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计划对研究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前提下,基于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的理论知识,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下研究培养机制的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培养机制改革的新思路:要从宏观上探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培养两者的协同发展问题,建立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学位体系;从微观上分别探讨学术学位研究培养和专业学位研究培养的自身协同发展问题,形成协同创新下各自的培养模式;最后指出应开展研究指导教师队伍的专题研究,进一步强化协同发展的主体作用。

  • 标签: 协同创新 研究生培养 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
  • 简介:将质量机能展开功能应用于面向多元需求的本科培养过程质量控制研究中,通过质量需求和质量特性展开构建本科培养质量屋,并在设定关键控制点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本科培养过程质量进行评价,为培养单位的本科培养质量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质量机能展开 质量屋 模糊层次分析法 本科生培养
  • 简介: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非零和合作博弈,倡导的是“2+2〉5”的整体状态,是一种追求资源匹配、互补共享和功能耦合的谐调文化。研究“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本质是政府、产业(企业)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结合目标用户的需求,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协同创新,实现教育、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考量研究教育的现实特征,从“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创新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研究教育发展的全新理念研究,着力构思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制度安排,以期为我国新时期研究教育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协同创新 非零和合作博弈 合作教育 文化转型
  • 简介:人民网武汉6月26日电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于近日完成了《2013年中国研究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评价报告中详细公布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未含港澳台地区)、61个研究院、485所高校研究教育竞争力排名,以及各研究院或高校在其所在省(市、自治区)内排名和所属类型中的排名,还有分12个学科门类、分98个一级学科、分374个学术型专业和分37个专业硕士一级学科的高校排名,共发布了530个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排行榜。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 中国 专业评价 高校排名 评价报告
  • 简介:以北京某高校226名研究生为对象,探讨导师辱虐型指导方式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分析了师生交换关系和同门支持的中介及调节机制,以此探索在导师辱虐型指导之下的高校研究“命运救赎”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导师采取辱虐型指导方式会破坏其与学生之间的交换关系,继而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如果该学生获得同门成员的支持,导师采取辱虐型指导方式则相对更容易导致其与该学生交换关系的恶化。

  • 标签: 师生关系 辱虐型指导方式 师生交换关系 同门支持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13年中国研究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创新之处,并公布2013年中国研究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同时立足于近3年的评价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 标签: 研究生教育 综合竞争力 教育评价 科研评价
  • 简介: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2013年中国研究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结果显示,重点大学的学科优秀率稳步上升,但高层次人才培养资源分布不平衡。武汉大学排名第五,比去年上升一位。

  • 标签: 高层次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资源分布 不平衡 中国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