有效降低资本充足率对信贷规模的紧缩或放大的幅度,保持货币政策稳健

  • 标签: 广义信贷 资本充足率 货币政策稳健性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在工商管理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阶段要想对企业工商管理提高重视程度,并积极的进行科技创新,为整个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工商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对于工商管理的重要,并且对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应用的现状进行探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希望对促进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做出积极贡献。

  • 标签: 科技创新 工商管理 重要性
  • 简介:本文采用我国1990-2016年宏观季度数据,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我国近三十年来的财政政策效应,并采取将数据分段的方式做进一步扩展。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政府支出扩张会刺激总产出上涨,对居民消费和居民投资具有挤入效应;增税的财政政策会负向作用于产出,同时抑制居民消费和投资;1990-1998年财政政策对总产出的作用较强,在政府支出对居民投资的挤入效应上表现尤为明显:2008-2016年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和居民投资的挤入效应较弱,但对产出的总体作用大于1999-2007年。

  • 标签: 财政政策 居民消费 居民投资 阶段性差异 SVAR模型
  • 简介:"美元周期"为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货币政策由宽松到紧缩的一个时期,总是影响部分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甚至引发全球的经济危机。美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的"美元霸权"现象。为了探究美元对区域经济危机的影响,本文利用1986-2015年世界15个国家的年度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美元汇率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美元汇率对15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虽然其对发达国家的长期影响不明确,但美元汇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明确的负效应,从而验证了美元汇率波动成为诱发区域经济危机重要因素的判断,并结合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趋势,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促进国际经济关系改革的意义。

  • 标签: 美元汇率 经济危机 面板向量自回归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