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大量流动人口,产生了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国外没有基于户籍制度的流动儿童这一概念,但存在移民儿童、难民儿童等具有流动因素的儿童,流动儿童的健康受到生活和/或学习环境以及饮食、监护、卫生保健条件等因素影响。现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可见,流动儿童的总体健康状况低于非流动儿童,在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疾病发生、营养摄入、身高生长、卫生保健服务等各方面均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国内已在心理关怀、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等方面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

  • 标签: 流动人口 流动儿童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证候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任一证候都是由若干"证候要素"组合而成。本研究系统地阐述了中医"证候要素"理论形成的背景、基本内涵、意义及其目前应用研究的现状,强调了该理论对中医辨证论治过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研究依据中医"证候要素"辨证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将"证候要素"的概念引入中医护理学,定义了"护理措施要素"的概念,将其作为针对病机单元的护理单元,反映了针对证候病机单元的护法护则,并进一步明确了证-护之间的对应关系,尝试探讨基于"护理措施要素"的施护体系,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辨证施护能力,促进中医护理的规范化。

  • 标签: 中医护理 护理规范化 辨证施护 证候要素 护理措施要素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门诊部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34
  • 简介:摘要口腔种植治疗需考虑的美学要素包含白色、粉色两部分。粉色美学要素需考虑软组织的美学处理,这是口内美学区域牙列缺损种植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对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临床医师需对口内美学区域的软组织美学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控。软组织美学主要体现于牙龈曲线,牙龈曲线的美学设计需考虑牙弓位置、中线等整体因素以及牙龈曲线的高度、倾斜度、形态等局部因素。口内美学区种植治疗的软组织美学决策需考虑软组织缺陷是否影响微笑的美学效果、是否需行软硬组织增量或减量处理以获得接近天然的软组织美学状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流动人口睡眠状况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流动人口专题调查数据,该调查采用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开展,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询问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行为危险因素、睡眠时间以及社会压力状况。对数据进行复杂加权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就业流动人口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3 521名研究对象,就业流动人口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7.77 h,女性(7.87 h)高于男性(7.69 h)。就业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为12.3%(95%CI:11.8%~12.7%),45~59岁人群(21.2%)高于18~岁人群(1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流入地区、行为危险因素、BMI、社会压力、自评健康状况和自报患有慢性病是影响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的主要因素。男性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是女性的1.18倍(95%CI:1.07~1.31);吸烟人群是不吸烟人群的1.22倍(95%CI:1.11~1.33);过量饮酒人群是正常人群的1.31倍(95%CI:1.16~1.49);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是没有工作和生活压力人群的1.46倍(95%CI:1.29~1.65)和1.33倍(95%CI:1.18~1.50)。结论我国就业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睡眠状况的重视,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流动人口 睡眠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新生儿早期处于胎儿循环到成人循环的过渡时期,伴复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危重症可引起一系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现介绍评估新生儿血流动力学的主要参数、监测新生儿血流动力学的常用方法及常见新生儿危重症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 标签: 婴儿,新生 心排血量 血流动力学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体位对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健康女性15名,通过下肢静脉彩超检测受试者在平卧位,床尾斜坡位抬高15°、30°、45°,床尾四边形体位抬高15°、30°、45°,床头抬高30°、45°、60°,4类(10种)不同的体位下股总静脉血流速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的体位下不同角度时股总静脉血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斜坡位45°>斜坡位30°>斜坡位15°=四边形体位30°>四边形体位15°=四边形体位45°>平卧位>床头30°>床头45°=床头60°。结论在本研究所设定的体位中,斜坡位床尾抬高45°能最有效地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四边形体位床尾抬高时不利于下肢远端静脉血液的回流,床头抬高会阻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 标签: 下肢 静脉 体位 血流动力学 直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胸痹心痛病古籍文献的整理分析,挖掘疾病的相关中药方剂、方剂所对应的主要证候要素以及服药护理内容。方法以《中华医典》数据库(第5版)为数据源,检索相关古籍条文,建立数据库,提取相关中药方剂、证候要素及服药护理的相关内容,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及探讨。结果所纳入的102首方剂中共提取出主要证候要素4个,分别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所对应的服药护理措施具体包括服药温度、时间、频次、送服溶液及食忌等5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服药温度主要为温服、热服;服药时间主要为食前、食后、空腹、空心、日午、临卧、不计时候服等;服药频次主要为日二服、日三服、日三夜一服等;中药送服溶液以酒、粥/米饮、姜汤、橘皮汤、陈皮汤、醋汤等为主;服药食忌主要是忌生葱、猪肉、生冷、菘菜、羊肉等。结论通过对基于证候要素理论胸痹心痛服药护理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疾病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可促进服药护理的规范化,提高护理人员的辨证施护能力,为中医临床的服药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胸痹心痛 证候要素 服药护理 中华医典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尿道下裂患儿术后远期排尿情况。方法面访和电话随访2001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尿道下裂术后5年以上且未满18岁的患儿,通过调查问卷和尿流动力学检查,对患儿排尿功能满意度和尿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共与158人取得了联系,获得完成全部问答的有效问卷63例,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39例。患儿年龄6~18岁,平均10.8岁。根据尿道口位置进行分类,远段型20例(31.8%)、中段型31例(49.2%)、近段型12例(19%)。按尿道口到阴茎根部距离,将患儿分为远端型组(37例)和近端型组(26例)。排尿功能满意度调查中,85.7%(54/63)的患儿对排尿功能满意;另有14.3%(9/63)的患儿对排尿功能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尿线稍细、尿线不正及尿后滴沥。近端型组有26.9%(7/26)的患儿对排尿功能不满意者,高于远端型组的5.4%(2/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患儿,依照尿道下裂严重程度等级分为远段型组(20例)、中段型组(31例)和近段型组(12例),三组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9.68±8.08)ml/s、(14.91±3.92)ml/s和(6.01±0.71)ml/s,平均尿流率分别为(9.58±1.56)ml/s、(8.70±0.71)ml/s和(3.85±0.64)ml/s,排尿时间分别为(18.00±12.17)s、(28.29±11.60)s和(40.50±6.36)s,达峰时间分别为(8.70±4.91)s、(13.50±5.53)s和(18.50±3.54)s,残余尿量分别为(6.25±4.37)ml、(10.43±6.10)ml和(15.30±1.19)ml,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分别为(27.50±13.03)cmH2O、(50.29±15.74)cmH2O和(96.50±35.86)cmH2O,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部分尿道下裂患儿术后排尿功能良好,尿流动力学可以作为评价患儿排尿功能的一个客观指标。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流动力学检查 问卷调查法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癌症患者心灵照护方案关键要素。方法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依据,采用专家小组讨论、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筛选指标建立癌症患者心灵照护方案关键要素。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34/34)和94.12%(32/34),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9,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411。最终确定的关键要素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89个。结论本研究形成的心灵照护方案关键要素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癌症患者 Swanson关怀理论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馈式护理干预联合要素饮食对便秘患者肠道准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因出现消化道症状而在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80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操作,试验组Ⅰ使用反馈式护理模式,试验组Ⅱ在试验组Ⅰ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饮食干预。结肠镜检查后分析三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肠镜检查成功率。结果三组患者各段肠道准备清洁度评分及总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各段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试验组Ⅰ相比,试验组Ⅱ各段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肠镜检查成功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试验组Ⅰ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Ⅱ与其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肠镜检查成功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组Ⅰ相比,试验组Ⅱ肠镜检查成功率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反馈式护理联合要素饮食对便秘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可显著提高肠道准备清洁度,并能降低准备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结肠镜检查成功率。

  • 标签: 反馈式护理干预 要素饮食 便秘 结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食物流动测试的吞咽-摄食安全管理对促进喉癌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1月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开放式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5月入院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6—11月入院的36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食物种类指导、进食体位及姿势指导、进食环境管理、口腔护理等常规进食指导;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吞咽-摄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并使用食物流动测试方法指导个体化进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进食时发生刺激性呛咳情况和胃管留置天数,采用经口摄食吞咽功能评价量表(FOIS)、进食感受VAS主观评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喉癌患者刺激性呛咳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胃管留置天数少于对照组,FOIS、VA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食物流动测试的吞咽-摄食管理能够为喉癌术后患者提供精准的进食指导,可以提高进食的安全性,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胃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进食的主观体验。

  • 标签: 喉肿瘤 吞咽 摄食管理 食物流动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欲探究“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湖北省数据,了解15~49周岁有配偶且已育一孩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并通过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20.10%的流动人口明确计划生育二孩。性别、年龄、户口性质、教育水平、就业身份、一孩性别、家庭平均月总收入、医疗保险、本次流动原因、流动累计时间、于流入地长期居住意愿影响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结论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偏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通过加强政策宣传,降低二孩生育抚养的经济压力,完善抚育二孩相关资源设施,以提高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

  • 标签: “全面二孩”政策 流动人口 二孩生育意愿 影响因素 多分类logistic回归
  • 简介:摘要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等特性的5G技术,可优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医疗服务链,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作者指出5G赋能可优化居家健康监测、院前急救等诊前服务,也可优化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超声、远程手术等诊中服务,还可优化院内医疗监测、移动医护、智慧送药、无接触式服务等诊后服务。5G赋能全流程医疗服务链感知有用性与易用性的提高需要若干关键要素的支持,包括5G医疗服务多元技术融合、5G技术本身与相关技术的完善、5G医疗服务标准化的持续推进等。只有促进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智能化服务,才能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 标签: 信息服务 5G 医疗服务 全流程 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能力的构成要素,为居家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访谈法,于2018年7月—2019年5月,对北京市社区5名居家失能老人、12名家庭照护者、6名社区为老服务人员进行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和提取构成要素。结果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能力由家庭照护的经济能力、家庭的照护人力、家庭的照护凝聚力以及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4项要素构成。结论在对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过程中,家庭的经济和照护人力是保障,家庭的照护凝聚力是动力,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是保障照护质量的核心。充分了解家庭照护能力,精准匹配社区居家服务,是提高失能老人家庭整体照护质量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老年人 失能 家庭照护 照护能力 质性研究 社区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比较临床护士与护理管理者对护士流动多点执业的态度,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背景下的护士流动执业及多点执业的推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15所三级医院的临床护士及护理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9 389份,包括护理管理者525份,临床护士8 864份。比较两类人群的流动执业态度发现,对流动执业了解较多的护理管理者流动执业意愿,包括50.86%(267/525)听过并查询过、49.14%(258/525)愿意流动,高于对流动执业关注度低的临床护士,包括32.41%(2 873/8 864)听过并查询过、38.87%(3 445/8 864)愿意流动。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护理管理者中,编外、本科及以上护理管理者更愿意流动执业;在临床护士中,年轻、未婚、编外、本科及以上的护士更愿意流动执业。在流动方式的选择上,护理管理者倾向医院间流动(46.54%,215/525),临床护士倾向社区间流动(42.45%,3 142/8 864)。护理管理者对流动护士的职称及工龄要求比临床护士更高,39.43%(207/525)认为职称应达主管护师,81.71%(429/525)认为护龄应在5年及以上。结论临床护士与护理管理者在流动执业意向、影响因素、保障方式、流动护士需求方的认知和选择、流动执业门槛的接受度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试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流动多点执业模式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差异。

  • 标签: 护理管理 流动护士 多点执业
  • 简介:摘要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流动力学紊乱与新生儿脑损伤密切相关,早期、快速、准确的脑血流监测对于维持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脑血流监测技术,可用于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监测,并为改善新生儿生存质量及减少远期神经系统疾病提供帮助。本文对这一技术在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重症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重症患儿采用常规非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B组重症患儿采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比较两组患儿的危重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儿监测治疗前的危重诊断评分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采取监测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均得到恢复,同组危重评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监测治疗后危重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重症患儿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够提高患儿危重评分及转归,降低重症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无创、安全、患儿易接受,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重症患儿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生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相关性,为更好防治ROP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出生即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且住院时间≥2周、出生胎龄≤35周、出生体质量≤2 500 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出生后即时心率、血压、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出生第1、7、14天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等围生期资料,根据视网膜筛查报告结果将其分为ROP组及非ROP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ROP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纳入1 119例研究对象,检出ROP患儿105例,ROP患病率为9.4%,其中需要治疗的阈值前病变1型及阈值病变者共12例,占总筛查早产儿的1.07%。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总氧疗时间、宫内生长受限均为ROP的影响因素外,两项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包括生后第14天血浆NT-proBNP水平、胎盘前置或早剥也与ROP有关(OR=0.604、0.647、1.276、2.361、1.688、2.506,均P<0.05)。结论围生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参与ROP形成,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明确其相关机制。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围生期 血流动力学 N末端脑钠肽前体