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执业护士角色模糊对组织公民的影响机制。方法运用角色模糊量表、角色灵活定位量表、组织公民量表,抽样调查广东省内12家医疗机构305名在岗护士。结果护士的角色模糊对其组织公民有显著负向影响力;分层回归表明,角色灵活定位在角色模糊-组织公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尤其是在团结协作维度。结论为了促进护士的组织公民,提升医院绩效,应注重加强专业教育,提高其角色认知;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协作能力;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心理调节,减轻内外应激源。

  • 标签: 角色模糊 角色定位 组织公民行为 中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证探索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组织支持与组织公民之间的关系,确定各种背景特征变量对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在某省不同地区部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类从业人员进行量表调查,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探讨医院环境中个体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的关系。结果组织支持与组织公民相关系数为0.239,组织支持在OCB的个人主动性、利他、认同上的相关系数为0.210、0.211、0.473,即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认同、利他、主动)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组织支持满足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被组织和同事认可、赞许的需要,如果"感知"到组织对其支持,会激发更多的组织公民,这要求医院力争创造心理软环境,使员工得以感受到来自于组织的认可与关怀。

  • 标签: 组织支持感 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GSES评分较高;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会阴裂伤、宫颈裂伤的总发生率更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消除初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初产妇 综合认知行为干预 自我效能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护理交接班质量现状,探讨组织支持自我效能与护理交接班质量的关系,为提高护理交接班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组织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186名临床一线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护理交接班质量总均分为(5.85 ± 1.14)分,组织支持、自我效能与护理交接班质量两两变量间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组织支持与护理交接班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3.4%。结论组织支持既可以直接作用于护理交接班质量,又可以通过自我效能间接作用于护理交接班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组织支持感 自我效能 交接班 中介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对四肢骨折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骨折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四肢骨折患者210例,根据年龄分为A组(<20岁组)、B组(20~30岁组)、C组(31~40岁组)、D组(41~50岁组)、E组(51~60岁组)和F组(>60岁组)各35例,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视觉模拟法评估自我效能,分析年龄对四肢骨折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结果A组与B组GSES及视觉模拟法测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GSES分值很低者及视觉模拟法分值较低者占比低于C、D、E、F组,GSES分值很高者及视觉模拟法分值较高者占比高于C、D、E、F组,C、D、E、F组GSES分值很低者及视觉模拟法分值较低者占比依次增加,GSES分值很高者、视觉模拟法分值较高者占比依次减少,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09~50.86,均P<0.05)。结论不同年龄四肢骨折患者自我效能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增加,患者自我效能有下降趋势,提示临床应注意加强对高龄患者自我效能的干预。

  • 标签: 四肢骨折 自我效能感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远航个体晕船认知信念对晕船发生及等级的影响。方法采用晕船自我效能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晕动病Graybiel等级记分法对2014年9月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长远航(4个月)任务的201名船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晕船自我效能是长远航任务人员晕船发生的原因之一(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Graybiel各等级人员组间晕船自我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晕船自我效能越高,晕船反应等级越低。而自我控制这一因素对晕船发生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提升晕船自我效能信念,可为长远航个体晕船提供一种心理学防治方法。

  • 标签: 长远航 自我效能感 晕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情绪耗竭在职业紧张与恢复体验的中介效应,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6—8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注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的情绪耗竭分量表、恢复体验问卷(REQ)进行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工作紧张、情绪耗竭与恢复体验的相关性。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38份,有效回收率为96.1%。结果538名临床护士OSI-R总分为(350.60±68.80)分,MBI-GS的情绪耗竭分量表总分为(22.65±7.05)分,REQ总分为(51.16±12.20)分。临床护士REQ总分及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应付资源维度得分与情绪耗竭分量表总分均有相关性(P<0.05)。职业紧张、情绪耗竭和恢复体验的关系模型显示,临床护士职业紧张对恢复体验的影响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论护士职业紧张、情绪耗竭与恢复体验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情绪耗竭在职业紧张和恢复体验之间起中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为临床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临床护士职业紧张,降低情绪耗竭水平来提升护士恢复体验。

  • 标签: 护士 职业紧张 情绪耗竭 恢复体验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初产妇86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以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入选初产妇43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以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入选初产妇43例为观察组,采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入院待产至产后4个月。比较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产后第1、6周及第4个月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知识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显著高于产前(P<0.05);观察组产后第1、6周及第4个月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第1、6周及第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及纯母乳喂养率,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状况。

  • 标签: 自我效能感理论 综合护理 初产妇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知信行"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晚期肠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效能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肠癌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基于"知信行"的团体心理辅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PB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我效能量表(CSES)、癌症治疗功能性量表中文版量表(FACT-L)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晚期肠癌患者行"知信行"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自我感受负担和抑郁、焦虑等情绪,并增强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知信行" 团体心理辅导 晚期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自我效能、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与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技能评分、内心活动评分)、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12 h、1 d、3 d、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技能、内心活动评分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对照组下降幅度小于观察组,两组的组间(F=13.826,P<0.05)、不同时点(F=10.537,P<0.05)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F=20.863,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维度GQOLI-74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增强患者术后自我效能、缓解疼痛,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干预 骨科手术 自我效能感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在职护士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对照组护士行人为关怀和自我保健指导,观察组护士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团体心理训练。比较两组护士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应对压力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士行团体心理训练,能够明显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护士的自我效能,提高护士面对压力时的积极应对能力。

  • 标签: 团体心理训练 手术室护士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途径。方法对广东省6所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问卷2 480份,有效问卷2 282份;利用SPSS 19.0进行多样本比较Kruskal-Wall检验及多重比较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47.72%的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驱动力,超过半数的医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自我效能较强;医学生家庭所在地、家庭给予指导程度和不同年级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效能的影响有差异,5年制与8年制临床医学生对自主学习自我效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家庭因素对自我效能有较大影响,高年级医学生较低年级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应发挥家庭、学校各影响因素的正面效益,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医学生自主学习效能

  • 标签: 医学生 自主学习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父母教养能力与精神障碍患儿情绪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父母教养能力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父母版)对350名精神障碍住院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精神障碍患儿的困难总分[(16.39±4.87)分]检出率为24.2%,情绪问题[(4.89±2.21)分]检出率为24.5%,品行问题[(2.55±1.45)分]检出率为8.9%,多动/注意缺陷[(5.00±1.94)分]和同伴交往问题[(3.95±1.99)分]检出率均为21.1%,亲社会行为[(5.11±2.46)分]异常检出率为38.5%。父母教养能力总分、教养效能和满意度与精神障碍患儿的困难总分、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多动/注意缺陷的得分呈负相关(r=-0.259~-0.121,P<0.05),与亲社会行为评分呈正相关(r=0.114~0.189,P<0.05),与同伴交往问题不相关(r=-0.029~-0.023,P>0.05)。教养效能对患儿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β=0.124,P<0.05),教养满意度在患儿困难总分、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多动/注意缺陷上有显著作用(β=-0.255~-0.109,P<0.05)。结论精神障碍患儿情绪行为问题突出,父母教养能力与精神障碍患儿的情绪行为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精神障碍 情绪行为问题 教养能力感 教养效能感 教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肿瘤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预知护理对患者免疫功能、心理状态和自我效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抽选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行免疫肿瘤治疗的AGC患者50例作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预知护理干预,分别于护理前后采集静脉血液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量表以及生命质量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主观感受和生命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CD3+、CD4+、CD8+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分别为0.576 3 ± 0.071 7、0.496 3 ± 0.067 7、0.292 1 ± 0.061 4、1.75 ± 0.48,对照组分别为0.552 4 ± 0.074 2、0.489 2 ± 0.070 4、0.294 1 ± 0.062 5、1.63 ± 0.51, 2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158、1.954、2.347,均P<0.05)。护理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为(51.4 ± 4.2)分、SDS评分为(50.8 ± 3.5)分,对照组分别为(55.7 ± 3.6)、(56.5 ± 4.0)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887、5.362,均P<0.01)。护理前2组患者自我效能4个维度和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总分为(137.7 ± 14.4)分,高于对照组的(121.5 ± 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351,P<0.01)。护理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为(52.5 ± 13.4)分,对照组为(45.3 ± 1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77,P<0.05);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优良率为76.0%(19/25),高于对照组的56.0%(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228,P>0.05)。结论免疫肿瘤治疗AGC患者期间采用预知护理可显著缓解其心理状态和自我效能,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提升生命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免疫肿瘤治疗 预知护理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急诊科护士的灾害救护核心能力现状,分析护士灾害救护核心能力与其灾害准备度和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多元逐步线性模型探究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及自我效能对灾害救护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天津市12所医院491名急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灾害救护核心能力问卷、护士灾害准备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天津市急诊护士灾害救护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为(69.98 ± 17.85)分,灾害准备度总分为(186.46 ± 44.24)分,一般自我效能总分为(29.04 ± 4.86)分。相关分析表明,灾害救护核心能力与灾害准备度呈正相关(r值为0.783,P<0.001),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值为0.515,P<0.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急诊护士灾害准备度和自我效能是其灾害救护核心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共解释61.9%的变异量。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从护士自身因素入手提高护士自我效能,同时重视和加强对护士的灾害救援培训以改善护士的灾害准备度,从而提高急诊护士的灾害救护能力水平。

  • 标签: 急诊 护士 灾害救护核心能力 灾害准备度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liams生活技能训练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该院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的53名护理人员,对其进行Williams生活技能训练,比较训练前后护理人员知觉压力、工作压力反应及自我效能,并分别选取训练前后各1个月内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比较训练前后护理人员对其的应对方式。结果护理人员经Williams生活技能训练,其知觉压力及自我效能均显著优于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且在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护理专业与工作、工作环境与资源、患者护理及管理与人际关系等维度评分也均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发生的护理纠纷主要包括护患矛盾、纠纷隐患、护理纠纷及投诉等,训练前1个月内共发生39起事件,训练后一个月内共计发生23起事件,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训练后,护理人员主动解决纠纷事件概率显著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士进行Williams生活技能训练,能够显著降低其知觉压力及工作压力,并提高其自我效能,且该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应对护患矛盾及护理纠纷等压力,对提高其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Williams生活技能训练 手术室护士 工作压力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自我管理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我管理行为自我能效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结论针对接受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提高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自我管理行为 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高血压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我效能(日常生活、遵医行为、健康行为、药物治疗)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各项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提高,干预组各项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健康饮食、自我监测血压、定期复查、遵医服药、乐观心态及运动锻炼的自我管理行为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效能干预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及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自我效能干预 自我管理行为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健康行为能力水平、心理弹性以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40名初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以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短表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初产妇健康行为能力、心理弹性以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40份,其中有效问卷13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86%。结果137名初产妇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总分为(68.25±13.85)分,条目均分为(2.43±0.92)分,心理弹性量表总分为(57.41±13.82)分,条目均分为(2.30±1.22)分,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短表总分为(48.83±10.87),条目均分为(3.87±1.26)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初产妇健康行为能力量表各维度、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健康行为能力是初产妇心理弹性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效应占总效应的37.19%。结论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能力水平和心理弹性之间均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且健康行为能力水平在心理弹性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之间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因此提升初产妇心理弹性和健康行为能力水平可显著改善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对提升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有显著作用。

  • 标签: 弹性,心理 母乳喂养 初产妇 健康行为能力水平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消化内科收治的8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及遵医行为、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和遵医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自我效能评分对照组为(27.75±1.56)分,观察组为(37.16±1.9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03,P=0.000);护理后遵医行为评分对照组为(20.18±1.06)分,观察组为(27.04±0.9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49,P=0.000)。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0.24%,对照组为70.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9,P=0.02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大大提高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效能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肝硬化 遵医行为 自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