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的NS5蛋白主要起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构象型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潜在的抗病毒前体药物。方法以可溶性重组DENV-2 NS5蛋白为靶点,从构象型噬菌体展示肽库中筛选高特异性寡肽(oligopeptide,OP),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验证OP与RdRp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感染DENV-2的C6/36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OP中,并通过RT-qPCR检测病毒滴度,以此来评估OP的抗DENV-2作用。同时,将C6/36细胞暴露在较高浓度的OP中进行培养,并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以评估OP的细胞毒性。结果通过分子对接发现,OP可特异性结合于DENV NS5蛋白的RdRp结构域。在体外实验中发现,OP可以抑制DENV复制,且在细胞实验中未表现出细胞毒性。此外,基于RdRp结构域在单股正义链RNA(+ssRNA)病毒中的高度保守性,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发现,OP可能同样结合于多种+ssRNA病毒的RdRp活性空腔。结论OP可能具有广谱的+ssRNA病毒RdRp抑制能力,是一个潜在的广谱抗病毒前体药物。

  • 标签: 登革病毒 RNA聚合酶 寡肽 分子对接 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分子靶向药物是肝癌系统治疗的首选方法,在过去的10年里,已有数种抗肝癌靶向药物问世。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肝癌全身治疗领域一颗耀眼的新星,先后有纳武单克隆抗体和帕博利珠单克隆抗体获批二线治疗索拉非尼经治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但是,晚期肝癌单药物治疗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肝癌的分子靶向药物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已有数种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方式显示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现将肝癌领域几种分子靶向药物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癌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脑葡萄糖代谢紊乱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之一,其中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有氧糖酵解(Warburg效应)异常是AD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改善脑葡萄糖代谢已成为防治AD的重要策略。腺苷-磷酸(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是感受体内能量水平波动最敏感的分子化合物,调控葡萄糖代谢的中心枢纽。激活AMPK可影响Warburg效应及其关键限速酶活性,调节脑葡萄糖代谢,达到临床早期延缓AD进程和改善认知功能的目的。本综述从葡萄糖代谢中Warburg效应的角度阐述AD发病机制及AMPK的靶向作用

  • 标签: 阿尔兹海默病 葡萄糖代谢 Warburg效应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蛋白类泛素化修饰Neddylation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Neddylation修饰在结直肠癌中过度活化,并且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小分子抑制剂MLN4924通过阻断Neddylation修饰通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自噬、DNA损伤及细胞衰老发挥抗肿瘤效应。此外,MLN4924还可作为化学增敏剂和放射增敏剂提高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本文对Neddylation修饰及MLN4924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Axl是受体酪氨酸激酶TAM(Tyro3、Axl、Mertk)家族中的一员,在非小细胞肺癌、胃癌、乳腺癌和白血病等多种类型的肿瘤中表达上调。过表达并活化的Axl可参与驱动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化、肿瘤血管生成、对放化疗和靶向药物耐药以及降低抗肿瘤免疫反应等过程,从而成为预测肿瘤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文章从Axl的结构和活化、Axl与白血病耐药和预后的关系以及靶向Axl的药物3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白血病,髓系,慢性,BCR-ABL阳性 Axl 白血病,髓样,急性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心肌特异性多肽(PCM)修饰介孔硅纳米粒(MSN)包载精氨酸(LA)的纳米颗粒(PCM-MSN@LA),评价其对脓毒症心肌的特异性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缩合反应制备PCM-MSN@LA,检测PCM-MSN@LA表征、LA修饰量和释放量,观察PCM-MSN@LA的细胞吞噬行为及其对组织的亲和力。①实验一:将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脂多糖(LPS)组、精氨酸纳米粒组(MSN@LA/LPS组)、心肌靶向精氨酸纳米粒组(PCM-MSN@LA/LPS组)。LPS组用5 mg/L LPS刺激细胞16 h;MSN@LA/LPS组和PCM-MSN@LA/LPS组分别用含25 mg/L LA的MSN@LA及PCM-MSN@LA与LPS共同刺激细胞16 h。测定细胞活性和活性氧(ROS)产生水平;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②实验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LPS组、MSN@LA/LPS组和PCM-MSN@LA/LPS组,每组16只。LPS组腹腔注射50 mg/kg LPS;MSN@LA/LPS组和PCM-MSN@LA/LPS组腹腔注射LPS后立即经尾静脉分别注射0.5 mg/kg的MSN@LA及PCM-MSN@LA。每组8只小鼠用于观察24 h存活情况;另外8只于术后12 h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测定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结果PCM-MSN@LA呈球形,粒径约180 nm,Zeta电位约-21 mV,且可负载LA,LA修饰量及释放率分别为12.3%、24.3%,细胞吞噬实验显示PCM-MSN@LA具有心肌细胞和心肌组织靶向性。实验一:LPS刺激后心肌细胞活性下降,ROS生成增多,凋亡增多,eNOS及iNOS蛋白表达增多。与LPS组比较,MSN@LA/LPS组和PCM-MSN@LA/LPS组细胞活性增高,ROS及凋亡减少,eNOS、iNOS表达增多;且PCM-MSN@LA/LPS组较MSN@LA/LPS组可进一步提高细胞活性,减少ROS产生和细胞凋亡,增加eNOS、iNOS蛋白表达〔细胞活性(A值):0.51±0.08比0.41±0.03,ROS水平(相对荧光强度):28 450±1 941比35 628±2 551,凋亡细胞/总细胞数:0.27±0.03比0.35±0.04,eNOS/β-Tubulin:1.467±0.046比1.201±0.131,iNOS/β-Tubulin:1.700±0.033比1.577±0.068,均P<0.05〕。实验二:MSN@LA/LPS组和PCM-MSN@LA/LPS组术后24 h存活动物数多于LPS组(只:2、4比1,P值分别为0.36、0.03)。与Sham组比较,LPS组小鼠心功能明显下降,心肌组织炎性因子mRNA表达增多。与LPS组比较,PCM-MSN@LA/LPS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明显升高,IL-1、IL-6、TNF-α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LVEF:0.456±0.019比0.337±0.017,LVFS:(21.97±1.78)%比(15.53±1.67)%,IL-1 mRNA(2-ΔΔCT):169.22±8.95比189.79±6.79,IL-6 mRNA(2-ΔΔCT):19.90±1.60比23.74±1.45,TNF-α mRNA(2-ΔΔCT):8.21±0.81比11.00±1.48,均P<0.05〕;而MSN@LA/LPS组与LPS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M-MSN@LA具有心肌靶向性,可显著提高心肌细胞活性,下调炎性因子表达,减少ROS产生,减轻脓毒症心功能不全,从而实现脓毒症心肌损伤的靶向治疗。

  • 标签: 心肌靶向 纳米粒 精氨酸 一氧化氮 脓毒症心功能不全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自噬是用于降解细胞质组分的高度保守的细胞内分解代谢过程,近年来,因其在急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方面的重要性而备受关注。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自噬在维持肾脏稳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利用各种肾脏细胞组织特异性的条件性自噬相关基因敲除的研究逐步揭示了自噬在肾脏疾病中扮演的角色。最近的研究发现,自噬缺陷在肾脏不同病理状态下可能发挥关键作用,激活自噬在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均表现出细胞保护功能,表明自噬的上调可能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治疗策略。然而,也有相反的证据表明自噬可能是有害的,这对研发针对上调自噬的治疗策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 标签: 自噬途径 自噬相关基因 急性肾损伤 雷帕霉素靶蛋白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雌激素是人体内一种基础性的性激素,在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雌激素在人体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膀胱癌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在以男性病例为主的膀胱癌中,雌激素也发挥了重要促瘤进展的作用,可作为重要的治疗靶点。此文就近年来雌激素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靶向雌激素的抗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雌激素类 膀胱癌 治疗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NA-192靶向调控Wilms肿瘤蛋白1(WT1)在高糖诱导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方法以人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高糖组、阴性对照组、miRNA-192抑制组。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足细胞表面标志蛋白肾病蛋白(nephrin)、WT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NA-192、WT1、TGF-β1、α-SMA mRNA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靶标实验验证miRNA-192与WT1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和阴性对照组nephr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4.404,P<0.05);miRNA-192相对表达量升高而WT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F=184.216、243.543、107.898,P均<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结果显示,WT1是miRNA-192的靶基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和阴性对照组TGF-β1、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FTGF-β1蛋白=69.014,P<0.05;Fα-SMA蛋白=87.644,P<0.05;FTGF-β1 mRNA=147.714,Fα-SMA mRNA=247.584,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NA-192抑制组nephrin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16.519,P<0.05),miRNA-192相对表达量降低、WT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tmiRNA-192=10.533,tWT1=17.088、8.186,P均<0.05);TGF-β1、α-SMA蛋白及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tTGF-β1蛋白=6.114,P<0.05;tα-SMA蛋白=7.941,P<0.05;tTGF-β1 mRNA=8.239,tα-SMA mRNA=8.481,P均<0.05)。结论miRNA-192靶向调控WT1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足细胞EMT有关;抑制miRNA-192的表达可减轻高糖诱导的足细胞EMT。

  • 标签: miRNA-192 Wilms肿瘤蛋白1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 作者: 于歌 冯晓玲 刘树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哈尔滨 150040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哈尔滨 15004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cRNA-224(miR-224)在卵巢癌(ovarian cancer,OV)中的表达以及其对于OV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GEO以及TCGA数据库筛选OV中异常表达的miRNA。q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细胞以及卵巢癌细胞中miR-224和TNRC6A的表达水平。通过miR-224 inhibitor以及其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转染至SKOV3细胞中。通过CCK-8检测miR-224 inhibitor转染后SKOV3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以及AO/EB染色检测转染miR-224 inhibitor后对SKOV3细胞凋亡的作用。将TNRC6A(trinucleotide repeat-containing gene 6a)野生型(WT)和突变型(Mut)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与miR-224 inhibitor或miR-NC inhibitor共转染,采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TNRC6A在SKOV3细胞中的荧光素酶活性。TCGA数据库验证miR-224与TNRC6A在卵巢癌中的相关性以及TNRC6A在OV患者的表达以及对于不良预后的影响。结果miR-224在OV患者中高表达(P<0.001),且低表达miR-224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高于miR-224高表达卵巢癌患者(P=0.004)。低表达miR-224能够抑制SKOV3细胞活性(P=0.024),并诱导SKOV3细胞凋亡。生物信息学筛选TNRC6A是miR-224的潜在靶基因。OV患者中TNRC6A与miR-224表达呈负相关(P=0.001)。同时,Western blot以及qRT-PCR结果显示低表达miR-224能够使SKOV3细胞中TNRC6A的表达升高。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miR-224能与TNRC6A基因的3′-UTR结合并负向调控(P=0.024)。TCGA数据库结果表明,TNRC6A在OV患者中低表达(P=0.001),过表达TNRC6A的OV患者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的时间长(P=0.018)。结论miR-224靶向调控TNRC6A调节卵巢癌细胞活性,参与OV患者不良预后。

  • 标签: miR-224 TNRC6A 卵巢癌
  • 简介:摘要Neddylation修饰通路在肺癌中过度活化,可通过激活其底物CRL泛素连接酶活性诱导CRL抑癌蛋白底物降解,从而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Neddylation修饰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MLN4924可以诱导肺癌细胞发生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和衰老,发挥抗肺癌作用。此外,通过靶向Neddylation修饰通路关键酶及其底物Cullin家族蛋白也可以抑制肺癌发生发展。

  • 标签: 肺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Neddylation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载顺铂抗前胃泌素释放肽(ProGRP)单抗靶向纳米微泡,并研究其对小细胞肺癌(SCLC)增殖抑制效果及抗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载顺铂抗ProGRP单抗靶向纳米微泡,研究其理化性质;建立10只SCLC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空白纳米微泡作对照,分析载顺铂靶向纳米微泡的超声分子靶向显影效果;另建24只SCLC荷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空白纳米微泡组、顺铂组、载顺铂纳米微泡组、载顺铂靶向纳米微泡组,计算抑瘤率。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SCLC增殖的影响;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4个处理组SCLC增殖相关基因P53、Rb、c-myc的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成功制备载顺铂抗ProGRP单抗靶向纳米微泡,粒径为(467.3±42.3)nm,结构稳定;载顺铂靶向纳米微泡在SCLC裸鼠移植瘤体内具有良好的超声分子显影效果,可明显抑制SCLC增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载顺铂靶向纳米微泡组的增殖相关基因P53、Rb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上调,c-myc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载顺铂靶向纳米微泡对SCLC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可作为一种治疗SCLC的新型潜在靶向药物。

  • 标签: 超声分子显像 顺铂 靶向纳米微泡 小细胞肺癌 增殖
  • 作者: 吴歆 戚务芳 王志强 徐沪济 赵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 200003,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天津 300192,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风湿免疫科,石家庄 05008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风湿免疫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对风湿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生物制药技术的迅猛发展,风湿病的靶向药物发展如火如荼。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为更好地规范风湿病诊疗及靶向药物的合理应用,就目前已取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的风湿病靶向药物逐一介绍,为临床医生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风湿病 靶向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胃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仍位居前列,针对胃癌的靶向治疗是研究热点,但让患者获益的治疗仍占少数。目前被批准用于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的药物仅有曲妥珠单抗、雷莫芦单抗、阿帕替尼、帕博丽珠单抗及Nivolumab,且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面临诸多问题。靶向药物的耐药、患者个体化的药物选择、靶向药物的合理使用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本文就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成果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 标签: 胃癌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iR-21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侵袭以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T-qPCR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相邻非肿瘤组织、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8)以及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ME180)中miR-21表达水平。通过CCK-8检测、Caspase3/7活细胞凋亡检测、伤口愈合试验、Transwell侵袭、克隆形成试验、蛋白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miR-21降低或RECK低表达对HeLa细胞活力、凋亡、迁移、侵袭、放射敏感性以及相关蛋白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miR-21是否直接靶向RECK发挥调控作用。结果miR-2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相邻非肿瘤组织(P<0.05)。与H8细胞相比,HeLa、SiHa、ME180细胞中miR-2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均P<0.05)。下调miR-21表达可显著性抑制HeLa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降低其放射耐受性,并且抑制Cyclin D1、Bcl-2、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促进p21和Bax蛋白表达(均P<0.05)。miR-21可直接靶向结合RECK mRNA的3’-UTR,从而负向调控RECK表达;沉默RECK逆转了miR-21降低对HeLa细胞凋亡、迁移、侵袭、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论抑制miR-21表达能明显抑制HeLa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细胞放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与靶向促进RECK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

  • 标签: miR-21基因 RECK基因 侵袭 放射敏感性 Hela细胞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mad4作为微小RNA(miRNA,miR)-301a调控的靶基因的证据,以及介导高糖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TargetScan和PicTar数据库寻找miR-301a的分子靶点。采用转染miR-301a模拟物、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25 μg,1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miR-301a和Smad4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道基因实验检测miR-301a对Smad4的调控,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10 μl/孔CCK-8溶液,2 h)测定细胞增殖,以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两组数据的均数检验采用t检验。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荧光素酶报道实验均表明Smad4是miR-301a的靶点,上调miR-301a后,Smad4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同时上调miR-301a及Smad4表达96 h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升高1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301a可抑制Smad4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从G1期向S期过渡。在PC-3细胞,转染miR-301a前的细胞周期比例为G0/G1 62.60%,S28.00%,G2/M 9.40%;转染后为G0/G1 49.97%,S 41.04%,G2/M 8.99%(转染前后G0和S期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U-145细胞,转染miR-301a前G0/G1 65.16%,S 24.54%,G2/M 10.30%;转染后G0/G1 53.34%,S 36.67%,G2/M1 0.00%(转染前后G0和S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Smad4的表达导致,细胞周期的G1期缩短,S期延长,与过表达miR-301a的结果相似;过表达Smad4可阻断miR-301a诱导的G1/S期转化。结论miR-301通过下调靶蛋白Smad4的表达来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Smad4在高糖相关的前列腺癌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高糖 微小RNA 前列腺癌 细胞增殖 Smad4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同时携带IR780碘化物和硫酸长春新碱(VCR)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靶向纳米粒(IR780-VPN),并观察其在体外对肾母细胞瘤(SK-NEP1)的靶向作用及抗肾母细胞瘤增殖效率。方法制备IR780-VPN,检测其基本理化特性,培养SK-NEP1细胞作为体外肿瘤细胞模型,研究IR780-VPN的体外靶向性,观察以下6组的体外抗SK-NEP1细胞增殖效率:A组,PBS(对照组);B组,游离VCR;C组,空白纳米粒(PN);D组,载VCR纳米粒(VPN);E组,载IR780纳米粒(IR780-PN);F组,IR780-VPN。结果制备出的IR780-VPN平均粒径为(290.82±3.22)nm,粒径的分散指数(PDI)为0.024,平均Zeta电位为(1.16±0.87)mV。用细胞膜绿色荧光探针染色后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IR780-VPN大小均匀、形态规则,无聚集、粘连;透射电镜下观察IR780-VPN为球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均匀。其平均包封率为72.80%,平均载药量为2.80%,平均连靶率为91.30%。体外寻靶实验中可见SK-NEP1细胞表面有大量的IR780-VPN聚集。体外抗SK-NEP1细胞增殖实验证实,在相同药物质量浓度条件下,IR780-VPN组较VCR、VPN组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效率高(P均<0.001),且游离VCR、VPN、IR780-VPN对SK-NEP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具有浓度依赖性,药物质量浓度越大,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越强(F=13254.105、54354.510、1370.059,P均<0.001);而随着药物质量浓度增加,PN、IR780-PN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BS(对照组)对SK-NEP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2.83±0.32)%。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性质稳定的靶向IR780-VPN,对肾母细胞瘤细胞有良好的的靶向性,并提高了体外抗肾母细胞瘤增殖效率,为体内的肿瘤分子靶向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靶向纳米粒 超声造影剂 肾母细胞瘤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作为肿瘤有效治疗方法的核素靶向治疗正快速发展。在核素靶向治疗中,可利用发射β射线或α射线的核素标记靶向探针。与β射线相比,α射线传能线密度高,能更有效地破坏DNA,彻底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其组织穿透距离短,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近年来α射线核素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肿瘤核素靶向治疗,不同α射线核素标记的探针已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及黑色素瘤等的治疗。该文综述了各种α射线核素及其标记探针在肿瘤核素治疗中的进展。

  • 标签: 放射疗法 α粒子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复杂的病理生理表现。我国成人的哮喘患病率为1.24%,其中重症哮喘占5.99%。重症哮喘表现为控制水平差,是哮喘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棘手。近年来,针对辅助T细胞(helper T cell, Th)2和Th17表型的生物靶向治疗药物成为哮喘新药开发的热点之一。生物靶向治疗药物为重症哮喘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就重症哮喘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治疗重症哮喘提供参考。

  • 标签: 重症哮喘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度极高、预后较差的恶性疾病,多数患者诊断确诊时为进展期阶段,常失去手术指征或者只能行姑息性手术治疗,远期预后差。作为一种对化疗不敏感的肿瘤,长时间以来全身性治疗肝癌一直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本文对目前靶向药物在肝癌临床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