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百岁老人作为研究健康老龄化的“模板人群”,探索其健康长寿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探讨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实现健康长寿的可能路径。近年来,包括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CHCCS)在内的长寿人群观察性研究报道了百岁老人主要健康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联。本文旨在综述CHCCS近年来发现的相关研究证据并结合国内同类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健康指标包括血压、血脂、血糖、血红蛋白、身体测量指标和肾功能等;生存质量及健康结局包括饮食、营养、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老年综合征等。以期为制定健康老龄化政策提供相关人群流行病学证据。

  • 标签: 百岁老人 健康特征 生存质量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居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究其在居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且现居家的糖尿病患者80例,按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居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维度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构建的居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完整,且科学性强,其在居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血糖水平,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糖尿病 居家患者 血糖水平 自我管理
  • 作者: 刘丽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江口县中医医院,贵州江口554400
  • 简介:目的:研究针灸康复护理对颈椎病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3月-2022年10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中随机挑选76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针灸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康复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从颈椎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评分为(4.20±1.30)、疼痛评分为(2.30±1.11)、生活质量评分为(95.40±4.23),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要更好一些(P<0.05)。从康复效果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7%,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要更高一些(P<0.05)。结论:在颈椎病患者中应用针灸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康复护理;颈椎病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健康预期寿命(HLE)研究是老龄化社会和健康中国建设需求,但我国尚未制定具体政策目标值,也未官方公布过HLE。需建立HLE指标体系,指导HLE测算和研究。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融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健康和主动健康理念,在梳理国际现有HLE指标体系基础上,基于WHO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和国际疾病分类框架,提出了多维度HLE指标体系概念框架和指标结构。概念框架包括基本的身体、心理、行为、社会和环境健康5个维度,同时增加测量残障程度的综合指标“失能指数”。以此为基础,提出HLE主要健康测量指标的框架,包括行为因素、生理和病理原因、残障、功能受限、失能和死亡,并进一步讨论了HLE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数据类型和来源。本文有助于促进HLE研究和实践,助力老龄化应对和健康中国建设。

  • 标签: 健康预期寿命 指标体系 健康中国 老年化社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慕课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于医学慕课的评价备受关注。本文基于文献研究确定医学慕课评价模块,通过案例研究提取医学慕课评价要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完成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应用元决策软件完成了指标权重的计算,最终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及其权重以及26个关注点的医学慕课评价指标体系。用于修正指标内容的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克朗巴赫系数分别为0.822和0.910,内容效度分别为0.974和0.923,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信效度,能够为医学院校开展医学慕课建设和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医学教育 医学慕课 评价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 简介:近些年以来,不断有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史的人群,通过不同形式的免疫抑制疗法进行治疗,则会导致乙肝病毒发生复制,并且加重乙肝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从而引发肝损伤。乙肝病毒既会降低治疗效果,还会可能引发各种严重性的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展开有效防治。

  • 标签: 乙型肝炎防治;检验指标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内脏脂肪等级的相关指标。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3—9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医院职工(包括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共617例的各项实验室指标以及体成分分析各项指标,按照2∶1的比例将样本分为训练集(411例)和测试集(206例),模型共纳入预测变量110个,使用训练集数据进行随机森林模型构建,测试集数据进行模型验证,选择最优节点数和决策树数目,对构建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价,同时选取重要性在前10位的相对重要因子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按内脏脂肪等级,对617名研究对象再次进行分组:内脏脂肪等级正常组和内脏脂肪等级偏高组,进一步分析前10位相对重要因子在组间的差异。结果随机森林模型的最优节点数为39、决策树数目为300。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为83.3%、精确率为73.9%、灵敏度为89.4%、特异度为78.7%,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1(95%CI:0.832~0.931)。模型中前10位相对重要因子依次为:体重指数、性别、年龄、尿酸、红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肽、癌胚抗原、糖化血红蛋白、谷氨酰转肽酶。内脏脂肪等级偏高组的体重指数、年龄、尿酸、红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肽、癌胚抗原、糖化血红蛋白、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高于内脏脂肪等级正常组(均P<0.05);内脏脂肪等级偏高的发生率男性大于女性(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内脏脂肪等级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表现良好,内脏脂肪与机体肝功能、胰岛功能、免疫功能的改变均有关系。

  • 标签: 内脏脂肪等级 体重指数 随机森林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胰岛素抵抗(IR)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2例,年龄(49.41±12.29)岁,病程(6.63±5.77)年;女59例,年龄(54.81±11.52)岁,病程(6.74±6.31)年。以超声诊断NAFLD为诊断标准,根据纳入研究人群是否合并NAFLD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不同代谢指标TG、GGT、IR及BMI对NAFLD的诊断价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共纳入NAFLD组93例,对照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NAFLD患病率48.69%(93/191),其中男性患病率48.48%(64/132),女性患病率49.15%(29/59)。NAFLD组TG[(2.49±1.57)mmol/L]、GGT[(41.34±31.93)mmol/L]、IR[(4.01±2.65)mU/L]及BMI[(27.05±4.41)kg/m2]均高于对照组[(1.75±1.10)mmol/L、(27.82±21.41)mmol/L、(2.74±2.82)mU/L、(24.26±3.51)kg/m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5±0.22)mmol/L]低于对照组[(1.07±0.3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24.45 kg/m2诊断NAFL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72%、59.38%;TG≥1.47 mmol/L诊断NAFL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80%、51.02%;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BMI、TG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对于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BMI≥24.45 kg/m2和/或TG≥1.47 mmol/L时,应关注患者有无IR及GGT升高,并及时行影像学检查评估NAFLD。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2型糖尿病 体质量指数 三酰甘油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腔镜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腔镜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绩效评价等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3月,通过查阅文献、研究小组讨论、专家访谈、查阅满意度问卷等方式,初步构建腔镜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体系。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3—12月选取来自4个省的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采用优序图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6.36%(19/22)、89.47%(17/19);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6;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0、0.50、0.48(P<0.05)。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发展能力、个人特质)、18个二级指标和73个三级指标。结论该研究构建的腔镜专科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可靠性高、内容全面实用,对腔镜专科护士的管理和培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护士 腔镜专科 胜任力 评价指标 德尔菲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我国疟疾消除后阶段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估疟疾输入风险提供参考工具。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初步建立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择国内18名疟疾防治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展开2轮专家咨询,请专家对每项指标的重要性、可操作性、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进行打分,并计算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意见协调系数,筛选指标后计算各指标权重。分别采用克朗巴哈α系数,权威系数和因子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内在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结果13名专家完成2轮咨询,最终构建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的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72%(13/18)和100%(13/13)。对于各项指标重要性评分和可操作性评分的Kendall协调系数值分别为0.22和0.25,均具有显著性。指标体系重要性评分、可操作性评分、熟悉程度评分和判断依据评分的克朗巴哈α系数值分别为0.938、0.945、0.983、和0.962。各二级指标条目下归一化权重值居第1位的三级指标分别为境外感染风险中的入境人员是否严格执行防护措施(0.048 1)、虫媒特征中的当地媒介能量(0.019 8)、自然因素特征中的当地海拔(0.028 5)、外部暴露风险中的来源国抗疟药物可及性(0.034 2)、境内传播风险中的当地与来源国的地理位置关系(0.050 1)和内部防控能力中的多部门联合防控机制(0.044 6)。结论所构建的疟疾输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可为消除疟疾后防止其输入后再传播、巩固疟疾消除成果提供参考工具。

  • 标签: 输入性疟疾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构建精神科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并明确各级指标的重要程度,旨在为我国进一步培养精神科高级实践护士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10月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检索、课题组讨论确定精神科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于2021年11月—2022年2月以邮件、微信形式对18名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德尔菲法专家函询,调整与修改条目。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性均为100.0%(18/18)。经过2轮专家函询,指标变异系数<0.25。第1轮专家函询的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17、0.158、0.100(P<0.01),第2轮专家函询的各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50、0.213、0.189(P<0.01)。最终形成包括6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以及56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精神科高级实践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中,函询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以及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可为我国进一步培养精神科高级实践护士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精神病 精神科高级实践护士 核心能力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明确国内外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指标及对应的评估标准或评估工具。方法以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网,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纳入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相关的原始研究及综述,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资料。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5篇。文献整合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指标包括疾病进展、患者需求、医疗资源利用及医疗机构情况4个类别,包含患者预计生存期、心脏功能、高危生物标志物、运动状态、并发症与合并症、晚期治疗、患者主观意愿、复杂症状缓解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多次非计划入院、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机构软硬件资源12个评估指标及对应的评估标准或评估工具。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指标内容全面,但部分指标评估标准不明确,整体缺乏共识。未来研究者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遴选敏感性较好的评价指标,构建心力衰竭患者安宁疗护准入评估标准,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以促进安宁疗护在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管理中的应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安宁疗护 准入评估 范围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符合我国创伤救治体系架构特征的创伤专科护士岗位职责核心指标体系,为创伤中心设置创伤专科护士岗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小组讨论法构建创伤专科护士岗位职责核心指标体系初稿。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来自全国7个省(市)的15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确定指标体系终稿。计算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Cr)、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及变异系数(CV)。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Cr为0.953。第2轮咨询的Kendall′s W为0.188(χ²=155.29,P<0.001),所有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范围为4.27~5.00分,CV均<0.25分。最终构建的创伤专科护士岗位职责核心指标体系包含7项Ⅰ级指标和49项Ⅱ级指标。结论创伤专科护士岗位职责核心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内容全面,可以为我国创伤专科护士岗位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专业,护理 护理工作
  • 作者: 宋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1期
  • 机构: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北京101500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血常规检验中高血脂患者乳糜血对检验指标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的70例高血脂患者与同期接受体检的70例健康人员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血脂检验以及相关诊断工作,并分析比较两组的血脂检验结果。结果:两组RBC、HCT以及MCV水平相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WBC、PLT、Hb、MCH以及MCH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P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高血脂患者乳糜血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的相关指标水平,所以在临床中对高血脂患者的乳糜血需要尤为注意,尽量减少检测误差,从而有效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血常规检验;高血脂;乳糜血;指标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方法于2021年9至12月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北京、广西、河南、陕西、黑龙江、山东、广东和四川等8个省市的21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达到0.835;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3%、100.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6和0.288(均P<0.05)。构建了11项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及其内容说明,确定了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节点的预期置信级别。结论初步构建了质量较高的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置信职业行为指标及在不同时间节点的预期置信级别,为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的胜任力培养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 标签: 手术室 置信职业行为 改良德尔菲法 新入职护士 毕业后教育
  • 作者: 朱春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 盱眙 211700
  • 简介:目的:探究肾结石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其疼痛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从2022.1-2023.1期间我科室接收的肾结石患者中选择46例,根据患者挂号先后顺序给予分组,23例常规护理患者予以常规组(n=23),23例个性化护理患者予以研究组(n=23)。观察比较2组病人的疼痛指标、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使患者疼痛感得到缓解,而且可以提升其生活质量,推荐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肾结石患;疼痛指标;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抑郁症的治疗目标已经从控制症状转变为实现功能恢复。功能的概念也已经从过去的社会功能转变为心理社会功能。长期以来,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功能的评估工具使用混乱,本文中梳理了有关抑郁症功能评估的工具,推荐了相应的评估策略,并强调了心理社会功能作为抑郁症远期疗效指标的意义。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社会功能 疗效指标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全国12名专家开展问卷调查,确定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预警指标体系及权重。三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Cr)为0.79,协调系数(W)分别为0.375、0.356、0.385(均P<0.05)。最终确立包括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Omicron变异株预警指标体系,并确立了各指标权重。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德尔菲法 疫情预警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各种人体测量指标在代谢综合征(MS)人群中心血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MS受试者的人体测量指标与心血管风险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通过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数(cardiometabolic risk index,CMRI)评估心血管代谢风险,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人体测量指标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1)各人体测量指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腰围身高比(WtHR)、体脂率、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fat index, VFI)、锥度指数(conicity index, CI)、体形指数(a body shape index, ABSI)、身体圆度指数(body roundness index, BRI)、腹部体积指数(abdominal volume index,AVI)]MS组明显高于非MS(P<0.05),同时2组的CMRI评分及高心血管风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无论在总体人群还是在非MS人群或MS人群中,校正混杂因素后,心血管风险随着BMI、VFI、腰臀比、WtHR、CI、BRI、AVI升高而增加(P<0.05)。(3)经ROC曲线分析,BMI、VFI、AVI在总体研究人群AUC值分别为0.767、0.734、0.770,在非MS人群分别为0.844、0.816、0.795,在MS人群分别为0.701、0.666、0.702。对于总体人群、非MS人群,BMI诊断心血管高风险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6.04 kg/m2、24.36 kg/m2,VFI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0.25、9.75,AVI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7.3 cm2、15.53 cm2。在MS人群BMI诊断青中年男性心血管高风险的最佳截断点为27.63 kg/m2,AVI诊断MS女性心血管高风险的最佳截断点为18.08 cm2。结论BMI、VFI、AVI可用于普通人群早期心血管风险监测,BMI可作为MS青中年男性心血管高风险的预测指标,而AVI可作为女性心血管高风险的预测指标

  • 标签: 人体测量指标 诊断预测 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