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作者: 雷晓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9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宝鸡市人民医院,陕西宝鸡721000
  • 简介:骨外科手术患者主要是指发生意外骨折而进行手术的患者群体,骨折后患者的身体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进而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同时术后休养时间较长,休养阶段的术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身体恢复质量。据相关研究证明,中医护理对于骨科患者患者的临床治疗具备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本文就着重分析探讨中医护理骨科患者失眠的效果。

  • 标签: 中医护理;骨科患者围术期;失眠;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血友病相关骨科疾病主要包括关节内出血、慢性滑膜炎、软组织畸形、血友病性假瘤、病理性骨折及跟腱挛缩。血友病相关骨科疾病在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下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但血友病骨科手术不同于常规手术,手术凝血因子的替代方案、手术适应证的掌握、中操作、术后管理、功能训练与康复,以及凝血因子抑制物的检测等均可影响手术效果。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和中国血友病协作组在2016年版《中国血友病骨科手术处理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采用Delphi法问卷调查的形式,制订了《中国血友病骨科手术手术管理指南》,详细阐述了截骨矫形、人工关节置换、关节融合、截肢等血友病相关骨科手术的适应证、手术原则和注意事项,最终形成17条推荐意见,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进一步规范血友病骨科手术的手术管理。

  • 标签: 血友病 围手术期 疾病管理 循证医学 指南
  • 作者: 刘艳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观察脑动脉瘤患者的综合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间收治脑动脉瘤患者中选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病人在手术后的护理质量以及病人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病人进行综合性的介入护理,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照护品质,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加快病人的康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的护理方式。

  • 标签: 脑动脉瘤患者;综合干预护理;护理质量;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并分析颅缝早闭症患儿颅骨重塑手术管理和并发症,总结此类患儿手术麻醉管理要点,提高临床预后质量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全麻下接受手术治疗的颅缝早闭症患儿的医疗病历记录,分析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麻醉管理、术后并发症。结果32例颅缝早闭症患儿被纳入分析,患儿平均年龄为(18±9)个月,男性20例(62.5%),女性12例(37.5%)。中出血量(44±24)ml/kg,中Hb最低值(85±21)g/L,21例(65.5%)患儿中应用了自体血液回收技术,31例(96.9%)患儿接受了异体血输注,23例(71.9%)患儿发生中低血压,7例(21.9%)患儿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1例(3.1%)患儿因输注血制品发生了过敏性休克,5例(15.6%)患儿苏醒延迟,3例(9.4%)患儿延迟拔管。术后26例(81.3%)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5例(15.6%)患儿合并凝血障碍,9例(28.1%)患儿在术后接受浓缩红细胞或新鲜冰冻血浆治疗。此外,6例(18.8%)患儿合并电解质紊乱,2例(6.3%)患儿出现低蛋白血症,2例(6.3%)患儿发生肺部感染,1例(3.1%)患儿术后伤口感染,2例(6.3%)患儿出现硬膜下血肿,1例(3.1%)患儿再次手术。结论颅缝早闭症患儿颅骨重塑手术的并发症主要以大量出血、低血压及大量输血造成的凝血障碍为主。综合的血液保护措施、及时的凝血功能监测和积极的手术血液管理对于降低输血率,维持手术循环稳定,保证手术安全性和质量十分重要。

  • 标签: 颅缝早闭 颅骨重塑手术 围手术期 麻醉管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结直肠早期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ESD)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思维导图护理模式于东台市人民医院的推行时间(2019年7月)为分界线,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于该院行ESD的结直肠早期癌患者69例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将模式推行后(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于该院行ESD的43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思维导图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指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统计干预前、干预3 d后两组患者疼痛指数〔数字疼痛评估量表(NRS)〕、情绪与自我管理能力〔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水平,记录干预3 d后两组患者舒适及护理满意度〔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水平与干预1 w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 d后,两组患者疼痛指数、情绪与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ESCA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GCQ(生理、心理、环境)、NSN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会文化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w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ESD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帮助其情绪与自我管理能力正向调节。

  • 标签: 思维导图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围术期 情绪与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疼痛管理对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效果、提升患者术后满意度具有重要价值。随着超前镇痛、预防性镇痛等镇痛理念的出现,手术全过程疼痛管理和多模式镇痛已成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镇痛最重要的方案。应用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等传统药物进行镇痛仍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以股神经阻滞、收肌管阻滞、关节周围多模式药物混合液注射等为代表的各类局部阻滞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小,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围手术期 镇痛
  • 简介:摘要神经认知障碍(PND)是手术或麻醉后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在老年患者中高发。关于体温对PND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以老年患者为对象,从一些体温治疗应用的研究成果入手,对体温与PND相互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展开探讨,旨在提示体温治疗在预防PND发生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术期间 认知障碍 体温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胆道疾病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监测指标,以期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维持心功能稳定、提高安全保障。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22年2月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老年胆道疾病手术患者246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心功能和凝血功能监测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计算其ROC曲线危急值,并建立Logistics多因素预测模型。结果MACE组较非MACE组患者年龄更大、术后并发症增多、病死率升高、术后住院天数增加(均P<0.05),术后高敏肌钙蛋白-I(Hs-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B-型钠酸肽(BNP)、D-二聚体(D-D)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术后BNP、D-D为MACE的两项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在ROC曲线的截断值分别为382.65 pg/ml和0.975 mg/L。Logistic多因素预测模型为P=ex/(1+ex),X=-5.710+0.003X1+0.811X2,X1为患者术后BNP水平,X2为患者术后D-D水平,该模型预测MACE的准确度为96.3%(237/246)、特异度为100.0%(235/235)、敏感度为18.2%(2/1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ogistic多因素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老年胆道疾病患者MACE发生,术后BNP和D-D是MACE的两项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可以作为MACE监测指标的危急值,据此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于维护心功能稳定,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胆道疾病患者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胆道疾病 手术期间 心脏不良事件
  • 作者: 王琴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213200
  • 简介:目的:分析饮食健康教育路径在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的帮助效用及价值。方法:对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间我院临床收治的患者做筛选比对分析,从中选出共70例符合条件者邀请参研,利用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方案,研究组接受饮食健康教育路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四项肠道清洁度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NRS评分相对更低,与对照组数据的比对结果提示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饮食健康教育路径在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具有出色的改善效用,建议临床参考应用。

  • 标签: 饮食健康教育路径;结肠息肉;黏膜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胆道探查取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胆道探查取石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胆汁引流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肠麻痹、伤口感染、腹腔积液、胆漏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道探查取石患者给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帮助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胆道探查 围术期护理
  • 作者: 郭学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讨流程化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手术后患者护理效果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2022年11月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1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B组58例患者进行手术后常规护理指导,A组58例患者采用流程化护理干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展开分析。结果: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流程化护理,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的恢复,有效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流程化护理干预;颅内动脉瘤;并发症
  • 作者: 刘芸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综合护理策略与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的68例的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为研究样本,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34例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却远在对照组之上,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实现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围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娱乐运动及呼吸训练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择期手术的100例肺癌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呼吸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娱乐活动干预,于术前3 d开始干预至术后8 w。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肺功能进行测定,观察患者肺功能变化;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观察患者运动功能变化;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观察患者不良情绪的变化;采用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L)观察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采用本院自制依从性量表评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6MWT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ADS-A和HADS-D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以及运动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娱乐活动方案的实施较优于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运动依从性,增强其肺功能和运动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癌 围术期 娱乐运动 呼吸训练 呼吸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下使用肺定位针在单孔胸腔镜下行肺结节切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归纳32例肺结节患者在单孔胸腔镜下精准术前行CT引导下肺定位针穿刺定位的护理措施,重点护理为定位前做好普胸的术前准备工作,定位时协助患者取恰当体位,密切监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位后穿刺针的固定及异常情况的处理。结果:32例均成功完成定位,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优质的护理工作是CT引导下肺定位针穿刺定位成功的保障。

  • 标签: CT引导;肺定位针;单孔胸腔镜;肺结节;围手术期护理
  • 作者: 余淑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间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更加新颖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病人在护理后各项指标和对病人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缩短病人的住院、术后康复及下床活动的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程度,是一种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

  • 标签: 人性化护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满意度
  • 作者: 王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6-2022.6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干预,研究分析患者的心理情绪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情绪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评分低,观察组患者合计引发并发症的为2例,占比5.00%,明显比对照组的25.00%低(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改善负面情绪,避免引发并发症,可以借鉴。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肝内胆管结石;围术期护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康复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治疗的120例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60例。两组均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至患儿出院。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干预期间的康复指标,干预前、干预12 h、2 d后的疼痛程度及干预后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鼻翼煽动、流涕、鼻塞、睡眠呼吸粗重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2 h、2 d后,两组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试验组干预12 h、2 d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对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减轻患儿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速病情康复,并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个性化护理 围术期 康复 疼痛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生存期短,预后极差,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近年来,肝细胞癌的系统治疗取得了突破进展,特别是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打破了分子靶向药物的单一治疗局面,而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策略更显示出优效性,深刻改变了肝癌手术的治疗格局。本文重点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肝癌手术应用场景的几个热点问题,并就免疫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方案在肝癌手术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盘点。

  • 标签: 癌,肝细胞 肿瘤辅助疗法 免疫联合治疗 转化治疗 系统治疗
  • 作者: 刘晓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00
  • 简介:目的: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于为其实施协同激励护理并联合损害控制对其产生的相关影响。方法:将49例行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以对照组(n=24)和实验组(n=25)区分,对比两组在不同护理模式下的自我护理能力、疼痛程度、不良情绪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ESCA评分、VAS评分、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数据,P<0.05。结论:协同激励护理+损害控制对于改善四肢骨折患者在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疼痛,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取得令患者满意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四肢骨折;围术期;协同激励护理;损害控制理念;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