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发育状况及家长对儿童语言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因语言发育迟缓就医的学龄前儿童65例,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5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采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及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DS)检测受试儿童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采用GDS鉴定受试儿童行为模式,以发育年龄表示,再与实际年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受试儿童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DQ值>86。观察组儿童适应性、大运动DQ在正常范围;精细动作、语言及个人-社交行为DQ值<85,其中语言功能最低。观察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DQ值低于对照组(P<0.05)。65例语言迟缓患儿中14例为单纯语言迟缓,51例合并其他问题。合并其他问题患儿各功能区DQ值均低于单纯语言问题(P均<0.05)。仅电话随访与同龄儿童相当,能理解冷、累、饿,分清4个介词,识别4种颜色及可数1~5的发生率高于来院随访(P<0.05)。父母学历与单纯语言问题与合并其他问题患儿无相关性(P>0.05)。话迟缓家族病史、首次发现问题者、首次发现时间、就诊延迟时间影响单纯语言问题与合并其他问题患儿语言发育(P<0.05)。结论学龄前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发育状况及家长对儿童语言水平有相关性,语言迟缓儿童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较差。家属不能正确认识儿童语言迟缓问题,不利于早发现及早干预。

  • 标签: 学龄前期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 语言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能力,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60例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60例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作为试验组,同期门诊就诊的70例全面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疾病对照组,同期门诊体检的64例发育筛查正常的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表达性语言障碍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9.13±4.99)个月;感受性语言障碍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1.67±9.33)个月;疾病对照组男45例、女25例,年龄(29.44±7.95)个月;正常对照组男43例、女21例,年龄(30.05±6.64)个月。采用《婴幼儿语言发育进程量表》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进行评估,《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神经心理发育进行评估。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q检验、χ2检验。结果表达性语言障碍组表达性语言月龄、理解性语言月龄、表达性语言分数、理解性语言分数分别为(15.962±7.410)个月、(22.863±6.235)个月、(52.885±19.216)分、(78.205±17.100)分,感受性语言障碍组分别为(16.183±7.253)个月、(18.770±7.652)个月、(49.050±14.038)分、(58.043±12.050)分,与正常对照组[(35.939±11.127)个月、(35.908±11.211)个月、(117.804±22.277)分、(117.857±22.498)分]、疾病对照组[(11.461±5.360)个月、(12.506±3.321)个月、(37.640±10.732)分、(44.353±14.106)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达性语言障碍组与感受性语言障碍组理解性语言月龄、理解性语言分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达性语言障碍组表达实际月龄差、理解实际月龄差、理解表达月龄差分别为(-13.172±4.225)个月、(-6.270±4.337)个月、(-5.622±5.274)个月,与正常对照组[(5.877±6.820)个月、(5.839±6.865)个月、(-0.188±1.053)个月]、疾病对照组[(-17.231±5.534)个月、(-16.866±7.317)个月、(-3.574±3.036)个月]、感受性语言障碍组[(-15.483±4.318)个月、(-12.897±4.048)个月、(-3.580±1.872)个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受性语言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上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受性语言障碍组与疾病对照组理解实际月龄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均落后于正常对照组;表达实际月龄差、理解实际月龄差、理解表达月龄差对区分语言障碍类型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表达性语言障碍 感受性语言障碍 语言理解 语言表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针配合语言训练对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治的脑瘫患儿90例,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语言训练,观察组给予头针配合语言训练。回顾性对照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及患儿发育商、构音障碍、口腔运动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χ2=5.414,P=0.020。治疗前,两组发育商中应人、应物、大运动、言语、细动作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应人、应物、大运动、言语、细动作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t=4.141、4.941、4.800、3.652、3.700,P<0.05)。治疗前,两组口腔运动能力评分及构音障碍中言语、构音器官运动、呼吸及反射、口腔运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言语、构音器官运动、呼吸及反射、口腔运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t=3.941、5.489、3.664、8.510,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采用头针配合语言训练治疗的疗效较好,能提升患儿发育商及口腔运动能力,缓解构音障碍,改善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状况。

  • 标签: 脑瘫 头针疗法 语言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00例,应用早期语言发育进程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并分析患儿信息。结果100例患儿中,全面发育迟缓儿童83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7例。全面发育迟缓儿童和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年龄、母亲职业、母亲文化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初中及以上学历母亲儿童全面发育迟缓几率是大专及以上学历母亲的5.418倍。结论实际中应针对不同阶段儿童进行语言筛查,在此基础上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有效干预,同时强化对低学历母亲的健康教育,降低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成长的影响。

  • 标签: 儿童 语言发育迟缓 全面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Caitríona Cox和Zoë Fritz认为,表达怀疑、贬低或指责患者过时的医学用语会损害治疗关系,现在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 标签:
  • 简介:摘要睡眠在维持正常发育、神经可塑性和语言发展方面至关重要。有睡眠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在记忆和认知功能方面表现更落后之外,还存在明显的语言发展迟缓。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短可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词汇理解、词汇表达以及词汇记忆;睡眠质量差的儿童青少年常表现为语言发展落后,但缺乏统一的睡眠和语言评估工具,目前尚未得出一致结论;白天小睡有助于巩固婴幼儿的词汇学习,并且与儿童青少年词汇记忆和泛化有关;睡眠相关呼吸障碍患儿表现出较差的接受性语言理解能力和较低的词汇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语言障碍程度越严重;此外,睡眠促进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的语言学习。睡眠与语言发展的神经机制尚未明确,可能的机制为睡眠问题影响额叶、海马的信息处理,干扰神经突触可塑性,损害包括记忆功能、注意力、执行功能、听觉处理功能等,最终影响到语言发展。未来仍需要更多相关研究阐明其中的关联和机制,有助于为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合并神经发育障碍儿童提供一条提高语言能力的途径。

  • 标签: 睡眠 语言发展 儿童青少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脑对语言进程起潜在调控作用,以小脑为靶点的神经调控技术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小脑调控语言功能的生理机制及其在失语症恢复中的应用,旨在为小脑调控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小脑 脑卒中后失语 神经调控技术
  • 简介:摘要采用文献整理分析、样线调查、走访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老挝药用植物物种资源信息,初步获取老挝境内药用植物资源、民间草药使用方法及传统医药知识档案资料,发现老挝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214科1 014属2 165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40属57种,裸子植物8科17属32种,被子植物177科957属2 076种。目前市场流通的药材有108种。老挝有广泛应用草药资源的基础,农贸市场中的一些鲜药具有止咳生津、祛湿、祛暑、滋阴凉血等功效,市场上驱风、壮腰膝类药材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应重点加强开发和管理。中国与老挝可在传统用药经验方面深入研究、加强交流。

  • 标签: 药用植物(中药) 资源调查 老挝 医学,传统 国际合作
  • 简介:摘要儿童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对儿童的学习、社交以及整个社会都有可能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语言发育迟缓和语言障碍的综合评估以及与其他发育障碍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现结合中国儿童保健和发育行为儿科的临床和科研需要,融合跨学科知识体系,探讨儿童语言发育的临床思考框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乡村医生现状。方法以分组随机问卷访谈的形式调查安徽省乡村医生基本信息、执业资格、技能培训、待遇收入及新农合政策下农村卫生室现状等。结果安徽省村医老龄化问题逐步凸显,50岁以上村医占比28.79%;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仅1.61%;人才培训进展缓慢,阻碍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近3年中,47.82%村医未接受过培训;在新农合政策的实行下,49.76%农村卫生室统一配置的医疗设备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医疗卫生环境的需要。结论安徽省乡村卫生室设备有待改善;重视加强村医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村医的福利待遇;全面均衡城乡医疗资源配置。

  • 标签: 医院,乡村 乡村卫生服务 卫生政策 资源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电焊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情况。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方法,以参加体检的电焊作业人员46人92眼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不接触电焊的其他工人45人90眼作为对照组,对其眼部损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率以结膜炎(50.00%,46/92)、角膜知觉减退(33.70%,31/92)、黄斑改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诊断阳性(27.17%,25/92)较高;观察组作业人员眼部损害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工龄≥10年作业人员眼部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工龄<10年作业人员(P<0. 05)。观察组作业人员晶状体混浊的部位依次为前囊膜(56.25%,9/16)、后囊膜(37.50%,6/16)和赤道部(6.25%,1/16);黄斑改变OCT图像依次表现为黄斑区的视细胞内外节连接部分(IS/OS)局部微小缺损或断裂(100%,25/25)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局部微小断裂或缺损(52%,13/25)。结论电焊弧光能引起作业人员结膜炎、角膜知觉减退等眼部多种损害,应重视角膜知觉及OCT检查,便于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 标签: 视网膜 晶状体 电焊 作业人员
  • 简介:军队人员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是制定个性化中医预防保健措施的基础。目前已经有多类军队人员的中医体质研究报道。现对近年来军队人员体调查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总结,希望对中医药在军队卫勤保障中的作用、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所帮助。

  • 标签: 中医体质;调查;军队
  • 简介:诗性语言作为文学性的载体,颠覆了语言工具论的观点,诗性境界在诗性语言中得以寄寓,从建构、生成的角度显现了人与世界万物的存在,实现了人类的诗性言说,将隐藏的、未说出的事物显现,人与存在之物如其所是地敞开。

  • 标签: 文学性 诗性语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语言测试的公平性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所探讨的热门话题,但是与公平性密切相关的一个新的维度——语言测试伦理,还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旨在对语言测试的三个主要环节(测试命题、测试实施、分数评估)中,测试参与者的伦理道德对于考试公平性的影响进行综合性研究,并据此提供保证语言测试公平性的建议。希望为语言测试公平性研究以及语言测试公平性的伦理考量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语言测试,测试伦理,考试公平性
  • 简介:摘要语言测试的公平性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所探讨的热门话题,但是与公平性密切相关的一个新的维度——语言测试伦理,还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旨在对语言测试的三个主要环节(测试命题、测试实施、分数评估)中,测试参与者的伦理道德对于考试公平性的影响进行综合性研究,并据此提供保证语言测试公平性的建议。希望为语言测试公平性研究以及语言测试公平性的伦理考量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语言测试,测试伦理,考试公平性
  • 作者: 梁爽 程艮 丁舒 李尊柱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3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室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护理部 10008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护理部 1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ICU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全国男护士的工作生命质量现况,为护理管理者今后开展男护士生命质量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1—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 775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国男护士工作生命质量总分条目均分为3.10(2.86,3.60)分,工作掌控维度和职业生涯满意度维度得分较高,分别为3.40(3.00,4.00)分和3.50(3.00,4.00)分,工作压力维度得分较低,为2.60(2.00,3.00)分;不同学历、职称、职务、工作聘用方式、工作年收入的男护士工作生命质量得分,以及取得专科护士认证资格和担任护理社团职务的男护士与未取得和未担任者的工作生命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833、-6.034、-8.755,Z值为34.163~90.239,P<0.01);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学历、工作年收入对工作生命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t值为8.445、6.651、6.188,P<0.01);是否担任社团职务、是否取得专科护士资格对工作生命质量有负向预测作用(t值为-3.698、-3.698,P<0.01)。结论全国男护士工作生命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男护士工作生命质量,进一步稳定和壮大男护士队伍。

  • 标签: 护士,男 工作生活质量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